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主义主义】解构建构论(1-1-2-4)——解构主义的最劣版本之美国心理学...

2023-02-15 20:53 作者:自言自语的小谱  | 我要投稿

1-1-2-4 解构建构论 Deconstructing Constructivism解构主义的最劣版本之美国心理学版本

Kenneth Gergen《社会建构主义导论》

关系主义,去结点化,去实体化(用关系(主体间的话语)替代实体(主体内在的意义),对主体性本身、主体间性、他者性都是未反思的),认为世界本身是有某种功能性的结构,只是人类话语和知识的把握是一种永远会失真的方法,只能用不同话语之间的关系(异质性、冲突)来把握,比较庸俗的结构主义版本

人第一人称心理现实是一种社会建构的产物,导致实证主义科学话语,丧失低层根据——感性经验的第一人称报告、逻辑明证性的把握,把心理学做成宏大叙事的鸡汤,先告诉你有什么危机,再由社会构建主义论心理学给你开出解药

经验主义是一种观念论

场域论 1

宇宙(低层一致的实证主义宇宙)

本体论 1

关系主义(前反思地、毫无辩证性,可以模型化,用二阶的方式来实证性地把握)

认识论 2

知识(所有知识都是关系性的(不会失真,定点就会失真)需要通过开放性对话维持逐步切近真实)VS 价值(超认识论的,不需要关系性来勾勒,不反思低层价值(主体间的包容、开放、反对集权、反对二元对立(在他看来是一种平等主义幻想)))

目的论 4

在体验、描述维度上的平等主义、相对主义


四个核心假设

1、人用于理解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的术语并不是“存在”所需要或要求的,这是一个否定假设,人必须假设自己所学到的关于世界与自己的知识——万有引力、病毒会杀人、犯罪会被惩罚等可以是另外一种样子,人完全可以用语言建构另外一种不同的世界,没有引力和病毒,人和鸟是平等的,惩罚被崇拜。

拒绝有一种话语可以代表本体论、是论,反【直觉性的描述主义】错误:世界本身、所有实体在一开始就有一种内在的、有张力的符号化,这就是为什么它不会被另一套符号系统完全符号化。

1124

不是从知识形态上设立相对主义,而是从体验的可能性的角度设立(人类共同体无法从一个范式之内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错误2:没有意识到用语言建构世界所用的材料基础,涌现出的超出语言把握的东西本身也是由语言结构起来的了,不需要额外的建构,没【有建构者与建构之分】,结构本身就是它的结构过程,就是它的结构者(也是需要作为发生学机制在符号系统中被注册的)(建构主义最庸俗的点就是认为有建构者与构建活动,从不可认识的原材料建构成了认识内容、认识体验)

2、人用于描述、解释或表征的模型源于关系(因为语言可以无限换喻)万事万事在其语言关系中获得意义,个体心灵并不创造语言、意义,意义在于人之间相互的协作、一致、协商与证实、关系比所有知识都重要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1123

3、在描述、解释或表征同时,人在塑造自己的未来。自我、真理、道德、教育等,依赖于一个连续不断的意义产生过程。历史并不是预定的,不是一个人的过去决定未来,历史也不会放逐人的潜能。人能把握自己未来的命运,而这依赖于人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意义的不断重构

在场形而上学,庸俗意志主义,依赖于时间当下发生不断生成的lowB模型

1122

单个主体的心理体验也是被社会关系主体间的话语建构的(×)

4、反思人理解事物的方式,对于“人未来的幸福”具有重要意义,对一切被认为“理所应当”的事物进行反思,将批判性反思作为历史的、文化的负载重新认识

1121


﹌﹌﹌﹌﹌﹌﹌﹌﹌﹌﹌﹌﹌﹌﹌﹌﹌﹌﹌﹌﹌﹌﹌﹌﹌﹌﹌﹌﹌﹌﹌﹌﹌﹌﹌

1-1-2-4解构建构论deconstructing constructivism

前反思

代表:科尼斯·格根

在科尼斯那里,第一人称的人类心理现实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建构的产物,人的体验被消解成偶然的社会文化和群体语言建构的幻觉。这样,那些所有的实证主义科学话语的底层根据[感性经验的第一人称报告,逻辑明证性]就被消解掉了,经过一种“关系主义”理论[去节点化,去实体化,去中心化]。用关系,用主体间的话语来代替主体内在的明证性体验

而他又认为世界本身是有某种功能性的结构的,用人类的话语和知识去把握就永远会失真,所以他提出要用一种关系化的描述——emerging contour,轮廓的涌现,不同话语之间的一致性。

场域论:1=“底层一致的实证主义宇宙”

场中还是有某种固定的秩序

本体论:1=“真的关系|关系主义”

这个本体论没有辩证性,它可以模型化的,并用一种二阶化的方式实证的把握[比如搞些统计学]

认识论:2=“知识vs价值”

这里的价值是超知识性的,它不需要关系性来把握[比如:平和性的,包容性的,开放性的……],所以可以通过某些价值来建构主体间的包容的交流。这其实是一种平等主义幻想[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这里的知识则是关系性的。如果它不是关系性的,会失真。如果它是关系性的话,那只能以一种渐进的方式去勾勒,通过某种开放的对话,一种话语生产机制去勾勒,切中某种“真实”[他还是相信有某种真实]

目的论:4=“体验的相对性”

这种相对主义不像科学革命论一样是从真理角度来设立的,而是从体验的可能性角度。

所以建构论者甚至认为人类共同体内部都没法在一个范式内获得一个统一的认识,而用语言可以建构出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但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说的那种用语言建构世界的那些材料,基础。它们本身就是如语言一般结构出来的。

批判:建构主义的庸俗在于,它始终认为有“建构者”“被建构者”的二分。有一个主动的建构者施加建构活动,把不可认识的原材料建构成东西。而对于结构主义来说,不存在结构者、结构活动与结构的三分,只有结构本身。结构本身就是它的结构过程,结构者。没有符号系统当然不可能讨论什么结构者,因为结构者本身也是在符号系统里被注册的,它不可避免的要二阶化。

配合阅读:https://zhuanlan.zhihu.com/p/109329838

【主义主义】解构建构论(1-1-2-4)——解构主义的最劣版本之美国心理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