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习的意义理解

2023-08-11 11:36 作者:一个不会剪头发的Tony  | 我要投稿

如果我们缺乏学习会有怎样的一个状态。 我们所知道,世界终有其运行的规律和法则,而作为渺小的我们去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要么会愈加发觉世界之大,我们何其渺小,例如动物的弱肉强食,万物四季的春换秋偃,重力场,电场,磁场,微观粒子,宏观宇宙,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其生长规律。而此时会出现两种声音,既然如此之渺小,我们何必试图花费那么大力气去理解,去深究其规律呢,毕竟世界少了一个我,也并不会改变什么;而另外一个声音则会认为,如此奇妙的世界,为何不多点理解她呢,这不就是更好的去追寻,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一个世纪问题吗?这两者不同的思维,我简单的分为A类和B类。 A类人在接受完该有的基本教育之后,会以目前的世界观,知识观来去看整个世界,会认为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资源百分之八十已经牢牢被百分之二十的人所占据,而在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的资源中却在百分之八十的人中不断的内卷和厮杀中,看淡与开摆中,逐渐处于生活只是一个吃喝拉撒的状态。而B类人,往往是存在于依旧愿意在百分之二十的资源中,不断去争夺,去内卷的那百分之八十的人之一,会认为是自己的知识层面不足,会认为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值得学习的地方,而这些都会让自己更具备竞争的实力。 而此时这AB类的学习与不学习,最主要的区别则是心态。 那么对于学习而言,并非说A类完全不学习,因为他们或许会寻求如何在自己舒适圈里过得更快乐,例如学习如何自拍,学习化妆打扮,学习游戏技巧,学习如何摸鱼等等,这些诸如是获得自我快乐的学习当中。首先要澄清的一点则是,并非说这种学习是低级,被鄙夷的。而我更想传达的一个点是,这样的学习是针对自我的学习,这种学习所对应创造的价值,最主要是针对当下所产生的,而对未来,对社会他人均是一种几乎很难有较大影响的价值,其实对自己也很难有进一步的突破。所以他们的生活会过得简单,也更容易获得快乐。当你去问他们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是什么?基尔霍夫定律是什么?坡印廷矢量是什么?柏拉图中的理想国传达的是什么?马太效应是什么?大概率也很难去讲得清本质是什么。或许有所耳闻或许有一丝的理解,但终究更多时间被一些杂碎的短视频,唠家常,繁琐的日常给消磨殆尽,无瑕思考。 而对于B类的学习,也许他们会对暗物质,AI智能算法,高分子材料等等的研究,但即便对于拍照,化妆,游戏,摸鱼,我想,仅仅只是我所想的B类人,例如他们会对拍照的原理,拍照角度所体现出来的光圈,快门,白平衡等等的东西进一步的理解,这样的学习会显得他们会更“专业”,化妆美容为什么会成为热门行业,归根到底是人的爱美之心,而如何去宣传变美,宣传护肤变美的根本用量物质是什么,才会显得化妆品用在实处,买的合理,这是学习化妆从而衍生对产品的思考,对用户的思考,才会让这价值变“现”,当然当事人会说,我管他怎么思考,我学习化妆得漂亮不就得了。可是退出一步去思考,不就是厂商知道这样的心理,才推出各种的产品,并宣传这样化妆才会更美,而让你觉得学习这样画才会变美的状态。诸如这样的例子,B类人或许只是会更懂得多走一步,即多学习思考一步,那么他卷就会有进一步的意义,即创造社会的价值,不只是理解一个人,而是理解一群人。当然,再更进一步的学习就是理解整个世界。 而此时的AB类学习,是针对对象的学习,所呈现的价值不同。 最后则是,学习没有高低之分,这句话我是不太认可,但学习态度没有高低之分我是赞同的。科学归根结底为科学,这本身就是为了创造更高的价值而存在,而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学习,理应抱有更多的尊重对于创造价值为社会,为世界,为他人的那类人。因为在我的理解中,对自我只是浅度的学习,终究会逐渐走向经验主义,走向幻想主义,很难去吸收他人的想法,这便与教育的意义本身背道而驰。 当然,这世界并非仅仅只是存在AB两类人,而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侧向于A类还是B类的状态,往往我们会发现,小时候的我们是B类人,成年后的我们是AB类夹杂着苟活,而年迈后常常是A类人。从B到A,究竟经历了什么,或许这就是所谓学习的高低之分吧,因为学习的不同,眼界的不同,思想的维度不同,圈子也将不同,活得意义便也不同。 ​

学习的意义理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