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中央遴选面试经验分享,公务员遴选上岸是必然的


由于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面试的备考时间一拖再拖,因此备考公务员遴选的朋友就有了更充足的准备时间。
练习是王道
一定要开口练习,真正开口时会发现理论和实践是两回事,只有开口你才会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也只有通过开口练习你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口语化、没话说、容易超时这些典型问题都是练习时才会暴露,也真的通过练习可以解决。
模板也重要
很多人会关心模板重不重要,模板当然是重要的。一开始,不知道该怎么答时,最好是记住老师给你的模板,练习多了,就会有自己的模板,这时模板内化,听上去就不是模板,就是你的个人风格和方式了。

下面是备考过程:
浑浑噩噩的初始阶段
备考遴选初始阶段就算只买了一本面试真题集看,整个过年期间翻一遍,也会觉得头昏脑涨。事实上,把书合上,大脑依旧一片空白。
初识门道的中间阶段
度过了难熬的初始阶段,到备考遴选的中间阶段,就会因熟悉轻松一点点了。这时就建议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遴选课程来系统的备考。
第一次在课堂开口时可能会发现自己没有什么可说的,大脑里是混沌的,会出现前言不搭后语,想不到表达的词汇,只好一个词反复说。建议把自己说的内容录下来,刚开始会发现有各种口语口音,以及听不出逻辑。这时多多练习才是正确的。
例如答综合分析题,前面分析原因和影响时讲的内容很丰富,但是听不出逻辑层次。听上去就是各种杂糅,建议分点论述。
举个例子,直播经济相关好处。
运用分主体分点来论述:直播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业态,一是能帮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产品买到想要的东西,避免实体消费的疫情风险;二是直播需要大量主播,促进了目前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就业;三是直播带货大大提升了产品销量,打通了堵点,拉动了经济增长。。。,就会好很多。
从纸面上阅读还不能太明显感觉出来区别,听两者录音会明显感到区别。
还有要注意的就是要虚实结合,比如综合分析里的观点题,就不能只是讲观点讲影响讲政策,要通过实例举例,让你的答案接地气,让考官愿意听。
再举个例子,比如讲对策,要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不能只说这个理念以及站稳人民立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等等这类空话,最好加上例子说明,比如黄文秀就抱着这种理想信念,胸怀家乡人民,放弃大城市工作回到条件艰苦的家乡。。。,用例子让对策生动起来。
这个在组织及话题里也要注意,比如举办旅游景点调整门票价格座谈会,建议不要只答邀请相关人员,显得很空,可以转换为邀请“本地重点旅游景点负责人、文旅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旅游行业协会相关专家等等”,一定要有实在的东西,虚实结合起来。
在了解了综合分析、人际关系、组织计划、应急应变、自我认知这几大类题的考试内容、经典真题、答题模板后,就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模板,也更清楚答的好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答题是好的。那接下来就是通过练习改正自己的短板,去努力往好的标准看齐。
千锤百炼的练习阶段
这个阶段是攻克积累不够和口语化严重等问题。一定要通过大量练习和精练来解决这个问题,不停练习,听录音,一点点纠正。大多数人刚开始都是口语化非常严重,“嗯。。emm”这类现象特别明显,需要通过大量练习去改善这种现象。积累不够可以通过看一些热点问题总结和公众号。这样遇到不会不懂的专有名词,可以通过搜索得知到底是指什么,各地有哪些好的政策措施。

其实整个面试过程准备还是很辛苦的,越准备越觉得自己还有很多要准备的。在大量练习的时候也要针对性的练习。
祝大家都能面试成功,遴选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