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手机设计:倒过来如何?

如果你之前看到过这个真正意义上脑洞大开的设想,那就对了,谢谢你在酷安关注我。
因为它直接源自我自己的酷安草稿箱:
https://www.coolapk.com/feed/44714813?shareKey=YmU5YjNmODA0NDgxNjQ0OGEyYWQ~&shareUid=4217467&shareFrom=com.coolapk.market_12.5.4


这个概念设计是我在灵动岛出现之前就有的一个点子,
如果我们必须接受一个挖孔,它对使用场景影响最小的位置在哪里?
它基于以下的规则进行猜想:
1.不准采用屏下摄像头和升降摄像头,只能采用挖孔,这也是目前手机的主流形态😅
2.只用已有成熟元器件,预期价格不超过2999,内部堆叠结构合理易实现
3.面向群体对于自拍要求不高
如果你觉得这个设计很面熟,这是因为它有着丰富的灵感来源:
灵动岛,灵动大陆插件,
各种悬浮球,FV悬浮球及把它藏于挖孔之下的尝试,
全面屏小白条,早期iPhone概念设计图,
rotation插件,
使用macrodroid用距离传感器做HOME键,
三星onehand operation+,
魅族mback,
小米mix的倒置全面屏,
华为文件中转站。

在非全面屏时期iPhone概念设计中,不管其他方面想象得有多么天马行空,
这些概念设计都保留了耳机孔,也都保留了一个HOME键。
因为HOME键就像马桶的冲水键,当你出现任何问题,不知道该如何操作的时候,只要按一下,一切回归本源。
与实体按键功能相似的,是各种各样的悬浮球。
它不仅可以"按下",还可以有更多的功能。
如果我们把这些功能赋予挖孔会发生什么呢?
这是我进行的一些尝试,将功能最为强大的FV悬浮球隐藏于挖孔之下,把挖孔拖出来,就能进行截图和文字识别

悬浮球会遮挡使用界面,而挖孔可以由厂商进行全面屏适配,不会遮挡使用界面。
悬浮球要做压感就要做全屏3D Touch,而给单一实体按键做压感要简单的多。
悬浮球相比挖孔来说也有许多优点:
悬浮球位置可以调整,而挖孔不行,像灵动岛这样位于屏幕顶部的快捷显示,用手触及会很费劲。
悬浮球可以隐藏,而挖孔不行。但是,这样挖孔的确就像实体键一样,是在任何界面下都可以使用的全局手段。
所以我认为,一个挖孔出现的最佳形式,
应该是在屏幕底部,做一个固定悬浮球+固定小白条+赛博实体键!

这是一个硬件与软件结合的设计,它正常使用看起来就像一部倒置的手机(类似MIX),在你的视野里就像"真全面屏"一样。
所有界面都需要做适配两种方向(类似rotation强制改变方向),也可以像一部"正常手机"那样操作。
它在挖孔附近拥有压感(类似三星对称全面屏系列),而且为了给摄像头结构留出空间,它的充电口是偏置的
考虑到许多折叠屏都是充电口偏置,而且充电口偏置方便横卧充电的时候放手,我相信这个改变对于体验影响不大。

为了不和现有的全面屏手势相冲突,它必须具有全面屏小白条的全部功能,比如上滑返回,上滑停顿多任务,左右横滑切换应用,每个动作都要有相应的动画反馈。

挖孔在所用场景都浮于显示界面之上,就像一个屏内实体键一样。
我希望它拥有HOME键的设计思想: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操作,按下它就对了。🤡
所以你在用力按下它的时候,它会根据你的使用习惯和当前场景,自动为你推荐一些功能。
看视频按下就是视频助手,打游戏按下就是游戏空间,早晨出门按下它自动帮你推荐路线路况,通知来了按下它会帮你推荐一些快捷回复,或是开启免打扰

还有一些点子来源于现有的项目。
来自于FV悬浮球:
把挖孔拖出来,它会以一种史莱姆的动画予以反馈,你可以用它进行截图和文字识别。
把它拖出来往左右方向移动,可以作为应用和功能的快速切换器。
来自于文件中转站:
挖孔就像一个图钉,可以把你的文件和图片拖出来钉在挖孔处,作为文件分享的中转站
对于前置相机的使用,
我们可以参考MIX的解决方案,视频通话和解锁的时候往下看就行。
如果你觉得拍鼻孔和下巴相机不舒服,可以随时把手机倒置拍摄。
如果前置油太多,会有提醒提示你对前置相机进行擦拭。
我提醒一下它不可能是追求多好的自拍效果,它面向觉得前置能拍出人影就行的人群设计。
如果你天天在相机上按,肯定拍出来是一片朦胧,但是相比屏下好的是,你擦一擦倒过来就能恢复正常,而屏下天生就这样。👌
最后总结一下,
这个概念设计是面相对前置要求不高的人群,在厂商普遍采用单挖孔的情况下,在结构上可行的基础上,进行软硬件结合的优化。
通过将挖孔作为一个“悬浮操作中心”的方式,将挖孔+小白条+悬浮球+实体按键合一,减小在使用中造成的观感割裂。👌
于2023年愚人节发布于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