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向阳开 ——回忆我的父亲

1975年,发生了一件轰动家
乡
小镇的大事:我的父亲要出国了!要知道那时还没改革开放,国外有亲友都挺避讳
的
。父亲在
小
镇农技站工作,就一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为什么偏偏选派他出国?去做什么
呢
?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句我喜爱的诗句,是父亲一生最好的写照。
父亲去世
整
25年了!可逝
去
弥久,思念越深。含泪提笔,只
为
留住珍贵记忆。
1、农家学子,脱颖而出
父亲1935年出
生
在湖北荆州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爷爷早逝,
靠
奶奶
做
帮工养活兄弟俩。原本安排大伯读书,父亲学手艺糊口。谁知大伯生
性
贪玩,父亲却勤奋好学,宁愿从家里偷偷挑米缴学费,和同学挤一张窄窄的床
铺
,条件再差
也
不叫苦。 解放后新中国很重视教
育
,几乎免费上学。父亲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更
加
发愤图强。适逢抗美援朝,国家从青年学子中招
募
志愿军。父亲因成绩优秀、表现出色,被光荣录取
为
新中国第一批学生
兵
空军。
年轻的父亲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学习驾驶米格15,准备参加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不料因身体底子不好,父亲在训练时屡次晕倒,不得不转业。组织上让
他
在农业和桥梁两个专业中选一个。到底是农民的儿子,父亲选择去华
中
农业大学学习。毕业后分回家
乡
小镇农技站当技术员、站长,
到
镇领导。 小小的我,除了过年,几乎见不到父亲几面。只听妈妈说他长期下乡、住队。为不打扰村民,父亲甚至住过破
旧
的寺庙。我眼前顿时浮现
出
焦裕禄工作的场景。受党培养感党恩,他们那一代,
有
太多无私奉献的好干部。 (连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