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ゆれる」TK 第四章 第三节 才能

2023-07-15 15:51 作者:12センチ  | 我要投稿



第3节 才能

才能

    我侥幸活着、呼吸着。

    虽说长期作为音乐家活动,但我完全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是在绝望的深渊徘徊,在最后的最后发现了些什么。是啊,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注意到了,也许我仅仅拥有“分明没有才能却擅长于音乐”的才能。

 

    “才能”这个东西,原本究竟是以什么概念存在着的呢?我觉得有才能的人,或许一开始就能看到作品的轮廓与内核的形状吧。收到邀请的时候,不,即使没有收到邀请,在进行“下一首曲子要这样唱”的构思时,从开始到结束的音就已经全然展现于眼前。

    虽然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但或许正因我完全看不到那般愿景,所以才认为能做到的人拥有才能吧。在我看来是相对性上的才能。

    我虽能确实窥见,但实际上分辨率低得模糊不清。就像用以前的拨号上网进行连接的网络加载一般茫然。我能做的少之又少,脑子里也是空白一片。不,是空空如也的集合。

 

    从毫无准备的状态开始创作乐曲时,脑中会出现恶魔的低语:“怎么可能创作得出来呢?”但在接触乐器、理解合作曲的故事时,自己又会有一下子驾驭音乐的、或者说成为音乐本身的瞬间。只有这时,“想做这样的东西”“不想做这样的东西”这样的欲望才得以浮现,然后开始拥有意识。

    无论怎么看都严重干旱的脑海,为了寻觅不知何处的水源,不断追随绿洲的踪迹。我紧贴地面,执着地确认好不容易找到的水源是仍归属自身,还是贴近理想。

 

    到达这一步的速度,一定也是因人而异。虽说我憧憬寻得第一个水源便能满足一切的人,但直到最后的最后,我会对比所有的水源。我做这般效率低下的事情时,别人或许已经在绿洲上建起一座都市了。正因为相信和怀疑着自己的嗅觉,才会多次改变角度反复确认。

    而且,时刻都能舍弃这般需要花费的时间。陷入沉思,有时会使自己的视力变得迟钝。无论是意识还是大脑,都容易被长时间接触的事物所欺骗。我总是抱着替换的觉悟另作寻觅。

    对于听众来说不会忘记被这几分钟的纯粹所吸引的过程。到达那片绿洲的方式是开车、还是步行、抑或骑着骆驼,在最后都变得无关紧要。

 

    效率的高低,根据不同的制作人,理解也不尽相同,不过,我认为浪费了的时间,最终意外地化为了音乐。这种低下的效率,对自己来说正合适;除此之外,没有能提升自己音乐的方法。即使能在更短的时间内高效制作,自我认同也无法完全映射其中。

 

    才能这个词非常模糊。因此,虽然难以界定,但我在自己的音乐中,只拥有能分辨好坏(并非不好,只是并不隶属现在的追求)的眼睛、耳朵,或者说做出选择的感觉。

    当然我仅对自己的音乐有反应的雷达,不可能对任何音乐都产生反射。

    因为是自己的作品,这种事也许是理所当然的。但由于这一点,也能看到他人未能知晓的领域。若将其分割,很多东西都是由连续的“选择”产生的;但面对每一个选择时,选A还是选B就变得困难起来。盐的份量、食材的选择,细微的变动可能诞生奇迹,也可能扼杀摇篮。若想创造完美,就必须在一连串谁也无法看见的选择中不断作出正确答案。

    混音也是如此,我修改的部分对整体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其他人很难知道。在作品接近完成的时候,会多次把不同版本的声音进行比较。让经纪人听了后得到的回答是:“已经不清楚有什么差异了,不过很完美!”

    MV导演把几个几乎看不出区别的镜头递给我的时候,设计师拿出几乎看不出差异的修改方案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这就是所谓“不清楚差异但很完美”的结果呢。

    以同样的速度和步幅共享时间时,虽能跟上创造的微小进步,但只要稍不留神,便会被时代抛弃。细微的选择以惊人的速度不断累积着。

 

    无数的选项排列在答题卡上,每检查一次,下一题就会变换形式,仿佛没有止境的道路。彼时无人知晓的差异的连续,作为集合体将产生巨大的不同,然后变作只属于自己的颜色。

 

    震撼鼓膜的,是只有我才能看到的一连串小小的选择。

    勉强把握的侥幸心理让我松了一口气,然后继续向下一个目的地进发。


「ゆれる」TK 第四章 第三节 才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