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创作想象力的角度来看孤独摇滚对芳文社漫改的意义&逐集细看孤独摇滚的角色塑造

2022-11-16 22:51 作者:Kazusa_翼  | 我要投稿

目前评分:10分(7分给剧情,5分给制作,遗憾的是,满分只有10分)

主要从两个角度分别谈谈我对孤独摇滚的看法,第一部分是对芳文社漫改的意义,第二部分是逐集细看角色的塑造。


从创作想象力的角度来看孤独摇滚对芳文社漫改的意义

芳文社的动画作品我看了95%左右。36部TV漫改,我只有2部没看过。接下来说一说,我的想法,孤独摇滚不同于其他芳文作品的地方,以及孤独摇滚的出现对于芳文社作品的意义。


在芳文社的动画作品中,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以特色鲜明的角色为作品的主要卖点的,比如请问您今天要来点兔子吗黄金拼图调教咖啡厅这些作品。这类作品的特点是,五颜六色的头发,角色性格各有特色。

请问您今天要来点兔子吗?

而在人设卖点之外,也有一部分作品是以某些特定活动为中心点展开的少女间的日常。比如以露营为主题的摇曳露营、以天文观测为主题的恋爱小行星、还有本季度以登山为主题的向山进发等等。


除了上述两点之外,还有以剧情作为卖点的作品,比如日常结合主线的教科书作品街角魔族、一改芳文社温馨日常风格的学园孤岛、并不真实的描述游戏制作的动画NEW GAME等等。


大多数动漫作品也都是以上述这些作为卖点的,但是不同的是,芳文社的作品里很少见到的一种卖点,那就是极富特色的创作想象力,而这一点,也正是孤独摇滚最为突出的一点。

向阳素描第一季 由乃发烧时的意识流演出

能以富有特色的创作想象力(分镜、演出、摄影、音效、美术风格等)为卖点的芳文社也不是完全没有,比如动画化开山作,SHAFT制作的向阳素描,那部作品的制作水平也是相当的高,新房风格在向阳素描第一季体现得淋漓尽致,虽然经费不多,但是分镜、演出等相当有特色,芳文社一炮而红,直接出了4期TV。


向阳素描之外,我能想到的还有一部,那就是轻音少女,轻音的一些镜头语言同样很有特色,而强国源泉轻音的制作水平有多高就不需要解释了,高喊山田尚子是神就行了!

剧场版的这段镜头变焦印象深刻

而向阳素描和轻音都是芳文社早期动画化的作品,在2012年向阳素描第四季之后的这十年间,二三十部作品,几乎就没有能做到轻音和向阳这种有着高质量的制作水平的作品了。而在向阳素描第四季播出10年之后的今天,CloverWorks制作的孤独摇滚做到了。


孤独摇滚播出之前,我完全没预料到质量能够这么顶。虽然本身算是芳文风格的爱好者,但是经历过今年年初的RPG不动产,去年底的满溢的水果挞,这些质量一般的芳文作品之后,我对孤独摇滚几乎没报什么希望,以为和水果挞类似,就是一群女孩子在一起搞摇滚。但看完第一话之后,我被彻底的惊艳到了,比起波奇社恐的人设,我更惊讶于CW极富想象力的分镜。毫不夸张的说,部分分镜演出的想象力我觉得能和日常的分镜掰掰手腕。


如果说近些年(2012年之后)学园孤岛让普通观众了解到芳文社的作品也会有沉重的剧情;街角魔族让普通观众认识到芳文社的作品也能做到主线日常完美的结合;那么我觉得孤独摇滚最大的意义就是让观众认识到,芳文社的作品也会有想象力天马行空的分镜演出以及厨力爆表的制作水平。


也许在未来的某天我们聊起芳文社,除了美少女贴贴,除了空气系日常,还能想起孤独摇滚,还能再感叹一句“没想到芳文社作品在轻音之后,还能拥有如此高水准的动画化作品啊!


逐集细看孤独摇滚的角色塑造

从动画制作的角度来说,前四集几乎已经将厨力爆表写在了脸上,观感一集比一集高,每一集都能看到制作组的新活。第一集的完结整活还算常见,分镜演出的存在感被波奇本身的亮点稍微有些盖过;而第二集,波奇把凉当做同伴那段演出,是在原作几句话的基础上原创;第三集波奇在走廊上的逃跑,以及DJ魔音灌耳;第四集赛博病,以及后续似乎是neta哥斯拉的那段漫画式分镜演出。可以说前四集的观看下来,动画制作组依靠自己的厨力,将原作的喜剧水平从优秀提升到了顶尖。可以说前四集下来,动画制作把原作8分的内容,做成了满分10分。

这段内容原作只是两句话

在前四集的内容上,孤独摇滚基本上还是有着很浓重的芳文传统,社恐主角在芳文作品中波奇并不是第一个,漫画对角色刻画的优秀,但前四集下来角色还没有太大的变化和成长。而到了第五集,漫画原作逐渐开始跳出芳文传统。波奇这一脚,可以说踏出了芳文漫改新的巅峰。像这样对角色心理成长变化的描写,在芳文日常作品中并不算太常见。但在这个时期,波奇只是从最开始的随波逐流,到稍微有一点想要继续下去的念头。

这一脚踏出了芳文漫改新的巅峰

第八集的前半部分之前,整部作品几乎很多笔墨都用来描写波奇,以及波奇的成长。其他三人偶有闪光,但整体多是日常的交流,看下来会给人一种其他三人是波奇的陪衬感。尤其是经过第五集波奇的神の一踏,以及第八集吉他英雄的登场,使得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但是很快,在第八集后半部分,下北泽的大天使对波奇袒露内心的想法,第五集没有说完的话,在这一集有了结尾,而这段剧情的演绎,将孤独摇滚的角色塑造完成度又提高了一个档次,不仅仅只是主角,乐队其他人一样不可或缺。就像波奇会是拯救虹夏梦想的吉他英雄一样,虹夏成为了让波奇坚定目标的下北泽大天使。

ぼっち・ざ・ろっく!

最后三集,由于学园祭的缘故,和波奇在同一学校的喜多获得了大量的表现机会,而在学园祭内容以外的其他时间,动画也开始描写喜多的一些变化,比如开始拜托凉教自己吉他,而成果同样很快的展现了出来,就在第12集第二首歌的喜多的救场。这三集下来加上live的救场,喜多这个角色的塑造才算是有了立体感,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阳角。

喜多的救场

纵观全集,除去大量篇幅描写的波奇之外,第5、8集虹夏主场,第11、12集喜多主场,有点遗憾的是,因为篇幅的缘故,结束乐队另外那个弹四弦吉他的妹子除了第4集最后关于歌词的内容以外,没有太多的塑造,有点可惜。但通过这12集的内容下来,可以看出孤独摇滚的角色塑造完全跳出了芳文套路,有了质的变化。


在我看来,孤独摇滚在本质上比起轻音,更像是京吹,或许前面的内容有很多描写日常的内容,但是从最核心的内容来看,孤独摇滚重点放在了角色各自的成长以及结束乐队的整体成长上面,这点和京吹中对角色的塑造还是很像的。波奇第5,8集live时的内心独白,不知为何让我想到了那个一边奔跑,一边流着泪大喊着“想要演奏得更好,想要演奏的更好”的黄前久美子,还有背着吉太在路上奔跑前往学园祭的平泽唯。

黄前久美子

从这点来说,孤独摇滚反而有些像一些偶像番和音乐番,那种围绕角色/团体的成长来讲述故事的形式。但孤独摇滚的亮点并不仅限于此,别忘了,孤独摇滚还有极富想象力的日常演出部分。这也是我一直认为孤独摇滚轻音并不在同一赛道,和许多芳文轻百日常番也不在同一赛道的原因。


开播以来,经常看到有人说“你的下一部轻音,又何必是轻音”来形容孤独摇滚。但我觉得,孤独摇滚不可能成为轻音的替代品,孤独摇滚也不需要成为轻音的替代品。

第五话的合影


从创作想象力的角度来看孤独摇滚对芳文社漫改的意义&逐集细看孤独摇滚的角色塑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