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电影《红头船》:百载商埠,起航古港,探寻家乡的红头船

2023-01-07 23:03 作者:疯面人物vip  | 我要投稿

百载商埠,起航古港

情是故乡浓

红头船


樟林古港是在明代形成港口,于清康熙年间开始对外贸易,形成商埠。曾经的它是“通洋总汇之地”,是海内外潮人的精神家园,潮汕的故事在这方显源远流长。

樟林古港码头,见证了无数潮汕人从古驿道出发到海外的打拼史,也见证了众多家庭在无奈中解体分散各地,见证了潮汕子民“移民”过番的悲欢离苦。笔落至此,让我想起一首潮语歌《一封番批》,这首歌唱出了一种深切的眷恋情感,是乡土情感文化感悟和再现,此曲已成为广东档案馆第一首永久收藏的潮语歌曲。 话说回来,这个港口也是南粤瓷器、丝绸和茶叶运输的必经之地,是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缩影,是粤东财富积累的起点。

史料记载, 闻名东南亚的“红头船”实际上是“广东红”。清朝时期,雍正对东南沿海苏、浙、闽、粤等四省的出海船只,钦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即出海船只,必须油以黑(江苏)、白(浙江)、青(福建)、红(广东)四色,省份的代表色便以船只的形式延续下来了。 尤其是广东的红头船,几乎成为当下潮汕侨胞分布世界各地的最重要的“载体”。

这些侨批记录着的祖辈父辈背井离乡奋力打拼的故事,和诚实守信、爱国爱家的潮人精神,不但滋润着潮汕人民的心灵,也在激励定向人砥砺前行,极具历史考究价值。

据载,新兴街是澄海樟林古港继“六社八街”又增建三街之后,最终建设且保存至今的仅有一街。新兴街建于嘉庆七年(1802年),古时是古港货栈,客栈的集散地,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据师姐所讲,她对这新兴街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她的童年就是在这里成长的,只因她爸爸当年在新兴街的医疗队工作,工作室就是在新兴街。

新兴街 墙壁上这些痕迹,就是当年繁华的印证,承载着古港人的旧时光,抹不去的历史印记,据载,红头船出海过番都要到这里祈福。


祈福

樟林古港是重要的南粤古驿道出港口之一,是海上丝绸之路在陆地上的延伸,是连接起沿海与内陆的经济通道,作为当时潮汕侨胞出洋的聚集地和出发点, 红头船的启航圣地,樟林古港留下了大量与华侨有关的历史文化遗产。

走过纪念碑,沿着古道缓缓行进,一尊硕大的雕像映入眼帘。


樟林坊间流传着一句俗语:“亥爷得份妈祖庙,妈祖得份亥爷福”。说的正是这尊被称为“亥爷”的雕像,它是樟林独有的神,原供于樟林古港的北社妈祖庙( 乾隆年间)北社和春号红头船林姓船主个人出资修建的。

南粤古驿道艺术墙,涂鸦画记录着渔家生活对点点滴滴, 走过儿时的路,重温童年那段美好时光。

“散文泰斗”秦牧的故居,说起作家秦牧,是澄海樟林人的骄傲。秦牧曾任广东省文联副主席、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他的文章《故里的红头船》,重现了樟林古港的旧时岁月,如一帧一帧的电影回放一般。

秦牧先生诗云:“万里穿云燕,归巢恋故枝。家乡甜水井,何处不相思。“的佳句。表达了潮汕人世世代代对故乡的水土和人情,满怀眷恋和思念之心。

家乡的红头船,红头船的故乡---樟林,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去探寻与发扬光大的传统文化,是真正搬不走的中国文化活化石。


电影《红头船》:百载商埠,起航古港,探寻家乡的红头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