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舌象就能知道患有什么病?中医学很早便知舌的望诊对疾病的诊断和疾病的转机具
为什么看舌象就能知道患有什么病?中医学很早便知舌的望诊对疾病的诊断和疾病的转机具有启示性的意义。如清名医唐容川说:“舌为心之苗,居口中,脏腑之气发现于口者,多着于舌,故即舌苔可以知脏腑诸病。” 舌和苔通常联系在一起,舌是指舌体的本质,苔是指舌面的苔垢。《辨舌指南》上说:“辨舌质可辨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浅”。 同时根据古人的经验,认为察舌质的变化去判断疾病的吉凶,要比舌苔的变化更有价值。舌苔多由于唾液缺少而致,健康人在早晨起身时可以见到舌苔,特别是吸烟人或张口呼吸人为多见。 总之,舌上生苔,最少有两种因素,一种是病在消化系统机能发生障碍,有诸内而形诸外,代谢产物往往在舌上是可以看得到的;另外人不能离开周围环境而生存,口鼻是出人气的门户,如果受了不正之气,舌苔当然有可能发生变化。 舌的分界:舌的前部名舌尖,舌的后部名舌根,两侧名舌缘。中医为其分界以观察疾病的机转,舌尖属上焦,舌心属中焦,舌根属下焦;舌尖属心,中间属胃,舌根属肾,舌缘属肝胆,四畔属脾。把这些归纳起来的概念,作为临床舌诊的参考。 观察舌的荣、枯、嫩、老和润、燥、腐、腻,为不同体质在舌诊中的区分。 吴坤安说:“其脾胃湿热素重者,往往经年有白厚苔,或舌中灰黄,至有病时脾胃津液为邪所郁,或因泻痢脾胃气陷,舌反无苔,或比平时较薄,其胃、肾津液不足者,舌多赤而无苔或舌尖边多红点。” 舌质红,大多是血分病。陈修园说:“舌鲜红者为火”。凡属血热证,舌多作殷红;若舌色淡红,心脾气血不足,面色不荣,胃中津气两伤;舌质鲜红,在温病为热甚,在虚劳属阴虚;舌尖独赤,乃丁火上炎;舌边发赤,属于肝热;舌心干红,属阴伤;如果光红柔嫩无津,叫做“镜面舌”,乃汗下太过,津液耗伤之故;舌红而出血如衄,乃热伤心包;舌红而中心见紫点,乃发斑的先兆。 舌苔主病,如下:白苔,一般属寒,但审病时须与其他症状综合考虑。凡薄白带润,外感风寒;白滑粘腻,内有痰湿;白苔绛底,湿遏热伏;白苔边红,风温入肺;尖白根黄,表证未罢;白中带黄,邪深入里;厚白不滑,无津且燥属于实热;舌白嫩滑,刮之明净,属里虚寒;白苔如积粉,温疫秽浊之表现。 黄苔,一般属里属热。若微黄而不甚燥为邪初传里,深黄而显滑腻,为湿热内蕴;苔黄兼干,邪虽外解而火已内炽;舌苔黄垢,属于阳明实热可下之证候;如黄燥而生黑剌或中有裂纹,显系热结已深;苔色如姜黄或松花黄色,都属阳衰土败的危笃重候。 黑苔,都属里证。一般说焦燥而黑属热;润滑而黑属寒;如白苔中心渐黑,是伤寒邪热传里的证候;红舌中心渐黑的,为湿热瘟疫转变坏证的征兆; 黑而滑润,是阳虚阴寒证;黑而燥裂属热炽津枯证;舌苔根黑而燥乃实热结于下焦宜急下之;舌根无苔,唯尖黑燥属心火自焚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