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之伊甸》过于浪漫的社会学作品
先放两张比较爆炸的图。


看东之伊甸不看剧场版,你会觉得什么也没有看懂。
假如你看完了剧场版还是没有完全看懂怎么办呢?如果你没有错过任何一分钟的剧情,但是还是会对部分情节保持疑惑,那么恭喜你,你是个正常人。
东之伊甸这部作品好?好,但是好的有限,甚至对某些剧情至上主义者来说这部作品简直是一塌糊涂,因为它的设定确实随心所欲毫不严谨,它的剧情也只是勉强自洽的程度,只看tv可以说很多东西也看不懂,即使剧场版填坑了,但是部分剧情的随便程度和大量意义不大的剧情占据时间导致没时间填坑的问题也足够观众喝一壶了,而且无论怎样,最后男主的用意也有些牵强,而对cp党来说,这部作品在最后留下了悬念,没有直接让男女主在一起也足够让他们愤怒了。
然而无论怎么说,这部作品在当年播出时在11区还是很火的,不仅是因为它悬疑的氛围,更不可能是因为它单薄而且充满漏洞的剧情,而是它对整个日本社会的讽刺和反思。
受限于篇幅,这部作品的讲述故事确实不值得称赞,花了大量笔墨在一些没用的地方上,然而重要的东西一字不提,挖了很多坑却没有全部填上,中间剧情的衔接过于随意,juiz系统的过于万能,把国民和政治当做儿戏,这种毛病数不胜数,台词虽然中二但是缺少实际意义,导致意义不明,这些都是它的毛病,但是即使如此,这部作品也称得上优秀一词。
因为它的全篇是真的在讽刺日本的社会,包括60元操纵日本首相说“无话可说”。包括100%的遗产税,包括对外国态度的讽刺,以及对于日本政府内部尾大不掉的不满,还有战后的年轻人的梦想和现实,最最重要的还是这部作品对于neet,也就是家里蹲的执着。







具体的内容确实不好一一列举,因为这里面确实出现了一些左思想和右思想,而涉及到zz领域就不是我擅长的事情了,我也不想沾边,但是包括老龄化严重,工作困难,啃老等,它确实反映了很多当时日本的现状,这些和身为中国人的我们也不能说毫无关系,从而引起深思。
这就是我把这部作品称为社会学作品的原因,但是在讨论它为什么过于浪漫之前,我们还是先来谈谈男主吧。
首先根据我的理解,男主虽然不是首相的私生子,但是这不代表他从小受过很多苦,其实我们可以看出很多端倪,比如男主拥有所有车辆的驾照,看了无数场电影,谈吐不凡处事不惊,花钱还毫不犹豫,而且十分忧虑国家和国民的未来,通过镜头暗示,我们可以知道,虽然他五岁就被母亲抛弃,但是误以为男主是他私生子的首相,派人或者亲自抚养了他,并且让他接受了精英教育,所以从一开始这就不是什么草根的大谈理想的改变国家的故事,而1号的物部更是这样的典型,一开始就是政界大人物,后来又混迹商界,而游戏发起者的outside也是国家级的企业的财富大亨。
所以你看,那些在这场游戏中,获得了一定成就或者建树的人,甚至游戏的发起者,他们不是平民,而是本来就高高在上的人们。不过他们采用的方式完全不同罢了。
才藏对于过去的常识的失败感到遗憾,想托付给别人,物部是个完全的现实主义者,他不相信政府和国民,想要将国民彻底管理,而泷泽不同,就像juiz所说,他和物部,一个是彻底的现实主义者,一个是彻底的浪漫主义者,泷泽过于浪漫了,所以他的拯救方式有些过于抽象和理想,揽下所有的罪行,将矛盾的箭头都指向自己,然后通过接近威胁方式,对这个国家和人民提出诉求,不是像才藏他们那样改变国家,而是不放弃任何人,要求每个国民改变自己,从这个方面入手让这个国家更美好。



可行性?认真考虑你就输了,动漫的最后也说了,大人物们有的一开始听了他的意见,但是并没有老老实实执行到最后,虽然对于家里蹲们来说,他们确实改变了自己,但是这样对于国家整体来说还是微不足道。
好了,分析完人物,我们可以来讨论这部作品为什么浪漫?因为它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都过于理想化从而显得不可能,不真实。包括男主经常用的自爆,即背黑锅,转移矛盾的方法也是,也是典型的鲁路修系结局,在零之镇魂曲里我们看过到一次,在巨人漫画结尾里我们看到过一次,在春物里我们看到过多次,然而这种方法还是经久不衰,除了设立共同的敌人来转移矛盾,统一对外这种方法确实有效以外,更在于这种行为在动漫里,很中二,很有悲剧英雄的浪漫色彩,谁不曾少年过,谁看到零镇那样的结局时不曾向往过成为那样悲剧而又充满浪漫色彩的英雄?这就是这部作品的基调,用浪漫主义的解决办法,完全满足观众的中二欲,不要求实际能解决问题,即使放在动漫里也有不小的漏洞,但是起码它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并且教会了我们去相信那种美好和浪漫。
你说,我已经长大了,不信这种浪漫了,那也没有办法,总得有人相信这种浪漫。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社会变得没有人相信这种傻得冒泡的空谈和理想,那才是这个民族病了,需要有英雄拯救这个国家的时候。
所以,即使很傻,也不要完全丢掉愿意去相信美好和浪漫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