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春芳唱腔赏析:《龙凤花烛》

毕(春芳)派唱腔
毕春芳,1927年出生于上海,原籍浙江省鄞县。十二岁进上海的鸿兴舞台科班学戏,工小生。出科后,曾与王文娟等合作,担任头肩小生,初露头角。1945年至1949年,先后参加雪声剧团和东山越艺社演出,成为越剧小生的后起之秀。1951年起与戚雅仙长期合作,两人珠联璧合,在几十部戏中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在越剧舞台上展现她独树一帜的毕派艺术。
毕春芳的发声清脆而富有弹性,音域宽、中低音厚实,在开朗中含有柔情。她在创腔上既能与作曲家紧密合作,相互磋商,又有她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创造力,并能结合戏剧情节与人物感情变化,广泛吸收,经过融化,变成独具风格的毕派唱腔。
笔者曾与毕春芳合作,在共同创作中深感她的艺术才华。理解力强,接受力快,乐感好。一段唱腔,通过她的唱法润色,可以将人物的性格、感情表现得相当生动。
在20世纪60年代初,她与戚雅仙合作演出《龙凤花烛》,该剧中毕春芳一人饰两角:前半场饰演软弱多病的施文宗,唱腔低回抑郁、暗淡深沉;后半场饰演淳朴内含、才华出众的书生鲁玉亭,唱腔以明朗纯朴流畅洒脱为主,尤其“读信”唱段,唱得情深意切,委婉动人。一个人在剧中饰演两角,人物性格及唱腔风格截然不同,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80年代初,毕春芳主演《卖油郎》,塑造了一位善良质朴、厚道诚实的卖油郎秦钟的形象。唱腔洒脱飘逸中含有直畅悠扬的韵味,听来颇有风采。《三笑·点秋香》是用轻快舒展的[四工腔],表现了剧中人唐伯虎的喜悦之情。
唱段赏析:来时除岁正严冬(选自《龙凤花烛》)



——摘自连波编著(2013)《越剧唱腔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