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必修课:《会饮篇》第二讲
- 阿波罗陀若和“我”说话,讲在他和葛劳贡的谈话中,葛劳贡问的多年前那次会饮聚会的内容。葛劳贡是如何知道此事的呢?葛劳贡听说,有人从丕利博的儿子沛尼格那里听说过此事,说这件事阿波罗托若也知道,而他说的很不清楚。所以葛劳贡请阿波罗陀若说一下那次聚会的事情。阿波罗陀若也是从一位名叫阿里斯多兑摩(居达奈人,矮个子,总是赤着脚,是当时崇拜苏格拉底最为热烈的人之一)--那个告诉沛尼格的人,那里听说的。之后阿波罗陀若向苏格拉底确认过此事,事情是不是如同阿里斯多兑摩说的那样。苏格拉底说确实如此。于是葛劳贡请阿波罗陀若给他讲一遍会饮的事,进城的路上正好说说话。
- 据阿里斯多兑摩说,他在路上遇到了苏格拉底,后者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还穿了鞋子。一问才知道,苏格拉底打算去阿迦通家赴宴。他一并邀请了阿里斯多兑摩。两人到场入席后(阿里斯多兑摩先到场,苏格拉底一进到阿伽通的前院就止住了,站着不动,仆人喊他也不进来...阿迦通本想让仆人强行叫他,但是被阿里斯多兑摩劝阻,没有叫成...后来,苏格拉底总算是入席了。阿里斯多兑摩对此的评价是比起他素来的迟来习惯还不算太迟XD),和其他的客人一起用了餐。他们向神奠了酒,唱了庄严的颂神歌,举行了例行仪式,之后大家开始饮酒。包萨尼亚提出会饮要用什么方式喝酒最愉快?实际上他还没从昨天喝的酒醒过来,需要缓口气,阿里斯多芬表示也是如此。颚吕克锡马柯听到这么说,表示赞同,接着他又问起阿伽通,后者也是不怎么能喝酒。这时候,裴卓插进来说,医生颚吕克锡马柯的话他总是相信的,尤其是医学方面的话。众人遂决定随意饮酒,不加勉强。于是,颚吕克锡马柯借机说起不妨用谈论来消遣此次聚会的时光。他说,如果大家同意,他倒是准备了一个好题目:赞颂爱若(Eros)。正好与会的裴卓经常和他抱怨,说各种神道都引起过诗人作歌赞颂,只有爱若除外。颚吕克锡马柯赞同裴卓的看法,他愿陪着裴卓向爱神致敬,同时建议今日到会场的人趁此良机都来礼赞爱神。紧接着他提议众人遵循从左到右的顺序,从裴卓开始。(会上主要角色都有谁,请看附表)
- 裴卓认为,爱若是一个伟大的神,是一位最古老的神——他的古老的凭证是,他没有父母。从来的诗歌和散文没有一篇提到过爱神的父母的。在描写创世时,赫西俄陀、阿西古芳和巴西门德都普遍认为爱神是诸神之间最古老的神,而且是幸福的来源。他认为(拿他自己来说),一个年轻人最高的幸福无过于有一个钟爱自己的情人,情人的幸福也无过于有一个年轻的爱人。(注,古希腊社会有男子同性恋的风气,年龄较大的男子钟爱较小的少年。前者译为“情人”,后者译为“爱人”)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爱能让人变美,变得有美德,因为我们会在意爱人的目光,所以要表现得优秀。他认为,如果能想出一种办法,让一个城邦或一支军队完全由情人和爱人组成,就会治理得再好不过;这些人如果并肩作战,只要很小的一支队伍就可以征服全人类了(大抵是夸张的说法了哈哈,虽然但是,训练有素的300底比斯圣军真的很厉害!salute啊)还有一层,只有相爱的人们肯为对方牺牲性命。接着他举了贝利亚的女儿阿尔革斯蒂为例,接着他又说起俄亚葛若的儿子俄耳甫斯(琴师,和欧律狄克的爱情)和珀琉斯的儿子阿喀琉斯(希腊英雄,和帕特洛克罗斯的基情?),诸神也敬佩爱情鼓舞起来的热枕和勇气。神明们看俄耳福斯懦弱没有勇气,不肯像阿尔革斯蒂那样为爱情而死,只是设法走到阴间。所以诸神给他应得的惩罚,让她死在女人们手里。至于阿喀琉斯,虽然他听到了母亲对他说的不要杀赫克托尔(某大叔,特洛伊英雄)就不会死的叮嘱,但他还是义无反顾那么去做了。虽然但是,众神非常敬佩阿喀琉斯明知会死但还是替帕特洛克罗斯复仇一事,给他特殊优惠,让他住到了福人岛。他认为对于人类而言,爱神是最能导致品德和幸福的。(勇气之爱)
- 轮到包萨尼亚了。他以为,既然传说中好像有两个爱神(?),那么她们所司的事也有不同。一个比较老,是天帝乌拉诺斯(据说是乌拉诺斯的一块tender掉到了海里,从中诞生了阿芙洛狄忒,罗马神话里亦叫维纳斯)的女儿,没有母亲;另一位比较年轻,是宙斯和他的亲生女儿宙尼所生的女儿。与这两个女爱神相配合的有两个爱若,应该一个称为天上的爱神,一个称为凡间的爱神。包萨尼亚认为,一切行动,专就其本身看,并没有美丑之分。美和丑起于做这些事的方式。区分好的爱和坏的爱,贪图肉欲的是坏的爱情,是凡间阿芙洛狄忒引起的爱神,它不分青红皂白地奔赴它的目的,眷念的是肉体而不是灵魂;以美德为目的的是好的爱情,是天上阿芙洛狄忒引起的爱神。包萨尼亚的论点是:“只有那些驱使人以高尚的方式相爱的爱神才美,才值得赞颂。” 爱无所谓美丑,美的方式就是拿高尚的方式来对待高尚的对象。人们钟爱的是品德,可以通过制定法律,鼓励好的爱情。以此,包萨尼亚展开了他的引申。在书中他觉得,迅速接受情人是可耻的,金钱引诱或者政治威胁是可耻的 (包萨尼亚发言结束后,原文中说他的发言让我们学到了聪明的能人们那种拐弯抹角的说话技巧...没想到古希腊的柏拉图还是一位yyds啊...)(看到有大佬认为,为什么包萨尼亚会有这样的观点: 包萨尼亚和阿伽通就是一对成年的同性情侣,由于当时的阿伽通已经三十多岁了,所以他们的恋情在当时是不被认可的。增进品德其实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功利主义,只是”裴卓“的功利主义是面对他人,而增进品德是面对自己的功利主义。换句话说,大家依然在讨论”爱“能够带来什么,而不是”爱“究竟是什么。如果我们和包萨尼亚坐在一起讨论爱情:一见钟情将会是不可接受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不可被包萨尼亚接受的,廊桥遗梦恐怕也是不可被接受的......) (精神之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