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万万没想到,老师还有“两幅”面孔

2022-12-02 09:57 作者:德阳巴川中学  | 我要投稿


你印象中的老师

是什么样的


讲台上的他们

上课学术严谨,不怒自威

讲台下的他们

备课态度细致,一丝不苟


这是他们

但不是全部的他们


在努力发展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

业余时间依然

坚持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想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就得让孩子身边充满各类榜样


在德阳巴川

老师们就是终身学习的最佳示范


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茶”成功申遗,这让时刻关注“茶文化”的柯秋玫老师狠狠激动了一把。来到德阳巴川后,柯秋枚偶然接触到茶艺,随后她考取了中级茶艺师资格证、参加了全国少儿茶艺老师的培训,一步步深入到“茶文化”的学习中。





她还在学校开设了茶艺选修课,用自己的特长,为孩子们开辟出一扇探索世界的新窗口。



尽管拉过4、5年二胡,吹过7、8年竹笛,在外人看来已经很长的一段时光,但音乐老师袁文德仍称呼自己为二胡、竹笛的“门外汉”。




声乐专业出身的老师,细数起来还会4门器乐已是罕见。来到德阳巴川后,袁文德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器乐之路,除了专业课程的教学外,他还钻研出尤克里里选修课——在弦乐中,尤克里里是“低配版”的吉他,识谱、基本功都是一致的,缩小版的琴身也更方便孩子们掌控。




在教授尤克里里的同时,袁文德发现了孩子们细微的变化:“音乐是实践课程,有时候光上课内的声乐课,让孩子们唱歌,他发现不了自己音准有问题,但是通过弹琴,他一下就能听出来。而且非常普遍的一个变化,孩子们在音乐上的审美,有了很大的提升。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语文老师姚云菊对心理学特别感兴趣。这份兴趣推动着她学习备考了一年,最终拿到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


在后来的工作教学中,每个时刻她都无比感谢当初坚定学习心理学的自己:“和孩子的相处,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他们的情绪问题,要去理解他们,去共情他们。”




走读生全部住校的当下,很多走读的孩子第一次面对住校生活,恰逢天气转凉,体弱的孩子接连生病,想家与身体的不适应成为第一道难关。但这道难关,没有难倒姚云菊的班级。因为孩子们都知道,在学校每天都有姚老师爱的抱抱。







班上有一位日常走读的孩子,恰逢这一次妈妈出差了,孩子也需要一直住校。姚云菊敏锐发现了孩子的思念,每天都主动给孩子送去一个大大的拥抱,让她开心坚强起来。




平时课后,姚云菊还专门组织起喝水小组,让同学们互相监督着多喝热水。


在专业的心理关照和科学的生活安排下,姚云菊班上的所有孩子都健健康康度过了这段留校生活。


自学日语、自学篆刻、自学书法、学习并取得初级茶艺师证书、取得初级评茶员称号……样样数来,语文老师管维思总是让人惊喜不断。




从研究生阶段开始接触茶艺,再到书法、国画、篆刻,管维思从茶不停向外拓展探索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在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一方“自在天地”——这里有茶、有花、有香,颇有“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闲适与从容。







多样的爱好也给他的教学带来独树一帜的魅力。作为班主任,管维思每天从早到晚一直都坚守在孩子们身边,有时班里有点浮躁了,他便背着古琴扎进教室里,在嘈杂的人群中静静弹奏。




当人群逐渐安静后,他就借机教育孩子们:“古琴的声音很小,当你们吵闹着时,是听不到声音的,只有静下来才能听到我的琴声。学习也是如此,只有静下来才能有所收获。”





在德阳巴川,进入校园内的每一个人,都要是懂教育、爱教育,能以身作则成为学生树立榜样的人才,这样的理念不仅体现在教师群体,更能从每一位职工身上看到这套标准。




有一双巧手,能轻松做出花式蛋糕,还拥有近10年的烘焙经验,这就是学校的财务老师黄霄虹。






黄霄虹烘焙作品


借用小学的厨艺教室,上周的教职工选修课,黄霄虹向各位老师传授了平底锅舒芙蕾的制作技艺。烤箱、打蛋器、小模具、平底锅等专业设备一应俱全,厨艺教室内热火朝天。偶然路过的孩子循着香味来到教室门口,一眼进去全是惊喜。




在德阳巴川小学部生存力课程的设计中,每个孩子都要进行烹饪课程的学习,毕业时要学会24个菜品。既是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更是锤炼他们的生存能力。



一个偶然的夜晚,初三的孩子在他们楼层,发现了美术老师沈星程的“小秘密”。初中教学楼5楼,目前是初三学生在使用,同一楼层还有舞蹈练功房。



沈星程(左一


晚自习的课间,几个好奇的小脑袋凑近了教室,在门边不停张望,这一望,孩子们就陷进去了:“不得了了,美术老师在教跳舞!!里面还有好多老师都在学!”




除了舞蹈,邓金还会弹尤克里里和吉他


再往前,语文老师邓金带的一个班,室内运动时她动员起所有的孩子进行一场舞蹈对决,各路街舞小子炸翻全班。按捺不住的邓金老师略作点评,专业的用词和指导给了孩子一个大惊喜:“邓老师,你还会跳舞!”


在期待孩子们成长为样样优秀的人才前,我们的老师以身作则,通过挖掘发展自己的各项特长,从自己出发,鼓励着学生不断尝试。


因为这一场舞蹈对决,邓金班上的许多学生都对舞蹈产生了兴趣,通过各种途径开始学习舞蹈。






会剪纸、会编制、会糖画……孩子们的眼里,凡是手工相关的一切,生物老师刘丽就是十项全能!


对刘丽来说,除了生物老师这层身份外,每周孩子们最期待的劳动技术课,也是她教的。


因为热爱手工而挑起的劳技课教学,一年多过去,刘丽在成长,她的劳技课堂与爱好也在逐步成长。




““最初就是逐渐摸索孩子们的兴趣,到了第二学期,就以主题式的课程进行上课,按照二十四节气进行创作,这个阶段,我发现孩子们很喜欢与‘食物’相关的课程,所以这学期专门设立了一个大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

为了让孩子体验非遗传承,在糖画这堂课备课中,刘丽专门拜访了成都市糖画第三名、非遗糖画传承人许必志大师,还特意请许必志大师录制了一段勉励孩子们的话语,在课上播给孩子们听。







由生活中的专家传授给老师,再由老师教给每一个孩子,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闭环。



正是这群可爱的老师们

与家长沟通交流,与学生亦师亦友

与授课质量死磕到底

严谨备课,认真授课,用心回访

与家长学生共同努力

见证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


在要求孩子成为“十项全能”之前

他们已经成为了学习生活的多面手

用个人魅力与扎实的专业实力

获得了大家普遍的认可和信任


你更支持哪位老师,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万万没想到,老师还有“两幅”面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