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网络戾气为何越来越重?【中国观察】

2023-08-29 19:33 作者:吾非肆玖也  | 我要投稿

总结:为什么「网络」变的这么抽象?为什么戾气这么重?

例如,当你做一件事被骂op,你骂回去这没有任何错,对于被骂者来说,这是对无缘无故被骂的反击

互联网戾气本来就重,这么抽象也正常

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

刘慈欣曾在三体二中提到了两条公理

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第二,文明不断的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物质的总量不变

「文明」就是网络世界中一个以网络为生的人

「生存」就是获取他人的注意力

无论是自媒体,营销号,网红,皆以注意力为食,没有注意力,他们连吃饭都是问题

所以,我们得出了网络世界的第一条公理

『获取他人的注意力』是在网络世界生存的第一需要

「物质的总量」指全部网民的注意力,网民的上网时间、时长基本固定,因此注意力总量不变

于是我们得出了网络世界的第二条公理

想要获取注意力的人增长和扩张,但网络世界的『注意力总量』保持不变

现在我们得到了这两条公理,开始今天的讨论

首先,什么是获取注意力的最佳方式?是刺激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生活在远古时期的智人,你既没有锋利的牙齿,也没有强壮的肌肉

即使学会了使用工具,学会了用火,学会了制造武器,但想要活下去,依然需要直觉和本能情绪共同构造出的迅速反馈,所以,我们的大脑会让我们迅速应对刺激,但几千年的洗礼,远不足几十万年的"基因惯性",即使你处于一个非常安全的环境,也依然会用本能的情绪反应,所以你会发现,现在网上挑动人们情绪的言论是越来越多,因为有无数人再通过你的情绪获取注意力,其中最恶臭的就是饭圈,以及贩卖男女矛盾的,贩卖民族主义的,贩卖焦虑的等等等等,它们都是在利用你的本能的情绪获取注意力,为了控制情绪,大脑进化出了控制系统,能使我们以理性和逻辑来应对刺激,所以在正常情况下我们也能忍住骂人的冲动,甚至有的人在与别人开喷前就意识到对骂没有意义,直接拉黑举报一条龙

以上就是第一点,刺激是获取注意力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所以,网上发言的人也越来越习惯用刺激他人的情绪来获取注意力,于是,戾气就会出现

第二点:为什么在网络中,人们倾向于不思考?

回到第二条公理,这其实就是在内卷,注意力总量不变,你获取的多了他人获取的自然就少了,因此需要通过刺激来获取更多注意力,直到达到法律规定的上限,而被刺激获得的粉丝,也会因为共同的情绪形成群体,群体中的人会逐渐变得不思考,为互联网的戾气添砖加瓦

群体只知道简单的情绪或极端的感情,因此论证通常是无效的

那为什么群体会倾向于不思考呢?

xx是这么思考的:

张三:A->B->C->D

李四:A->B->C

王五:A->D

李四刚想说出自己的方法,就被王五一把拉住:我认为A直接就能到D,哪有那么多问题 他也被群体中的所有人赞同

因此,群体形成后,最容易被接受的就是那条最简单的路径,原因无他,简单且不费脑子

因此,独立思考这东西,在群体中毫无作用

例如

张三:我家哥哥演技真好

李四:我家哥哥真帅

但群体中的人会这么想:反正都是夸哥哥,这有什么区别

于是脑残粉就出现了:我家哥哥真厉害 谁骂哥哥我跟谁拼

那些饭团、明星以及背后的资本至少要为网络戾气的增加负1/3的责任

回到"基因惯性",你在QQ群里看到我这段话是不是立刻就想撤回并且骂我?

网络戾气为何越来越重?【中国观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