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怪气、鄙视链、网暴、互喷,为何互联网环境这么烂?【围炉夜话】

# 身份认同
2023-02-10
[阴阳怪气、鄙视链、网暴、互喷,为何互联网环境这么烂?【围炉夜话】](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A411r7vb?share_source=copy_web)
- 参考文案:《友者生存》
鄙视链是一种通用的模板,游戏圈、娱乐圈、音乐圈、政治观点、性别对立、意识形态等都存在鄙视链
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来引出 不同人群对立的现象,也就是对立人群会拿一些可能不相干的事物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从动物驯养、人类演化来说明==身份认同==是人类独特的品质,身份认同在外在表现有巩膜(指眼睛的白色部分)、催产素;心理层面是同一套观点,比如我们都喜欢同一个榜样、同一本书、认同某套价值观,讲明白点就是站队,由此把身份认同讲清。
- 从生物层面来讲,我们不可能不产生对立,有激素影响就会让我们对敌人产生敌意
从身份认同到==接触==,接触是产生身份认同,消除敌意的好方法
- 举了例子阐述,为什么有人二战救犹太人的原因(因为这些人与犹太人有接触,了解犹太人是生命样的人),进而引出接触这概念
- 但现代社会,互联网、社会分工等改变了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客观上我们产生接触的情况变少了
- 而互联网的话语权会被某一部分人掌握,他们抛出极端的观点,结合信息茧房、引战等,人们在互联网接触的人也更极端。
- 这也可能是为什么中文舆论场
- 接触这个概念与老蒋讲的 [附近消失之后](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z4y1k7pu?share_source=copy_web) 也有关联,接触变少了,人变孤独了
- 也与天感小里[功绩社会生产抑郁症患者和厌世者](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M411Y7Jk?share_source=copy_web)讲的大家长时代的消逝,提倡个体奋斗有关,他们更提倡个体,但客观上接触还是变少了
- 上述两个例子都脱不开互联网这个时代背景,当然还有其它的客观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