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疆人上春晚是怎样一种体验?

2023-02-20 18:23 作者:我从新疆来官方号  | 我要投稿


春节已经结束,但春晚节目中的一首民族大合唱《家园》让观众们久久不能忘怀。

节目中,56个民族身着盛装,共贺新年,悠扬的旋律至今还萦绕在我们耳畔。

“清清的河水流啊,白云已远走,晴朗的天空照大地,我看太阳升起……”动人的歌声响起,中华大地的美丽画卷就此展开,各民族青年手牵手围成圆圈,共同向祖国送去真挚的祝愿。

那天,你是否和家人一起在电视机前寻找着自己的民族?

你是否欣赏并赞叹着56种民族服饰的视觉盛宴?

你是否为中华各族儿女的同心团结感到骄傲自豪?

这场盛大的节目背后离不开每一位演员的努力付出。

生逢盛世,恰逢盛会,五位来自新疆的少数民族青年有幸参演到这首合唱《家园》中,代表自己的民族站上舞台。

让我们来一起听听他们与兔年春晚的故事。


#01

@阿依达娜·库尔曼别克

哈萨克族


我叫阿依达娜·库尔曼别克,是中央民族大学2021级社会学专业研究生。

我来自新疆克拉玛依,是哈萨克族。

非常荣幸能担任本次《家园》合唱节目的演员之一,能代表自己的民族上春晚。


哈萨克族有着灿烂的民族文化,从小我就跟着家人学习哈萨克语,听闻哈萨克族的传奇人物故事,但小时候我的民族认同感还不是那么强烈,直到上了民大。

在民大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大家打招呼的时候除了会说一些基本的问候语,也一定会问对方是什么民族。

在这种时刻,我的民族身份就成为了我的一个特色,而我也越来越想深入了解哈萨克族的历史文化,并把它介绍给大家。

在这次的春晚节目《家园》中,我作为唯一一位哈萨克族代表,感到非常自豪。

如果我得知的信息没有错误,整场晚会应该只有4位哈萨克族。

除了我、热依扎还有两位给艾热的节目乐器伴奏的老师,一位是弹冬不拉的老师,另一位是弹库布孜的老师,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很激动,没有想到自己成为了这四分之一。

后来我在后台碰到了热依扎,当时很多人都想跟她拍照,我穿着民族服饰站在一旁,用哈萨克语叫了一声“热依扎姐姐”,什么都没有多说。

她听到后说“请让我先跟我本民族的小姑娘拍照”,接着走过来跟我一起自拍。

这件事情到现在我都觉得很不可思议,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本民族同胞之间的关怀。

她那句话是那天晚上除了登上舞台以外,最让我开心的一件事情了,那种心灵上的共鸣和亲切让我非常感动。


对于上春晚这件事,一开始我并没有特别地去宣传,只告诉了我的家人和最好的朋友。

虽然春晚是全国人民都关注的大型晚会,但我想,我只是一个合唱的小演员,而且演员那么多,不一定能给到我镜头。

但是当我们演出完下台的时候,老师跟我说:“你知道吗,你有一个非常大的特写镜头。”

那时我都没有想过会有这样一件事发生在我身上,虽然镜头只有3秒,但对我来说真的很长。

整个镜头从我转头再到微笑才切到大远景,我就觉得真的好幸运!

接着很多人就在微信上私信轰炸我,“我看到你了”“是不是你”,我才发朋友圈。

很多以前的老师同学也都来祝贺我,替我开心。

那一刻我才真正地从之前的感受中跳出来,才发现,原来即便我只是春晚的一个小群众演员,我也会有这样发光的时刻,也还是能被大家看得到的。

我代表了哈萨克族站在舞台上,可能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我是什么民族,也可能有很多了解哈萨克族的同胞,他们都在电视机前看我的直播,那种感觉真的令人很自豪。



#02

@吐玛丽斯·塔西甫拉提

乌孜别克族


我是中央民族大学三年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吐玛丽斯·塔西甫拉提,来自乌鲁木齐,此次在春晚《家园》合唱节目中代表的是乌孜别克族。


我在2022年的冬奥开幕式中参与过传递国旗的环节,当时也会要求身着56个民族的服饰,所以我让爸妈在新疆找到了这套乌孜别克服饰。

这套衣服的耳饰、帽子和裙子都是一套的,都很具有民族特色,春晚的服装导演在后台也一眼认出了我的民族。

这次春晚的活动通知比较紧急,我们学校的老师先在参加过冬奥的学生中发了通知,说需要哪些少数民族。

当时我们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活动,而且我已经回新疆了,但我想乌孜别克族学生其实比较少,老师们再找其他人会很辛苦,我就主动向老师报名。

所以我穿着这套衣服从冬奥走到了春晚。


春晚正式演出前,我们经历了很多次排练,并且前几次的连排也都是带有观众的,所以按理来说,我们已经适应了舞台和演出状态。

但到直播当天,上台前主持人念主持词的时候,我们周围的几位同学和主唱老师都特别紧张,一直给彼此说加油,还帮彼此看看对方的耳饰有没有戴好,头饰有没有戴正。

因为我们好几个少数民族的服饰都是长裙,上台前走楼梯时我们都帮彼此抓着裙尾,搀扶着帽子走上去。

因为我的帽子和耳饰都特别重,帽子下面要扎麻花辫,还要接长的麻花辫,头顶都鼓起来了,帽子一直压着我的头皮,所以上台前我还有点不太舒服,感觉头特别疼。

我们在候场的时候,我也会把帽子摘下来休息一会儿。但是上台后,灯光打下来,就完全顾及不到那些。

我们的导演在上台前跟我们说过:“这是春晚,是中国每年都会举办的最大的一场晚会。你们各民族的同胞都会坐在电视机前找你们。”

这句话当时对我们来说还没有太大感触,但下台后大家发现很多亲朋好友,甚至好几年都没有联系过的发小、同学都会在微信发消息祝贺,加上刚下台的那股劲,再看手机时都有点热泪盈眶。

下场之后看到演出很顺利,大家也都替我们骄傲,就觉得一切都值了。

我觉得参与这次春晚最大的收获就是跟各民族同学相识、相遇、相知。

因为我们常常把56个民族挂在嘴边,但是真的把这56个民族聚到一起其实很困难。

从冬奥到春晚我都和其他55个民族一起演出过,在这两次经历中,和不同民族的同学交朋友,交流彼此的风俗,试戴彼此的民族首饰,感受彼此的文化,我觉得这是很有趣且很难忘的经历。



#03

@光奇倩

俄罗斯族


我是在《家园》中代表俄罗斯族的女孩光奇倩,来自新疆,是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的一名学生。

很高兴能为大家带来精彩的表演,但在这个节目背后我们每一位演员都遇到了不同的困难。

对我来说最困难的一件事就是表情管理。

刚开始排练的时候,我总觉得“笑得好看”很难,总觉得自己笑得很假。

然而指导老师并没有强迫我们必须以某种姿态去表演,而是强调我们只需要流露出自己最真实的情感,保持自己民族最真挚的状态,传达朴实自然的感觉,这大大减缓了我的紧张感,能让我松弛、放松下来。


说到让我觉得特别感动和印象深刻的事,那绝对是有一次彩排的时候,我第一次在台上穿跟很高的鞋,结果在转圈的时候差点摔倒,站在我后面的那个哥哥就赶紧扶了我一下,避免我摔倒。

当时我的内心还是非常紧张的,心想万一摔倒了,整个彩排都会因为我而被破坏,直到现在我也非常感谢那个哥哥。


除了认识一些新的朋友,还有一些伙伴让你觉得很亲切,就像很久之前就认识了一样。

在这次春晚节目的排练中,还记得有一个德昂族的姐姐,她叫李叶,来自云南德宏,我们俩非常聊得来。

她比我大一些,但是我们俩相处起来就像认识了好久一样,特别熟悉。

我很好奇她的民族,在平常生活中甚至从来没有听过这个民族,她跟我说德昂族一般分布在云南地区,也有属于她们的传统节日——浇花节。

浇花节的活动一般是从采花扮龙亭开始。

迎着节日第一天初升的太阳,全村寨子的年轻男人开始砍伐龙竹,把龙竹运到寨子活动广场,寨中长老组织中老年人见龙亭,火字头组织全寨青年男女前往山中采摘鲜花,一路象脚鼓身忙挪身为大家引路,将鲜花采回,插在已建好的龙亭四周,表示敬献佛陀。

在聊天中,我了解到了更多我不知道的知识,感觉到这世界的广阔。

她还跟我介绍过她的家乡德宏,说那里风景秀丽,比起其他商业化的地带,她们那里物价更低,更适合人们去旅游,还邀请我去她们家乡做客。


我觉得这次上春晚最重要的就是收获了一段非常宝贵的友谊,认识了来自56个民族的朋友,他们也给我提供了很多建议,让我觉得自己的眼界提高了很多,也让我对未来的路有一点清晰的认识,我觉得这是非常珍贵的。

人的一生中应该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将中国56个民族聚集在一起,而春晚给了我这样的一个机会。


#04

@叶思里·乌龙巴特

柯尔克孜族


我叫叶思里·乌龙巴特,来自新疆塔城,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文学专业,是本次《家园》中柯尔克孜族的演员代表之一。

我的名字是我姐姐给我起的,其寓意为独一无二,也正如姐姐对我的祈盼,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一直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是2022年冬奥会的送旗手,那是我第一次登上国际化的大舞台,也正是这次冬奥的经历,我对民族文化有了非常深刻的认同感。


我依然记得导员第一次郑重地建议我去参加春晚面试的样子。

当时的选拔要求确认民族身份,我拿着自己的身份证很紧张地去参加了选拔,面试通过后就开始迅速投入到排练。

排练是从去年十月开始一直到过年前夕,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同学因为疫情陆陆续续地停练,但是大家从来都没有放弃,只要恢复健康就立马回到训练中,大家都很重视这次登台。

要说起对《家园》的理解,我认为更多的是热爱。

如歌名本身,家园就是我们56个民族所组成的大家庭,大家共同歌颂祖国、热爱祖国,56个民族手拉手一起维护祖国,在祖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路上,我们每个人都奉献出自已的一点光。


冬奥会与春晚对于我来说,有太多的第一次。

冬奥会让我第一次出现在大众的眼前,春晚则让我第一次在春节这样举国欢庆的日子登上荧幕,还在后台第一次近距离见到了成龙大哥、艾热。

对我来说,如果冬奥是启发式、新奇式的,那么春晚就是迈进式、广延式的。

当我的朋友和家人知道我登上春晚的时候,都替我感到激动,除了可以亲眼看到很多明星,更重要的是因为春晚对中国人的意义非同一般。

在春晚前几天我就给我的父母以及朋友说好了我们节目的表演时间。

当表演完,现场响起掌声时,我心里感到很自豪,很激动。

从演出下来到休息室的走廊上,有人为我们喝彩,也有人和我们击掌,几乎所有人都很兴奋并且对自己表演时的状态很满意,我也是其中之一。

回到休息室后我就拿起手机,亲朋好友的祝贺消息已经发送过来了。

有我出现的镜头截图的,有表示为我自豪的,有说好不容易才找到我的,没想到我上春晚表演节目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

回到学校我们学校的老师也在凌晨迎接了我们,总之那是一个充满喝彩、喜悦、荣耀的夜晚。


我对这次春晚的经历一直都念念不忘,当时上台的时候,我特意录了视频,在春晚结束后,我还在一遍一遍地回味着自己的上台经历。

在下舞台之后,在返回学校的路上,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反复地看着,因为这一段春晚的经历对我来说意义非凡,虽然站在台上的时间很短暂,但那段从排练到演出的经历真的很难忘。

经历了两次大型活动的熏陶,我对自己的民族文学专业也有了更进一步地认识,文学可能并不能带来直接性的金钱价值回报,但是其深层的民族文化、民族认同是金钱不能比拟的,我将会在自己的专业里发光发热,努力地去深入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做一个文化的传播者,让我们的民族文化能够一直传承下去。


#05

@娜迪拉•乃比江

塔塔尔族


我叫娜迪拉•乃比江,来自新疆乌鲁木齐,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是一名塔塔尔族女孩,能在本次央视春晚节目《家园》中代表塔塔尔族出演,我感到无比荣幸与光荣。


▲右一:娜迪拉·乃比江


还记得接到这个通知的时候,我已经放寒假在家了,当得知有这个机会的时候,我内心充满了激动,同时感觉很光荣,觉得这个机会很难得,就立马坐飞机赶回学校。

当我赶过去的时候,排练时间已经算是挺紧张的,跟我们一起排练的朋友都是陆陆续续赶过来的,有些人去的比较早的,我还记得是一月初,大概有四十天的排练时间,我去的时候是一月底,只有二十天的排练时间。

尽管如此,我们每天的排练时间也只需要两个小时左右,这也让我觉得这次的排练过程非常的愉悦和轻松。

我们的排练一般在演播厅进行,有时候也会到学校的体育馆。

去演播厅排练的时候,因为有很多其他节目也要在演播厅排练,所以一般我们都会去的比较早。

在等待的过程中,刚开始大家还不熟悉,都选择自己玩自己的手机,但慢慢地,大家就不自觉地五六人聚成一堆,开始玩起了纸牌游戏,聊起了自己的家乡与风俗,就这样,从彼此陌生变成了一起嬉闹的好朋友。


因为我自小在新疆长大,也因为自己是少数民族,所以平常会经常听到父母长辈说民族团结,在小区街坊经常看到民族一家亲的标语,那时候其实内心都没有太大的感触与体会,真正让我深有体会的是这次春晚排练,让我体会到了民族大团结的美好。

记得我们表演的大合唱节目《家园》有一句歌词“美丽的家乡,我爱你……”会重复很多遍,唱这句歌词的时候,我们的动作就是需要大家手牵手转圈圈,当歌声与音乐齐响,动作与舞台相融,大家的笑容共同向一处汇聚时,那就是民族一家亲的力量,这种感觉真的很美好,就像书中写的那样“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其实很难想象,56个来自不同民族的人,虽然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从未相识,但因为春晚相约在这里,共同完成一个节目,都想给观众、给全中国、给全世界展现中国人民的团结美好,展示最美丽的中国人,朝着一个目标共同奋进的样子是最可爱的,也是最美丽的,特别是在台上表演的那一刻,看着台下观众露出开心灿烂的笑容,让我觉得一切都值了。


我觉得这次参加春晚的经历给我的最大收获莫过于和其他55个民族相聚的时刻,让我亲身感受到了来自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带给我不一样的体验与经历,让我认识了这许许多多不一样的人,体会到中国民族团结的美好。


-END-

本文由“我从新疆来”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了解熟悉而又陌生的新疆!

新疆人上春晚是怎样一种体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