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离开前留下的最后献礼—中国的新似鸟龙类化石

这是来自准噶尔盆地吐谷鲁群(Tugulu Group)的似鸟龙类化石,是一个上肢指爪,编号YLSNHM-00001(以下简称00001),保存完好,符合绝大多数早期似鸟龙类的特征。

指爪直线长13.3厘米,沿背侧顺弯长16.6厘米。根据下面的兽脚类爪型二维分布图显示:00001完全处在似鸟龙下目的范围以内,与基础的似鸟龙下目似鸟身女妖龙(Harpymimus)和神州龙(Shenzhousaurus)接近。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它与近颌龙科的纤手龙(Chirostenotes)也相似。


而下图是尾椎,编号YLSNHM-00002-00004(以下简称00002-00004),考虑到出土位置极其接近,这三块尾椎可能是来自同一个体,00004保存情况较差,剩下两块保存状态较好,分别长3.8厘米和3.7厘米。大致上也十分符合似鸟龙类的特征。

尽管一些虚骨龙类的尾椎都与这类似,而且这里也可能存在驰龙类,但是0002-0004均不存在驰龙类尾椎的棒状前关节突,所以我们基本可以确认这是不是驰龙类,但仍不能排除其他的可能性,如:阿瓦拉慈龙类、霸王龙类、镰刀龙下目等等,并且由于早白垩世中国存在一些体型较大的美颌龙科成员,所以美颌龙科也是一个需要考虑到的因素。
不过目前来看,根据0002-0004的一些特征我们可以认定它为似鸟龙类的可能性最大,远远大于是其它恐龙类群的可能性。
到现在为止,吐谷鲁群已经成为中国第五个发现似鸟龙类的地层,尽管化石完整度不足以建属,但科学家们还是认为它与来自蒙古的似鸟身女妖龙最相似,但是二者指爪的区别很明显,不可能就是似鸟身女妖龙本尊,初步研究显示:它应该是一种基干的似鸟龙下目成员。
全新似鸟龙类化石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吐谷鲁群的物种丰富度,更是丰富的白垩纪时期中国的似鸟龙下目物种多样性,所以,尽管化石很少,但仍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