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四柱推命(一):八字发展简史及排法

2020-08-28 10:11 作者:小小的垠  | 我要投稿

八字发展简史

参考书目:陆致极《命运的求索》

一.孕育阶段

1.隋代•萧吉《五行大义》

汇总了先秦到隋代的五行学说,并基本明确了天干和地支合、冲、刑、害、会和四时旺衰的规则。

 

2.唐代•吕才《叙禄命》

第一次尝试以年柱为核心,使用纳音、神煞、合冲刑会规则去验证五位君王的生平

 


二.形成阶段

1.唐代•李虚中《命书》

李虚中参考五星术(七政四余,代表作《果老星宗》),提出八字的第一个理论模型。和今天不同的是,该模型是以年支为核心,加入胎柱实际上是五柱,这条古法路基本止于明代《兰台妙选》。

《命书》第一次提出“五行喜 刚柔得中”,将五行中和平衡列为一种优选标准。

 

2.北宋•徐子平与徐大升《渊海子平》

徐子平提出了另一种以日干为核心的四柱八字模型,将五行生克制化理论的重要性提高到纳音之上,并加入六亲十神天干的十二长生理论,提出命局-大运-流年作用方式(命局为本),宽泛确立了取格局、定强弱的标准。由其徒孙徐大升整理汇总为《渊海子平》一书传世。

后人称为子平法,是如今主流八字理论的源头。受限于文化水平,诗诀多有表达不清之处。

此后在代,万明英《三命通会》一书再次对子平法进行了详细总结(说人话),包括以天干对应天文、地支对应地理,五行应谐和中庸、过犹不及,天干相合、地支合冲等。

到了近代,李峰再次整理、全面评价《渊海子平》


 


三.深化阶段

1.明代•张楠《神峰通考》:病药说

2.明代•陈素庵《命理约言》:生克扶抑说和体用说(从格)

3.清代•沈孝瞻《子平真诠》

格局论(上层富贵)

4.(宋•京图,可能为托名)

明代•刘基《滴天髓阐微》

(清代•任铁樵 注)

形象论(底层旺衰)

5.清代•余春台 整理《穷通宝鉴》:

调候论  ,也就是要形成寒暖燥湿平衡,比如

1)冬天(亥、子、丑月)(日干)木凋、土冻、金冷

2)春天(寅、卯、辰月)土虚



四.现代阶段

1.清末民国•袁树珊《命理探源》:全新总结

1)从命谱到用神

2)参考其他因素:

时间地点,山川风水,生时风雨,人情地理,门第世德

3)星家十要(行业道德准则):

学问,言语,敦品,劝勉,警励,治生,济贫,节义,戒贪

2.民国•徐乐吾《子平粹言》:取用神法

3.民国•韦千里《命学讲义》:简洁概论



当代其他分支举例:

1.盲派:《渊龙命学》,《段氏理象学》


2.新派:《命理金鉴》

格局旺衰、大运流年作用、六亲中心论




八字排法

1.五虎遁

年上起月:月干=2*年干+月份(mod 10)

日上起时:时干=2*(日干—1)+时支(mod 10)


*区别在于一年从寅3正月始,一日从子1时起


*不存在普适的月上起日法

早在大衍筮法那篇就提到五岁再闰之说法,(年和节气是地球绕太阳公转,月是月球绕地球公转,因此农历实际是阴阳混合历)相差十一天多,大约是五年置闰加两个月,当代更精确,19年置7个闰月,仍有一定偏差,因此月有大小之分(30天、29天)来校正


2.大运之始

1)阳(年干甲丙戊庚壬)男、阴(年干乙丁己辛癸)女顺行至下个节气交节时辰,将差值放大120倍

如:差三天,就是一年,一岁之后起大运

*农历一年360“天”,地球绕公转的椭圆以太阳焦点为中心360度等分,所以走的是角速度,转过一度是一“天”,每“天”时间不等于公历的天(地球自转),一个节气15“天”,实际是十几天不等的

2)阴男、阳女逆行至上个节气交节时辰


3.未交大运以前月柱为大运

之后从月柱往后排大运,也是按阳男阴女顺、阴男阳女逆排


四柱推命(一):八字发展简史及排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