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便面”鄙视链:香菇炖鸡吃一次吐一次,却成最难忘记忆?

有一种食物,它诞生至今已经超过了半个世纪,它一度俘虏全世界的宅男,而它的魔力也丝毫不羸弱于可口可乐公司推出的肥宅快乐水,并因此获赠了“肥宅快乐面”的美誉---

不仅如此,这种面食除了占据我们的胃口之外,也没少将我们的视野和精神位置给牢牢的占据。
譬如说我们能够在最近大热的漫改国产网剧《棋魂》中看到时光和洪河靠着它续命的场景---

而宫崎骏动画《悬崖上的金鱼姬》中的这一碗也没少在无数个寒冷的冬夜提振阿宅们的神气---

至于被誉为国漫之光的《一人之下》也同样没有摆脱它的魔掌,当龙哥拿着一整箱前往张楚岚寝室的时候,我们真不知道这究竟算是好客还是吝啬---

可以说,方便面在宅男们的认知中已是如同WIFI般的基础设施的存在,也可以说它是宅男们窥探世间珍馐的启蒙。
当我们仍未清楚红烧牛肉、老坛酸菜、香菇炖鸡究竟为何物的时候,那一碗又一碗名字震耳发聩,宣传图馋嘴诱人的泡面便将我们领进了美食的大门。
方便面的口味确实是奇珍百态的,但百态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来所谓的派别林立的局面,而这就是所谓的“鄙视链”形成的原因所在---

所以,这期内容我将带大家好好了解国民的方便面鄙视链。
01.中国方面便鄙视链版图
首先站在方便面鄙视链最顶端的当属两款全宇宙通杀的口味:红烧牛肉面和老坛酸菜面!
它们也牵扯出了两家国产方便面巨头的恩怨,同时也是方便面走向大众的里程碑之二---

最早的方便面诞生于1958年8月25日,彼时一位名叫安腾的小男孩在日本成功研发出了一款只需用热水炮制便能食用的面饼并将其取名为“鸡汤拉面”。
而这也是日本日清集团之所以能够成立的关键所在---

虽然碍于技术限制,初代的方便面口味单一售价也极其昂贵(约为堂食面条的6倍售价),但因为独特的食用体验很快就成为了全日本热销的东西,甚至还出现了一面难求的局面。
随后当方便面传入中国之后,一位名叫魏应行的小伙和另一位叫做高清愿的中年大叔便开启了仿制的商业道路,而他们便是鼎鼎大名的康师傅和统一集团的创办者。
在过去数十年的时间中,他们都是彼此最强大的劲旅,胜负也各有优劣。
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刚刚进军内地市场的时候,康师傅便凭借红烧牛肉面将统一的鲜虾面给彻底的击溃了,并在往后的十多年时间中一直稳坐内地销量的宝座之上,而红烧牛肉面也成为了最经典的方便面口味---

不过到来2008年后,蛰伏多年的统一也凭借一款名为老坛酸菜的方便面彻底扭转了市场格局,而他们邀请汪涵代言的广告也成为了泡面界的经典。
那一句“有的人模仿我的脸,有的人却模仿我的面”至今也是对康师傅“跟风”行为的最大嘲讽---

当然,嘲讽归嘲讽,在上述两家方便面巨头的你追我赶以及山寨抄袭的助推下,红烧牛肉面和老坛酸菜面也成为了最普适性的泡面口味,是两个屹立在国产泡面鄙视链最顶端的存在。
然而当我们将视野从这两口味身上移开,我们看到的却是支离破碎且吵得不可开交的情形。
就拿年初疫情时方便面销售情况来说,碍于禁足的影响,全国各大超市的方便面都在短时间内被一扫而空,除了某些另类的口味。
比如对于身处武汉的小伙伴来说,他们超市的货架存留下来的就是一片绿油油的画面,香菇炖鸡面被消费者彻底无视了---

而对于广东的小伙伴来说,他们货架剩下的则是藤椒口味---

而在江浙沪地带,能够看到的则是泡椒牛肉面的存货---

至于番茄鲜蔬面则彻彻底底的被四川人民给忽略了---

当然,如上鄙视链也只是“有形”的鄙视链,特指是消费者用钞票投票得出的,是公平的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
但事实上更大范围的鄙视链存在于“无形”之中,始作俑乃方便面厂商自身,而接受鄙视者乃四散各处的消费者。
我们或许能在全国各地看到老坛酸菜和红烧牛肉面,但对于沙茶铁板牛肉面、葱香排骨面、孜然羊肉面、油泼辣子酸汤面、乱炖XX面、红烧狮子头面、红烧鸡煲翅面、冬瓜煲老鸭面、茄丁肉酱面等等款式你就不一定能轻易看到了---

上述五花八门的奇特口味均出自康师傅之手,而依据统计截至2020年康师傅已经推出了超200款口味的方便面,比所谓的满汉全席还要丰厚多一倍。
但可惜的是,如上口味只会在对应的地域销售,比如沙茶铁板牛肉面乃广东专属,而孜然羊肉则是青海人民的挚爱款式。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厂商的分地区销售其实也是一种节省试错成本以及匹配当地人口味的商业考虑。
但当一款口味在一个地区稳定生根多年后,为何仍不见它挺进别的地区,好让广东人民也能尝试一番孜然羊肉的滋味呢?
真正的原因我真的拿捏不准,但如果从鄙视的角度来评判的话,或许一句话就能将问题全部说清楚了:其它地区的消费者不配!

说白了,甭管是在各大地区都有销售但却遭到某些地区消费者的冷落的香菇炖鸡、藤椒、泡椒牛肉、番茄鲜蔬等方便面,还是专属于某地区的口味。
它们都在不经意间塑造出了横亘在国产方便面头顶的鄙视链,而这些口味的分布也汇聚成了所谓的方便面大数据。
当然,大数据的统计的只能表示群体的倾向行为,这对商业投产有参考的意义,但不是说每一个人的生活就得遵从大数据的指引。
况且进一步说,有时候哪怕是“难吃”那也有着另一层的深刻意义---

02.吃着手中的面,想的却是怀念
网友对香菇炖鸡的怨恨是可以被理解的,甚至可以说如今网络流传最广的吐槽信息当属“香菇炖鸡面难吃”这个话题---

但难吃归难吃,一款被喷得无地自容的泡面同样能够牵扯出一段难忘的回忆---
“记得初中吃香菇炖鸡,吃一次吐了,发誓再也不吃。有次去食堂买泡面忘记戴眼镜,结果将泡椒面和香菇炖鸡搞混了,又一次吃吐。绝对不吃了”

“我活了20多年吃起来的数量不到五包香菇炖鸡,每吃一次就恶心一次,足足半年不想吃方便面”

在上述网友的形容下,香菇炖鸡就犹如童年噩梦般的存在,而这种阴影也仿若90后小伙伴在童年时与《魔方大厦》相遇。
这是一部披着低幼动画皮囊实则无不含有对现实社会辛辣讽刺的连大人看了都会抖三抖的卡通片。
不过作为一名90后,当我们老大后再度回想剧中的情节,虽可怕但也满满欢乐。我们会暗自庆幸自己曾和它相遇,是它让我们的人生得以留下一段永不被磨灭的记忆。
当然,香菇炖鸡也亦是如此---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看到网友对某款已经难吃到停产的方便面表以怀念。
他们不仅在某问答平台郑重提出了停产的疑问---

还在评论区中齐刷刷的表达了“想来一口”的愿望---

在他们看来花旗参炖乌鸡乃过去美好时光的标记,而有些小伙伴甚至寻找了10年之久,并认为所谓的停产简直就是暴殄天物的行动呢。
至于下面这位网友则表达了小时候和小伙伴争抢海鲜味里的“小鱼板”的经历,一句“得鱼板者,得泡面精华”的呐喊也诠释了这段儿时记忆的可宝贵之处---

当然,对于更老大的群众来说,康师傅和统一已然算是新潮的玩意。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款名为三鲜伊面的泡面方才是老一辈的共同记忆,而他们对这款泡面的钟爱也被下面这番话给彻底诠释出来了---
“八几年第一次吃三鲜伊面的时候,我的伟大理想就是能吃一辈子的方便面”

当然,如今的三鲜伊面已经不多见,说好的一辈子的不改变,最后也纷纷做出了叛变。
有些是被日新月异的口味所诱惑,而有的则是被各种消费升级的产品的便利所诱导逃离。
是的,在经历了数十年的激烈竞争之后,康师傅和统一也在最近几年迎来了最大的对手。
它不是另一家新兴的方便面企业,而是依靠新技术浪潮涌现出来的各大外卖平台,以及为了满足年轻人“消费升级”和“精致生活”需求而研发出来的以拉面说为首的各种网红产品---

如今还在坚持方便面的小伙伴或许已不多见了(如果不是疫情的影响,或许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一嘴方便面吧?),那各地区网友为了“最难吃方便面”而争吵又还有意义吗?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口味那只是表壳,我们的站位其实是为了捍卫那段曾经捧着方便面在宿舍追剧和学习的岁月。
甭管那一口面是可口还是恶心,那都是不容得被轻易否定的青葱记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