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教训0006】天子亲征——周室到底能不能打?
之前说过
郑齐鲁宋卫蔡在中原开片儿
诸侯国很快就知道是郑庄公假传王命伐宋
整个中原都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事情传到洛阳
周桓王越想越气
这天下
究竟你是主
还是我是主?
于是他任命虢公执政
悉数取代郑伯
并决定召集陈蔡卫三国
亲自发兵讨伐
以振朝纲。
虢公是个明白人
他表示
如今周室衰弱
能不折腾就不折腾
要是开了天子和诸侯作战的口子
那之后必然后患无穷。
他的逻辑很明白
有的事情就不能开先例
如果有了第一次
那必然就会在有第二次。
但周桓王想的是:郑庄公冒用天子名义征讨都能胜利
我这个真的天子征讨难道还能败?
再加上自己有陈蔡卫三大国压阵
何愁大业不成?
而且中原诸侯悉数郑党
再不敲打
那自己可就真的是洛阳吉祥物了
古话道先下手为强
今日就要将郑国进行正义的制裁!
虢公劝不住
也就不再相劝
周桓王便出师讨伐了
果然
所有诸侯都立刻关注这件事
他们都在想:周室还能不能支楞起来了?
消息传到郑国
郑庄公听说了联军将至
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周天子下来战书
约我等明日决战
如何对敌?
要说打诸侯
自然是积极踊跃
但一听说是和天子交战
一个个都打退堂鼓。
古代讲究君父
意思就是国君如同父亲
跟国君交战好比对父亲动武
这不是打不打得过的问题
而是动手了就会被说不孝不忠不配为人
放古代就是社死
因为没人愿意和这种人有瓜葛。
而且
有的事不上称不足四两
可上了称一千斤都打不住
礼数问题会成一个大借口
而诸侯们可能用为天子伐罪的名义
实则为了郑国的土地
没完没了的打郑国
就算郑国能打
一个国能锤几颗钉?
和天子作战这个就是捅马蜂窝
可以不守规矩
但不能带头干这个……
祭足看大家都不说话
只好硬着头皮出了一个主意:
「遣使谢罪。」
郑庄公都气笑了
三世勤王之功竟然被夺朝政
现在又出兵讨伐
我还得向洛阳小儿谢罪?笑话!!
看着郑庄公面色不善
一旁的高渠弥立刻猜到了庄公是要动武
主战派立刻就站了上风
赶紧说出谍报
根据探查
这次是周陈卫蔡四国联军
虢公林父将右军
率领蔡、卫之兵;
使周公黑肩将左军
率领陈兵;
桓王自统大兵为中军
左右策应。
几路大军浩浩荡荡的向郑国杀来。
要是从桓王的角度看
四国打一国
优势在我
可是他那三个盟友
在春秋时代完全就是气氛组。
更何况陈国还在动乱
因为是天子号召
硬挺着来了。
陈国动乱的消息自然也是传到了郑国
所以郑国也分为三军
逻辑也简单
先打陈国
然后是蔡卫
最后是中央军
经过来回试探后
最后双方在繻葛相遇。
这边的郑国准备好了
那边的联军还在讨论
桓王非要上前线
众臣也劝不下来
他表示:莫非朕不知兵吗?两军阵前
寡人只需一席话语
管教郑伯拱手来降
郑兵……不好意思
串到三国了「配上诸葛亮的头像」
大家也劝不下来
就随他去了
反正江山都是大周的
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
第二天桓王上阵开腔
结果郑国营寨紧闭
也不回话
联军就在门口干瞪眼
直到下午
桓王在犹豫是不是明天来时
郑国营寨右门突然大开
二话不说
就奔联军左军。
陈国军队直接一个向后进攻
转进如风
一眨眼就没影了
接敌而逃
可谓上勇。
周桓王还没等督军
郑国又是一路杀出
卫蔡联军一溃千里
就剩下了中央军。
这时候郑国中军也出来了
周桓王这才看到郑庄公
双方连忙飙了一遍垃圾话。
周桓王指责郑庄公不守礼法
假命伐宋什么的
郑庄公就回怼我以为你贵为天子
来到两军阵前
必有高论
然后一摆手
大军三路就夹击联军的中央军。
周桓王见形势不对
连忙撤军
就在天子倒霉到极致的时刻
竟然一时间非酋附体
一支箭射的精巧
正好命中周桓王的肩膀
「啊呀!我中箭啦!我中箭啦!」
周桓王又不是姜小白或者刘邦
看着肩膀上的血噌噌蹿
舞了嚎疯的在战车上大呼小叫
立刻就引来众人的注目。
这下好了
原本就浮动的军心立刻崩盘
这一箭在军事地位不高
但是政治地位可高的要命
不知这一箭和萨拉热窝的一枪比如何
这就是春秋著名的繻葛之战
堂堂天子被诸侯国打败
不
给天子留条底裤
应该说「南狩不胜」
毕竟天子的事
能叫输吗
南狩
南狩!
也可以说
周天子社死了
但没射死
战争打完了
郑庄公听说天子中箭
真是吓了一大跳
连忙派祭足到了周天子军营劳军
其实就是来看看天子到底死没死
看到天子还有气
也就放下心来
毕竟受伤和弑君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周桓王还想过烧了祭足泄愤
但是被劝了下来
其实老祭要是死在这
对于郑国和周国可能也不错
祭足可是从政六十多年
大半时间都类似宰相
我之后会说他后半生在干什么
南狩不胜后
回到洛阳
周桓王便打算传檄四方
共讨郑国
但这一次
大臣们是直接劝他熄火了
召集天下诸侯干什么
告诉郑国打赢了
这不是自彰其短吗?
陛下想想
连郑国都打不赢
谁还会为你卖命?
咱争取这个事冷处理
知道的人还会少点。
中了箭后的周桓王这此听劝了
从此以后
一直到死
周桓王都没有提过郑国。
虽然郑国赢了
但是只要走到郑周交战这一步
双方都输了
不打的话
周天子的虎皮或许能多披几年
郑周同力
天子的日子还有过
比方郑国披周天子虎皮伐宋时
周围的国家是真知道自己打不过周郑合力的
而且天子还有大义的名头
再比方说
在这个时间点前后
郑国还用邬刘蒍邗等地
换到了周室河北之地
虽然周室控制不了这些地方
但是名义上还是周室的
只要周室开口
这个合法好处才能得到
郑国领土也是在这个时期到了最大
也就用了三代人的功夫
现在好了
双方都输了
我之所以在大篇幅的讲郑国
是因为春秋的历史繁琐
但只要过了齐桓公时代
春秋主要矛盾就是晋楚争霸
郑国挨打
郑国为主角的集数快结束了
再总结一下郑周两国
从地理上讲
他们都在中原
从血缘上讲
郑国祖先是宣王兄弟
关系是最近的
双方闹掰的第二年
楚武王就称王了
和这场战争的失败还是有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