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SUN字幕组未来的一点尝试&对抗性试验
窗外雷鸣交加,时间也即将进入三点,思来想去也决定还是把这个机翻企划拎出来重新再做一次。
虽然这个事情做下来相当的吃力费时且不讨好,甚至会得罪绝大部分的观众们。
但我觉得是时候去得罪一批观众了,不仅仅是一场较量,更是一场生动的课。
起初只是一句看似不起眼的一句话,“有没有可能大家机翻都能看”

毕竟机翻实在是相当的强大,得益于计算机神经网络的处理性能,甚至能达成离线状态下还能依赖本地词典来完成大部分的翻译工作。人们沉迷于快速出文本,而精确度又能凑合,脑补一下就能补齐剧情的快感,仿佛人工翻译的步骤就是不必要的。

平日里老妈会问我:“今晚打算吃什么”以前我会说:“随便做就好”
但实际上做了一碟加了很多醋的饺子,这所谓的“随便做”就会吃不下去。
不参与甚至是少参与的人不仅仅会不了解具体的流程,以为流程是简单的,出结果也是简单的。将所有的流程简单概括为“随便做就好”,但真的“随便做”出来,这一批人又要开始掀桌子了。
我说“随便”,今天是60分,但明天是70分。你要是做出来个40分,那你可够“随便”的。
翻译的流程,抛去语言功底上的问题,中文/日文的理解程度,生活阅历,实际上每一句话都大有学问。将日文翻译成译文,甚至将译文本土化变成国语,只要肯钻研,一句话怎么翻译都琢磨不完。

其实这一段视频只有5句话,5年了都没有交出自己满意的答案。

而机翻的流程一般来说就是会拿库去匹配,以相似度程度高的文本优先配成句子。简单讲话的文本还好,文本稍显复杂,讲点JK语,甚至不需要JK语,机翻就会完全露出马脚。这就是有些人用机翻去中译日,一眼就可以看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讲的不是人话。
但日翻中的话,讲人话的比例会稍上升一些,但不够人性化。句式稍微倒装一下,省略掉一些东西,轻则句子陷入混乱,重则上下文狗屁不通。而如果全篇上下日本人讲话都是这里省略点东西,那里来点JK语,那整个机翻文本就不用看了。
奇奇怪怪的方言,各种乱七八糟的梗,以及全部写成片假名,但不知道是什么鬼外语拼成的缩写,足以将机翻打个稀巴烂。而事实上日本人就是这样讲话的,所以必须得人去翻译,甚至要参与校对,通过不断地改错来提高文本的质量。

所以其实团队之中,日语最好的那一批人一般会做校对的岗位,翻译的要求反倒一般不会很苛刻。因为翻译出错了还得靠校对来改,校对都发现不了问题,那稿件就会开始出现问题。
而一旦STAFF松懈,稿件就会陷入随便就行的状态。整个团队的产出速度都能高上几倍,不仅仅缓解制作压力,还能让本身背负的责任感再轻不少,只不过苦的就是那些真正喜欢的爱好者了。
毕竟我是真的懂日语,观众看不懂光我屁事。做稿件不轻松,但不做稿件一定很轻松。

主厨认真琢磨料理该如何精进,但食客说:“有没有可能我们预制菜也能吃得下去”
字幕组认真做事是为了不糊弄观众,而不是享受这种被人当免费牛马使用的快感。
各位字幕组成员,做事认真,本分明确,目前没有收过一分钱,没有人真喊过一句累和做不出来,更不亏欠与各位观众们。
那么既然这句“有没有可能大家机翻都能看”都已经说出了口。
那我也会相应的让这些人尝尝预制菜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