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农民都50多岁了,为何还要硬着头皮,继续进城打工呢?
为何有些50岁以上的农民,仍要硬着头皮继续打工?相信有很多人都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从年龄段来说,50岁这个年龄确实很尴尬,都已经辛苦30多年了,是有理由可以放下手中的活,好好休息休息、享受生活了。但是,他们依然奋战在一线。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

一、忙惯了,闲不下来。
大多数农民都是非常勤劳的,他们平时忙惯了,怎么也闲不下来,用一句俗话来说:就是有福不知道享。我就有一个亲戚,都七十多岁了,孙子都结婚生子了,但是,他就是闲不下来。依然每天扛着锄头到地里去转转,农忙时,他依然跟年轻人一样,忙得不亦乐乎。家里人劝他不要再干农活了,在家时歇着,但怎么也劝不住,他就是停不下来。七十多岁的农民都这样了,更别说五十多赚钱的农民了。
二、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子女。

改革开放几十年了,农村的变化确实很大,农民生活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对于五十多岁的农民来说,还不是退休的时候。因为,这个年龄,子女也就二三十岁的样子,可能还没有结婚,可能还在读书上大学。作为五十岁的他们,依然是家中的顶梁柱,依然是家中的主要经济来源,他们不能闲下来,子女们还没有彻底独立生活呢,他们的心里依然是责任重重。所以,他们依旧选择出门打工,挣更多的钱,来维持家里的生活。
三、已适应了打工的生活。
还有一部分农民工,因为多年的入城打工生活,让他们习惯了大城市的生活,也让他们想在大城市时继续生活下去。的确,在一个地方呆久了,这里就成为了我们的第二故乡,可能比第一故乡还要感觉适宜。所以,他们想在这里扎下根,成为真正的当地人。现在很多城市都开放了外来户口落户本地的政策,如果这些农民坚持下去,就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当地人。
四、打工的工资比在家里做农活挣得多。

虽然农村的收入已经比以前要高很多了,但是,相对于打工的收入来说,还是要少得多,每个农民心里都有一杆称,心里都非常清楚,出门打工的收入肯定比自己在家务农的收入要高,而且要高出很多。我们老家是棉花生产基地,所以,大多数农民在家都是种棉花。我们生产队每家的土地不多,一家人也就六七亩地,一年下来,棉花的收入也就一万多的样子,收入高的也就二万左右,这是一个家庭的收入哦。而如果出门打工,一个人在工厂的工资,现在最低也得4000起步,一年下来,一个人的收入最低就是5万多了,比在农村的收入高出太多。这也是他们坚持要出门打工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总之,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现在这个年代,50岁还年轻着呢,还是一个壮年呢,肯定不能闲下来呀。在当今的中国,50岁左右的人依然是我们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绝对不能忽视。
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可以多多【点赞】和【评论】哦,也可以随手点个【关注】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