杨戬!杨戬!你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新神榜杨戬这个电影,大致可以分为三派两线。
出场的重要人物分为三派:玉鼎及魔家兄弟一派,婉罗和申公豹一派,杨戬和沉香一派。
两线是指玉鼎阻止劈山的暗线,婉罗促使劈山的明线。
其中,婉罗跟玉鼎他们两派是权力的争夺战,而杨戬是为了世间万物兴衰轮回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
我来简单梳理一下剧情的时间顺序:
商周时期,即电影时间线的一千多年前,瑶姬镇守桃山,夏商延续,世间还算安宁。玉鼎一等人培养杨戬劈山放出玄鸟,
玄鸟是万火之灵,在古代人的哲学思想里,火是万物起源,所以玄鸟其实代表着万物的生与息,玄鸟爆发一次,带来灾祸的同时,也带来了万物新的生机,而同时包括神界权力变更的机遇。
而玄鸟出,同时商周大战,人神共赴劫难,大战结束玄鸟被镇压,封神榜成立,而封神体系的权力结构也随之确立了。即阐教胜出,玉鼎一派获得话语权。
因为世间的兴衰轮回已经告一段落,玄鸟之力暂歇而重新被镇压,这一次,女娲派杨婵守住华山。
千年之后,时间线来到魏晋,正是又一次世间兴衰轮回之时,神界权力换血之际,玄鸟之力开始喷涌,华山无以为继,由杨婵以身殉职为止得以再镇住一时半刻。
而这一次,玉鼎一派享受着权力的顶端不想这个局面被打破,于是控制住沉香不能劈山。
而婉罗申公豹一派,不满一千年的压制,想要争夺权力,由此开始了关于劈山的阴谋斗争。
婉罗这一步棋就是拉沉香杨戬入局,沉香很好控制,自不必说,就是杨戬聪明又再没了执念,所以不好骗,
杨戬的诉求跟婉罗不一样,他不为权力,是为苍生的自然生息,但是跟婉罗的诉求是不谋而合,殊途同归,所以算是按着婉罗的局走了,劈山放玄鸟。
从此世间兴衰规律走向正规,封神榜也即将进入重排。
新神榜的故事拉开序幕。
杨戬这一次的剧情,其实并不难理解,也并不差。抛开其他因素,单说剧情,6分以上是绝对有的。
那差的地方出在哪里?为什么那么多观众看不懂?
而以我的看法,包括三个原因。
一是没有交代清楚出场人物的背景和阵营,很明显追光忽视了封神榜在大众认知里的普及度。有些观众整天说着神话都被拍烂了,实际上他们一点都不了解中国的神话体系,也不了解封神榜,也不了解杨戬这个人。关于封神榜和杨戬,b站很多up已经做出科普,我就不赘述了。而追光虽然没有非要交代背景的责任,但也至少该做个提醒,起码在重要角色出场时放个介绍,比如:阐教·玉鼎真人,截教·魔礼红,截教·申公豹等。
这样会让观众产生阐教与截教是什么关系的联想,从而联想出两教曾经的权力争夺,从而意识到一个问题: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这一点追光是真的没有做好。杨戬的剧情逻辑是顺畅的,就算改编也算合理,但是在观众看时,他如果不认识角色,分不清角色的立场变化就很难看懂逻辑。
其二,对于婉罗这个角色的处理。婉罗是这片子里很重要的角色,非常重要。之前说过玉鼎等人是暗线,婉罗是明线。那是推动杨戬寻找真相的契机。
前期对婉罗的塑造非常好,可是到了后期 从她阴谋暴露之后,再出场就边缘化了,没有了她的重头戏。
前期,每一次婉罗出场,她跟杨戬的对手戏,都暗潮汹涌,你来我往的对峙非常精彩。她的镜头要么是面部处在暗处,要么一张脸半明半暗,要么背对着杨戬说话,还有镜头里的层层纱帐,都是在暗示她这个角色的捉摸不透,正邪模糊,以及对她阴谋的各种暗示。
从一开始委托杨戬找沉香,就是为了拉杨戬入局,因为没有杨戬,只有宝莲灯,沉香劈不开山的,他得先拔了劈山斧,还有就是,婉罗需要一个可以抗衡玉鼎的人,而杨戬就是最佳选择。但是杨戬跟申公豹不同,申公豹有权力诉求,所谋相同,所以婉申可以坦诚布公地联手。但是杨戬没有权力诉求,并且杨戬也很聪明不会随便受制于人,所以婉罗半真半假地骗杨戬,引导他发现镇山的阴谋。
可是到了后期,华山地点,婉罗完全背景板了,虽然她算是跟杨戬达成了劈山的共识,但是片子里不再体现出婉罗的真正诉求,她斥责玉鼎等人为了权力,那她呢?最后山劈开了,镜头给她的画面,她突然就变成了慈悲的长辈,不再显露自己的真正目的。所以最后婉罗的形象更加模糊了,让人看不懂。到结尾处,真的应该给她一个明确的目的倾向,而至今我看了六遍电影,也没有完全确定婉罗所求为何,为权力?为女性地位?为瑶姬杨婵鸣不平?都不好说。
其三,就是时间线的模糊,这一点追光也没有处理好,因为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一会很久以前,一千多年前,一会十二年前,多次提到的劫难,到底是哪一年?具体大事件没有给出很明确的时间维度,至少在画面上提一嘴也可以啊。
这三点,看似微不足道,却是影响观众看懂这个片子的关键点,怎么说呢,就是有心人和稍微了解封神榜的注意到了就会看懂,而大多数观众视线都被画面吸引,对剧情的思考力度不够,画面也没有进行明确在影响引导,因而造成了很多困惑。
当然,剧本的编排有问题是有问题,但是逻辑和立意,以及片子里的一些大胆改编,是真的没有任何问题的。比如神仙不能飞与混元气的关系,这里很明显是把神仙的生存状态也与玄鸟挂钩了,玄鸟也影响世间安宁动乱的同时也影响着神仙们的灵力。再比如神仙的生活是那么纸醉金迷,而凡间却是灾祸连连,形成一种非常强烈的对比。说明神仙并不在乎人间。只要神仙们不去为祸人间,人间如何,他们就不管的,即只为自己。
而且这个片子,虽然也提到了沉香劈山,但实际上杨戬一直都是整个片子的核心与主角。从杨戬一步一步知道真相,包括矛盾的激化点,劈山与镇山,都在杨戬身上,杨戬身上背负着玄鸟的秘密,他身上也藏着更深层的阴谋。玉鼎与婉罗两派裹挟着杨戬,而杨戬并没有迷失自我。劈山与否,那是杨戬对于正道的理解,而沉香只是杨戬精神的延伸。另外还有人说杨戬形象塑造的问题,我想杨戬原本的形象如果,这已经不需要我再赘述了吧?网上已经有很多科普了。
我希望有心人,能够静下心去看一看这个电影,而非抓着一些无足轻重的地方大肆歪曲电影本意,尤其是别被某些up的“烂片”之言给迷惑,哪怕杨戬是个商业片,它也有值得人思考的空间的,而不是说一句:还要让我多刷思考才能看懂的片子就是烂片这种可笑无比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