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舆情的参与者有哪些?有哪些类型的舆情?

2023-06-13 15:20 作者:海鳗云  | 我要投稿

从传统的社会学理论上讲,舆情本身是民意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民意的一种综合反映。民意是多元化的,需要多维的模型进行分析评估应对。但是,现代舆情典型场景则往往把舆情研究推向了一个较狭义的方向,或者说,现代舆情更严格地定义为对民意及其作用于执政者及其政治取向规律的一种描述。

在这种情况下舆情主体存在三个角色,公众、媒体和执政者,公众和媒体作为舆情主体,执政者作为舆情应对方(见图1)。


图1 狭义的舆情参与者

纵观社会活动,政治和经济交织共生发展,是社会运行的主流模式。舆情主体所关注的事件已经不仅仅是政治主题,而可能是政治与经济融合的主题,甚至是纯粹的经济主题。在政治经济交织的场景下,舆情主体可以分为四个角色:公众、媒体、经济机构和执政者。公众和媒体作为舆情主体,执政者和经济机构作为舆情应对方。因此,舆情的研究也从狭义的政治范畴扩展到了政治经济范畴(见图2)。


图2 广义的舆情参与者

1.公众

公众是舆情观点的主要载体,其主要特点是数量巨大、思维活跃、交流频繁及信息量不够充分,易受共情观点影响。同时公众又是执政方和经济机构影响的主要受体,对执政者和经济机构影响的反作用力非常大。因此,公众具备舆情的主体特性,是舆情工作的主要对象。

2.媒体

媒体是舆情观点的次要载体或二级载体,其主要特点是事件叙述能力专业,具备较高的舆情发布地位,影响范围广泛。舆情事件中,媒体的做法一般是随时洞察公众意见的动向,适当时机做出观点发布,因此可以称为舆情事件的二级载体。而由于媒体本身的传播特质,媒体的参与往往可以迅速把一个舆情事件推向关注高点。因此,媒体同样具备舆情的主体特性,是舆情工作的对象。

3.执政者

执政者是舆情指向的对象,是舆情应对方。在政治类舆情事件中,执政者是舆论的焦点,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均备受关注。作为舆情应对方,其任何行为均可能被多角度解读。执政者舆情应对工作的考验点一般在反应速度、公开透明性及是否推诿责任等方面。因此,其在舆情过程中的动作必须积极且谨慎,时刻考虑公众的情绪变化并作出最合时宜与最有效的舆情应对策略。

4.经济主体

现代经济社会,经济主体常常都是舆情指向的对象,同样是舆情应对方。比如,旅游景区的滞留事件、P2P机构融资失信事件以及艺人的失德事件等,其舆情应对主体都是经济主体。在经济类事件中,经济主体是舆论的焦点。经济主体舆情应对工作的考验点一般都在产品和服务质量、社会责任及品牌形象等方面。

舆情分类一般包括正面舆情、负面舆情和中性舆情。其中,正面舆情指对企业或组织有利的信息;负面舆情则表示不利于企业或组织的信息;而中性舆情则是既不积极也不消极的信息。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舆情分类,如突发事件舆情、热点事件舆情等。

由于网络信息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舆情传播环境复杂多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单位开始使用专业的舆情监测软件,它不仅能够满足用户舆情采集、舆情分析需求,还能为用户提供舆情告警、行业动态以及竞争对手动态监测服务。


舆情的参与者有哪些?有哪些类型的舆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