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逆向小试】在饮食、睡眠、见众生上哪些坑不要踩~

2023-10-16 11:28 作者:八戒自由自在  | 我要投稿

学了芒格的视频后,我决定原则清单先搞几个出来,草稿版的也行,但必须要有了

其实这个事情在心里想过几次了,但是可能是完美主义,还有点畏难,于是不想搞

但就从现在开始吧~放生活板块QAQ

从最简单的饮食开始吧

原则清单是达成目标的checklist,也可以是做事流程指导,也可以是检查决策有没有违背什么原则

试试逆向思维法,饮食上有哪些坑不能踩

第一个就是容易吃撑,好吃的就会忍不住多吃,不好吃的就出去再买好吃的,然后也容易撑,但晚上绝对不能过饱,导致睡不好真的是非常坑,胃也会很难受,中午其实也会影响午睡

第二个就是自己口味真的很重,重油重糖的零食比如月饼、饼干、蛋糕、双皮奶都上火,喜欢的小吃也都是上火的,比如芝麻酱、炒、烤、煎、卤这些,每天要自控其实很难,在炎症爆发前其实很多潜伏了,一旦炎症就会拖很多天,还会并发,中间又忍不住,就还是会去吃,身体问题就反反复复

第三个就是自己的戒糖问题,在今年前其实都控制的很好的,但今年的确是放水了,其实真的要规矩定下来,否则凭感觉的话,是没有度量的

自己胃不好,但又低血糖,晚上吃少了,半夜饿醒低血糖泛了也很麻烦

所以真的是很难伺候了

所以吃的原则清单是什么呢?如何应对一些异常情况呢

住处备的吃食应该是哪些,隔多长时间可以给自己奖励,住处的吃食零食,主要预备不方便外出买吃的的时候,比如半夜和早上,那就是低油低糖的,米线或者八珍糕之类的,每次姨妈期给自己奖励吧,别的时候都走无油无糖路线。。。。

先列一下异常情况,一种是有段时间不饿,或者有段时间总是饿

能自控的时候都不异常,不能自控的时候就会有问题了。。。哪些情况会失控呢,心情不好和心情很好的时候,所以,情绪、心情这很重要

所以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状态,第一重要的睡眠,其实彼此息息相关

所以,原则清单针对吃,甚至针对睡,都片面了

如何生活的更好呢,要最差的状态也能及格的表现,倦怠期也能和自己相处的状态

有两件事是让我明白,真的,倦怠期最重要,而不是看喜欢的时候多喜欢

第一个就是嗑JamFilm,真的嗑多了感觉泰圈实在是。。。体面感略差,但是因为了解他们俩的为人,勤奋、努力、责任感,而且都很有思想,持续学习,基本盘在那里,所以倦怠期也不会不喜欢他们,只是不去关注什么最新合体物料什么的,还是去看正规的活动和采访就好了

第二个就是玩淘宝游戏,刚开始兴头上的时候,真的啥细节都看,现在就日常打卡一样的完成任务,所以呢,兴头上的状态还是平淡视之好了,现在也。。。经历够多了,选择的时候,还是不要看状态好的时候的情形,而是想着,状态最差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所以我现在才有点明白,很多话说,选对象的时候,不要看他喜欢你的时候是什么样,而要看人品,不喜欢的时候如何相处才更重要,谁要一辈子在追寻什么爱情啊,年龄就是会有成熟度的变化,到年纪大了的时候,什么情情爱爱的心就会淡了,看重的是每天的生活本身了

一件事能不能坚持,不要看动力大小,而要看阻力大小,在自己状态很差的时候能不能做,比如瑜伽和散步,我状态再差也能每天坚持,那就是自己的运动项目了

还有上班,真的是要自己状态很差的时候也能坚持的才行,能安然度过调整期

感觉已经很久没有状态很差了,已经有很长时间自律性都还行的,昨天真的是失误了,连续看了一整天的小说,整个精气神都耗费光了——之前参展几天都没这么累。。。

还好最近两个月调整睡眠,养了养,但是这两天还是多睡睡——好处是现在晚上也觉得睡觉最划算,不会去动晚上的时间。。。就是睡到半夜会醒这个,好像昨晚吃的比较多,喝水比较少,一夜睡到天亮,说不定可以参考

那就正好说说睡眠吧

最主要的还是思绪问题,一直在想办法,最近被芒格访谈里的慈善说,让自己决心恢复以前捐款的习惯,然后慢慢的,有了一个新方法,但凡担忧的、感恩的、自责的时候,都去捐一笔,这样就好像——上达天听?^_^总之,好像有个地方承载了,比跟小伙伴叨叨是不一样的,那是个形而上的地方,而不是给小伙伴倾诉,那是一个有希望的地方——宇宙链接?反正,在自己有思绪又无法处理的时候,就这么办

芒格说的是,降低期望值,这会非常幸福,我之前的方法就是,清醒的处理掉实现不了的意志,现在,就像捐款那样,把自己的意志送去那个形而上的地方,获取力量

^_^现在就有一个烦恼要处理掉,去捐一笔吧^_^

睡眠的具体问题,温度,很重要,饮食问题,喝水问题

思绪问题吧,就睡前要处理所有挂碍,就用捐款法吧,初期的时候问题会很多,这半年都会很不容易,毕竟是在逆水行舟,刚开始的阶段

所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不给自己增加什么负担,不是不想背负,而是理智说,这对于人生的前行并没有帮助,最大的帮助就是好好睡,好好养

没有什么是一天两天能起什么大作用的,就是一点点的积累,一点点的领悟和成长积累起来到质变的阶段,而且,在前行的过程中,总是在反复,在盘旋

这就是现实规律,要接纳

然后就是见众生方面,这个感觉会有真正的原则清单出来

哪些坑不要踩

其实现在经常要劝自己忍住,并不是说别人会不会介意,最重要的是,自己会介意,因为有些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自己是真的做不到的,比如亲眷友好,做人最好八面玲珑,比如要能吃苦耐劳,这些都已经和解了,但,但凡是要个人提升内在层次,对自己内在要求的这些,我是必定要做到的

1)不要随便说自己的意见,是基于目标、对他人的了解,内心觉得自己的意见更好才会提,这是自己的角度,但在他人的角度,他也是这样想的,凭什么在他人的事情上自己的意见要更好?理性的分析这也不可能,自己学了那么久的人性,还是应该要做到的

多听少说,其实是多观察多了解,话不在多,要能说到点子上才行,不要彰显存在感,这会很。。。没有质感,会比较low。。。。以前呢,都不知道层次这些,现在知道了,就要知行合一

2)在他人说教的时候,不要应激,自己其实是知道自己的问题的,他人说的对的地方,那就应下,争什么自恋高位对错好坏都是虚的,实际的要完成目标,别人能把问题说出来,那就要让他的存在感存在,这有利于见众生

如果是工作中必须相处的场景,那就自己消化,如果是生活中的场景,那不认可这个人下次可以不主动联系,但没得选下遇到的场景,就把存在感给对方——这是一个习惯的养成

自己要怎么解决具体的问题,这的确是具体分析,或者有人真的来问什么事情怎么办,这也是要具体情境具体分析,但是,有些事情是关乎习惯的,比如面对说教不应激,把存在感让出去

3)不要评价,这一条是很难的,怎么样区分自己是评价还是在客观表达

有一个很能记很久的例子,就是关于广交会,说广交会是老外参加,其实我对了解广交会没有兴趣,同事说广交会找留学生带就能进去,自己进不去,当时自己就说,怎么感觉广交会有点崇洋媚外,领导就说,广交会是中国人找外国客户的地方,如果中国人可以参加,那就会是国内交易场所了

所以,当主观评论一件事情的时候,要知道其本质层,背景,经过等等,而且自己最好是有经历经验——就是自己有实践的,因为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分享假设的看法——因为需要验证

还是那句话,不要通过言语彰显存在感,彰显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交友,最好就是看对方需要什么,感兴趣是什么,是不是跟自己真正契合,否则,花费了很多口水,自己叨叨叨,也不会有什么收获

现在已经不像从前了,总喜欢叨叨叨,现在讲话都觉得是一个付出了,很多事情其实没想清楚,说话也不能彰显自己的,真正叨叨也有更合拍的小伙伴^_^

感觉好像都是很古老的道理啊。。。但是自己现在能懂得这些道理了,真的能实践了,也是一种成长进步了啊^_^

继续加油!

实践真的很好玩!!

over~

【逆向小试】在饮食、睡眠、见众生上哪些坑不要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