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聪明的机器人》》
来源于YGjy 第3课 聪明的机器人 教学目标: 1.学习设计机械手和制作机器人模型的方法,掌握机械立体形的画 法,能运用各 种媒材进行机器人模仿造型活动。 2.透过美术创作活动,学生的空间想像力逐步发展,对媒材的造型的 适应性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并能合理选择和使用媒材。作业应做到造型 与功能作用相结合,初步形成设计应用意识。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团队活动任务中,独立思 考,共同探讨,使小组活动有序协调地开展。对设计与制作的学习表现出 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第一课时 聪明的机器人(活动一) 教学程序: 一、动画欣赏 课件出示:机器人动画片断。 1.欣赏机器人动画片断。 2.引导提问:你了解机器人吗?你是从哪里了解到机器人的有关信息 的?学生自由交流,谈论机器人。 3.认识机器人:你认为机器人是什么呢?是人吗?是机器怎么又叫机器 人呢?我们给它取名机器人,并不是因为它像人的样子,而是因为它具有与 人相似的智能水平和一定的思维能力,并且具有在人类不可接触的环境中 进行工作活动的特殊功能。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惊讶机器人的聪明程度。 板书课题:聪明的机器人。 二、认知结构 尝试训练 1.了解机器人的作用。引导思考:机器人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我 们来看一看机器人的类型有哪些,分别都能做什么。机器人分为两大类: 即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所谓工业机器人就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 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而特种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 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 人、娱乐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机器人化机器等。在特种机 器人中,有些分支发展很快,有独立成体系的趋势,如服务机器人、水下 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微操作机器人等。机器人的类型不同,它的作用也 就不同。 2.认识机械手的造型特征。一般讲的工业机器人,就是机械手臂,代 替人类进行一些特殊性工种的工作,根据你看到的这些机械手图片,说一 说机械手臂的外形特点。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机器人的手一般由方形的 手掌和节状的手指组成。教师介绍北京航守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研究与 开发的“多指灵巧手”。 3.自主尝试机械形体画法。 看书分析机械形体是怎么画的,试一试螺丝帽的立体形的画法。学生 尝试练习,展示作业,教师反馈,进行技法指导。 三、创意设计 1.机械手功能探讨。你准备设计一个具备什么功能的机械手?学生自 由发言,交流。 2.提出活动:参照资料或展开想像、用线描的方法设计一只机械手。 注意将关节的连接部分交待清楚,画出机械手的立体形效果。 3.学生作业。展示创意,学生自评,将设计意图和机械手的功能进行 设计发表。 第二课时 聪明的机器人(活动二) 教学程序 一、欣赏感受,认知造型特征 1.欣赏感受,认识特征。 引导提问:通过观察,机器人在造型上都像人形吗?都有哪些外形特点 呢? 学生自由交流。 2.欣赏机器人模型。 出示机器人模型的图片,感受模型制作的材料和有趣的造型,引出本 课学习内容。板书课题:机器人模型制作。 二、范式分析,获得方法 1.拆分模型,发现制作材料与方法。 分小组分发机器人模型,让学生直接把玩模型。 引导思考:这些机器人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运用了哪些制作方 法? 学生讨论与发现,分组进行总结发言。 小结:运用了各种纸张、泡沫、纸盒、蔬菜瓜果等材料。 运用了卷、折、贴和切制、削制、插接等方法。 2.材料选择。 分析教材多用途机器人的模型制作,并与原型图片比较。 这件作品的制作是怎样巧妙利用材料来制作的? 自主学习说说它的制作过程。 小结:机器人的不同部分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 3.方法的训练。 对刚才了解的方法、尝试选择合适的材料做一做机器人的形体组件。 学生自由尝试练习。 4.小组策划机器人模型制作方案。 学生小组讨论,画示意图,派代表发表模型制作的构思,说明小组内 的分组方式。 三、分工制作,小组组装 1.提出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一个机器人模型。 2.小组分工,完成个体制作任务。 小组内由小组长布置分工,依照小组集体策划盯方案,依计划分工合 作。 3.学生作业。 4.教师巡视,协调各组制作情况。 5.小组内合作将机器人模型各部分部件进行整体组装。 四、作品评价 小组各自展示模型作品,分小组分别进行自我评价,表达设计意图和 功能特点。 学习拓展科技发展很快,需要我们去发现与学习,通过今天的美术学 习活动,希望同学们更加热爱科学,学习科学,会用科学知识为人类造 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