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讲义笔记整理50-51
走私与公司犯罪
050 走私罪
一、走私罪
1、 走私罪是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进行走私活动,破坏国家海关监管制度,情节严重的行为。除了走私毒品罪以外,其他的走私罪都无死刑。
2、 走私罪可分为:1.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构成这种走私罪必须有逃避应缴税额。
3、 2.走私特定的货物,比如武器、弹药、核材料、淫秽物品等法律禁止或限制出入境物品,这些犯罪无须有逃避应缴税额的要素,只要违反国家规定,就构成犯罪。
4、 3.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是一种兜底罪,用来填补前两类走私罪之间的空白。比较常见的禁止物品有珍稀植物制品、疫区的肉类、报废车辆等。
二、走私普通物品
1、 数额较大型走私:只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即可构成犯罪。
2、 司法解释规定:“偷逃应缴税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偷逃应缴税额较大”,各省、市、自治区在10万至50万区间内根据情况来确定。
3、 蚂蚁搬家型走私,是指在1年内曾因为走私给予2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直接认定为走私罪。
4、 前两次给予行政处罚可以是因为走私普通货物,也可以是走私特定物品,但是后一次又走私的,仅限于走私普通货物、物品。
5、 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的立法解释规定:刑法有关文物的规定,适用于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故走私恐龙蛋就有可能构成走私文物罪。
三、后续走私和单向走私
1、 保税物品未经许可而内销,也就是通常说的未经批准出口转内销,构成后续走私。
2、 例:原材料在进入中国时是不交税的,属于保税物品。但是如果你截留了其中一批原材料,在中国境内销售,也就逃避了关税。
3、 擅自将特定的减免税货物在境内销售牟利的,构成后续走私。
4、 对于文物和贵重金属,只打击出口不打击进口。
5、 走私废物罪禁止进口不禁止出口。
051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1、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中最重要的罪名是非国家工作人员的商业贿赂,包括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2、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司法解释,6万元就达到了数额较大的标准。基本刑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3、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此罪必须为谋取的是不正当利益。基本刑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4、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此罪必须为谋取的是不正当利益。基本刑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5、 国家工作人员构成的受贿罪,只要其有主动索要贿赂的行为,无须为他人谋取利益就可以成立犯罪。
6、 “为他人谋取利益”只是一个主观目的,这种目的并不需要实际实现。
7、 单纯受贿: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也可构成此罪。这种受贿并不需要为他人谋取利益。
医生做手术时收受患者红包一般不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