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神棍、神机、神曲——《重神机潘多拉》监督河森正治的开疆之路

2018-03-29 18:29 作者:不动的ACG大图书馆  | 我要投稿

动画区 编辑专栏


从“变形”的河森到“神棍”的河森,

这是关于一代奇才如何变成怪咖的故事。 

  • 本期专栏不涉及任何剧透,但必要的作品背景介绍和画面不在此列 。

       1984年,一部有关战争与爱情的剧场版动画《超时空要塞:可曾记得爱》在上映后掀起了一阵爆发性的社会热潮;

       1995年,《MACROSS》系列第二部TV动画《MACROSS 7》塑造了SF动画史上第一位男歌手兼机器人驾驶员的形象;

       2002年,《MACROSS》系列前传OVA动画《MACROSS Zero》在完结后荣获了2004年“东京国际动画博览会” OVA部门优秀作品赏;

       2005年,以神话为主题的TV动画《创圣的大天使》创造了“通过合体提升作战能力”的机器人动画新形式;

       2008年,《MACROSS》系列第三部TV动画将《MACROSS Frontier》将系列的三要素“可变形战机”、“三角关系”和“偶像歌姬”演绎到了极致,并留下了众多经典曲目;

       2018年3月29日,一部名为《重神机潘多拉》的新番在B站先行放送,截至2018年4月4日已经播出了两话,讲述人类在不远的未来,面对威胁自身存在的特异进化生物如何战斗并生存下去的故事。作为一部原创SF动画,本作从原作、总监督到机械设计均为同一人担当,这到底是怎样一个奇人才能够胜任?

TV动画《重神机潘多拉》海报

       TV动画《重神机潘多拉》连载中,点击观看

       本期专栏,我们就来聊聊《重神机潘多拉》的总监督——河森正治


河森正治(かわもり しょうじ)

       动画监督,脚本家,机械设计师。1960年出生于日本富山县,1963年移居横滨市,1978年考上庆应义塾大学,同年加入以SF美术著称的Studio Nue(スタジオぬえ)公司,从此开始了动画生涯。1982年凭借为《超时空要塞 MACROSS》设计的可变形战斗机VF-1一举成名,而后在1984年的剧场版动画《超时空要塞:可曾记得爱》中首次担当监督。2003年起兼任SATELIGHT公司的取缔役一职,此后接连创作、监督了《创圣的大天使》、《超时空要塞Frontier》等SF动画史上的传奇作品。

河森正治


机械设计师:天才创造者的塑成

       河森最初参与动画制作,是从1978年为动画《斗将大武士》设计机器人开始的。当时年仅18岁的河森还在读大学,就开始为Studio Nue公司做帮忙设计的打工。而关于河森是什么时候开始尝试制作东西这件事,还要追溯到他的童年时代。

成为设计师的契机——看到厉害的交通工具就很喜欢

       “我的父亲是机械系的,小的时候就让我看到了很厉害的机械还有交通工具。”河森在自传中提到他第一次听说“设计”这个词,是在看到初代五十铃轿车的时候。“听父亲说,这都意大利人设计的车。”此外在另一次“《MACROSS》系列二十五周年特辑”的采访中,对于自己为作品设计的战斗机,河森表示“我原本就很喜欢飞机,偶尔会有航天展之类的,我就喜欢去看,去摸摸真正的飞机。当时为了看飞上月球的阿波罗火箭的实物,我还去过大阪万国博览会。”

灵感的来源——模型玩具成就了少年时代的感性

       河森在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自己动手做东西,那时父亲给他买了一套“慧鱼创意组合模型”,通过这款玩具,河森对“变形结构” 的设计有了最初的锻炼,时不时地摆弄它,灵感就会涌现。直到后来长大后的河森为《MACROSS》系列设计可变形机体时,仍然会先通过积木玩具来寻找灵感、摸索变形的过程

慧鱼创意组合模型


打开动画大门:科幻美术的冲击

       河森成长的年代是日本动画产业发生重大变革的年代。20世纪70年代初期,《鲁邦三世》的出现成功带动了日本动画向青少年观众的转型,同时也是第一部给河森留下深刻印象的动画作品,就在那时河森开始对动画产生了兴趣。而之后74年播出的《盖塔机器人》 、《宇宙战舰大和号》等SF动画,则对河森后来在动画界大展拳脚起了引导性的影响。初中毕业后,河森去拜访了负责《宇宙战舰大和号》机械设计的Studio Nue公司,被专业的机械设计师的绘画作品所感染,从那时起河森就渴望有朝一日能加入这家公司。

《宇宙战舰大和号》

       进入高中后,河森结识了许多爱好绘画的朋友,其中包括美树本晴彦(插画家,担任了《超时空要塞 MACROSS》的人设)、细野不二彦(漫画家,曾在第41届小学馆漫画赏中获奖)和大野木宽(脚本家,参与了《超时空要塞 MACROSS》脚本工作)。高中毕业前夕,河森与美树本、细野共同创作完成了一本同人志《最终战士》,这其中就包含可变形战斗机、歌唱的美少女这些在后来的《超时空要塞 MACROSS》中有所体现的元素。

《最终战士》


一战成名:《超时空要塞MACROSS》

       河森自18岁加入Studio Nue以来,就在前辈宫武一贵的带领下参与过诸多SF动画的机械设计,如《斗将大武士》、《斗士高迪安》、《黄金战士》等。到了20岁时,河森接受了与前辈宫武一起完善《超时空要塞 MACROSS》企划案的重任。受到此前大热的SF动画(如机器人动画《高达》系列和战舰动画《宇宙战舰大和号》等)的影响,外加从小就磨练的动手设计能力,河森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F-14为参考,设计出了SF动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可变形战斗机VF-1;另外河森还叫来了美树本等人加入到了《超时空要塞MACROSS》的创作中去,给作品带来了更多创意,例如让作品的女主角林明美走歌星的路线就是美树本的想法。

战斗机VF-1手稿

       《超时空要塞 MACROSS》在播出后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和社会反响,完结同期,剧场版《超时空要塞:可曾记得爱》便投入了制作,而河森也在此次剧场版中被提拔为共同监督。作为河森担当监督的处女作品,该部剧场版在1984年上映后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一首《可曾记得爱》更是成为了《MACROSS》系列史上被传唱至今的经典,河森正治这个名字因此被广大动画爱好者所熟知。

《超时空要塞 MACROSS》


神棍降临的前夕:旅行激发创作灵感

因为想取材,所以才创作

       《超时空要塞:可曾记得爱》上映后的第二年,河森便踏上了漫长的取材之旅。“旅行取材是在作品创作过程中不可欠缺的一个环节,比起为了既定的作品而进行取材,通过取材这件事情本身更能获得强烈的体验。”

       1985年,河森来到了中国,这是河森第一次独自到海外旅行。从北京到内蒙古,再到云南,河森在中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冲击,在来自不同少数民族的人民身上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美妙之处。河森初次到访内蒙古时,找来了当地一位会说日语的游牧人民做向导,通过接触,河森发现这位内蒙人的日语竟然是自学的,且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到达了可以通读日本古事记的程度。河森震惊地不知该如何表达,便将这份敬佩之情完好地保留在了心中。

       此前的河森一直生活在发达的技术带来的影响下,当他第一次来到没有电视、没有汽车的云南乡村时,就被孩子们清澈的目光深深震撼,那是河森见过的人类作为一种生命最原始、最纯粹的模样。“技术的进步对世界来说固然是幸运的,但如果没有这些技术的话,孩子们又会如何生活下去呢?”从那时起,河森就一直在探讨现代科技与原始生态之间的矛盾,这在后来的《天空之艾斯嘉科尼》、《MACROSS Zero》等一系列作品中均有所体现。

河森在云南旅行时拍摄的照片

挖掘人类原始的可能性

       1986年,河森来到印度,再次感受到了文化的多样性。在取材的过程中,河森拜访了形形色色的人,这其中就包含习武的高手,他们各自身怀绝技,具有远超常人的感官能力。也就是那个时候,河森推敲出人类身上原本所具有的可能性,在没有现代技术的远古时代,也许人类只有靠这种超凡的能力才可以生存下去;而生活在现代的人类,安逸于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中,作为一种生物的本能也随之钝化了。河森对人的“无限的潜力和个性”的想象,在《创圣的大天使》系列中得到了空前的发挥。

       20世纪末,河森为了寻找新企划的灵感再次踏上了取材的旅途,这次他又去了亚洲的泰国、老挝等地。通过这十几年来断断续续的取材经历,河森对人类、对自然、对社会的认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不再是那个只知道科学真实性的机械设计师,而是作为一个文明进化的观察者,产生了对自然原始生命力最崇高的敬仰,开发了对人类精神意识力无穷尽的探索,并把这些直观的感受以及对民俗和神话的理解逐渐在日后的创作中逐渐表达出来。河森深知,自己的这些想象中的世界也许永远不会到来,但它确实具有存在的可能性。

河森在大自然中寻找作品的灵感


神棍降临的时代:从善战到反战,从科幻到奇幻

“怎么可以破坏自然做肥皂?”——灌输环保理念的《地球少女》

       自《MACROSS》系列的成功以来,河森一直在尝试表达不同的主题,经过了1996年的文艺小品《贤治之春》,到2001年的环保大片《地球少女》,河森完成了从硬核到神棍的转型,其在《地球少女》中所传达的过于强烈的环保意识,被观众解读为“对工业发展的谴责”,「神棍」的称号由此而来。“阳光透过森林,洒落了星星点点的光斑,我想把这美轮美奂的场景记录下来。”这是河森在取材过程中见过的景象,也是他制作《地球少女》的初衷。

       “如果我再继续制作《地球少女》这样的动画下去的话,恐怕就找不到投资商了。”河森自己也深刻地意识到了“商业化”对于动画的重要性,于是在接下来的作品中融入了许多讨巧的要素,然而其独特的“神棍风”却不断发扬光大,越来越具有标志性。

《地球少女》

民俗?神话?反战?——《MACROSS》系列史上最神棍的一章

       按照发生的时间线来说,2002年开始发售的《MACROSS Zero》所讲述的故事是系列中最早的,在这一部故事当中《MACROSS》的世界观里首次出现了神话要素「鸟人」(当然从设定上来说「鸟人」也是宇宙文明进化的产物),最初的灵感来自于河森在泰国的一个钟乳洞里看到的鸟人壁画。“取到什么样的材。就做什么样的动画”一直是河森的的制作理念,而动画中对岛上“淳朴民风”和 “鱼人”概念的构想则是在河森先前到中国取材时就已经形成了。2001年,美国发生了震骇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在这一事件的冲击下,作品的主题方向—— “反战”便确立了,而宗教、神话类的要素在现实当中也确实能对人的行为思想产生约束作用,运用到故事中顺理成章。

       《MACROSS Zero》中普遍被认为最“神棍”的情节,其实是对“人类潜能”的放大。自亚洲之旅后,河森一直在作品中强调人的作用,在《MACROSS Zero》中即以“人的声音可飞石走砾、人的意识可撼天动地”的夸张形式来表现的。

《MACROSS Zero》

合体机器人动画?合体动画!——《创圣的大天使》的诞生

       在《创圣的大天使》企划之初,河森还是将机器人的部分以传统的科学目光去考量的,想通过“三机合体变形”的形式,创造出具有海陆通用特点的救援机器。“三机合体变形”这一机器人形态最早出现于1974年播出的《盖塔机器人》。然而从科学的角度,不管如何尝试,总会有说不通的地方,于是想到通过“神话”的形式使机器人「Aquarion」成立。

       既然已经加入了神话要素,那么「Aquarion」就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而已。想到在印度取材时遇到的具有超凡感官能力的习武之人,河森脑海中产生一个奇特的构想:把「Aquarion」改造为人类潜能的增幅装置,使《创圣的大天使》有别于常规的通过“武器强化”来提升力量的SF动画,将人类自身的感官性能作为力量的核心,通过“合体”的方式使角色的感官能力得到共享,颇有种“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的韵味。


《创圣的大天使》系列第二部TV动画《创圣的大天使EVOL》中主角合体后


不只是《MACROSS》系列之父:致力于呈现不一样的动画

       作为一个动画创作者,河森的追求便是不断探索新奇的事物,他最担心的就是给观众带来重复的体验,因此他曾亲手扼杀了许多还在企划中却不幸撞车的作品。即便是同一个系列,河森也在尽可能地去创造不同的故事。

《MACROSS》系列第二部TV动画《MACROSS 7》中,河森创造了一个不会打架的男歌手形象
《MACROSS》系列第三部TV动画《MACROSS Frontier》中,河森原本打算使用区别第一部的“两男一女”的新三角关系,最终在吉野弘幸(《MACROSS Frontier》的系列构成)的坚持下才使用了两个女主角,但仍然保留了男二号——布雷拉这个角色。
2009年的《BASQUASH!》中,使用了“驾驶机器人打街头篮球”这一奇特的想法。

 

河森正治参与主要作品年表

1982-TV动画《超时空要塞 MACROSS》 原作/演出/机械设计

1984-剧场版《超时空要塞:可曾记得爱》 原作/监督/系列构成/机械设计

1989-剧场版《机动警察》1~3机械设计

1991-TV动画《高智能方程式赛车》 机械设计

1991-OVA《机动战士高达0083:星辰的回忆》 机械设计

1994-OVA《MACROSS Plus》 原作/监督/机械设计/故事板

1995-剧场版《MACROSS Plus》 原作/总监督/机械设计

1995-TV动画《MACROSS 7》 原作/机械设计/监修

1995-剧场版《MACROSS 7:银河在呼唤我》 原作/机械设计/监修

1995-剧场版《攻壳机动队》机械设计

1996-TV动画《贤治之春》 监督/脚本/故事板

1996-TV动画《天空之艾斯嘉科尼》 原作

1997-OVA《MACROSS Dynamite 7》 原作/系列构成/机械设计

1998-TV动画《星方武侠》 设计协力

2001-TV动画《地球防卫家族》 原作/系列构成

2001-TV动画《地球少女》 原作/监督/系列构成/脚本

2002-OVA《Macross Zero》 原作/监督/机械设计

2005-TV动画《创圣的大天使》 原作/监督/系列构成/机械设计

2005-TV动画《交响诗篇》机械设计

2007-TV动画《星界死者之书》机械设计

2008-TV动画《MACROSS F》 原作/总监督/系列构成/机械设计

2009-剧场版《MACROSS F ~虚空歌姬~》 原作/监督/系列构成/机械设计

2011-剧场版《MACROSS F ~恋离飞翼~》 原作/监督/系列构成/机械设计

2009-TV动画《BASQUASH!》 原作/项目主管

2009-TV动画《动物侦探奇鲁米》 原案

2012-TV动画《创圣的大天使EVOL》 原作/总监督/机械设计

2012-TV动画《AKB0048》 原作/总监督

2014-TV动画《愚者信长》 原作/系列构成/机械设计

2014-TV动画《M3~黑钢~》机械设计

2015-TV动画《创圣的大天使 LOGOS》原作

2016-TV动画《超时空要塞Δ》原作/总监督/机械设计


       话又说回今年的四月新番《重神机潘多拉》,河森正治时隔三十年再次于2015年来到中国取材,这三十年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给河森带来的冲击正是此次创作的源泉。那股变化的力量、发展的势头,让河森再次意识到人类正处在一个巨变的时代,他不由得回想起三十年前在中国所到过的一处景象:昔日的盛世皇朝,弹指一挥间,便成了眼前的荒漠;人类现在所处的时代,未来是否也会变成眼前这番景象?也许当时河森脑海中浮现的场景,就是这次作品中量子反应堆事故后的翔龙废墟。

《重神机潘多拉》PV中的画面

       今年四月,除了河森正治的新作《重神机潘多拉》放送以外,也正值《MACROSS Frontier》开播十周年。我们特别制作了《MACROSS Frontier》十周年纪念特辑,点击这里进入。

 当机甲遇上偶像,便是崭新的宇宙。

参考文献:

河森正治著《河森正治 ビジョンクリエイターの視点》

文:常长ll

责编:终路之零


神棍、神机、神曲——《重神机潘多拉》监督河森正治的开疆之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