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些情况需要矫正牙齿 但如果也有些情况不需要矫正牙齿
牙齿矫正除了将牙齿排列整齐之外,对于颌骨发育异常造成的“地包天”、“天包地”等问题,牙齿矫正之后会让孩子的面部畸形得到很大改善。而有这些情况需要矫正牙齿,但如果也有些情况不需要矫正牙齿,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情况需要矫正牙齿?
通常有以下6种情况,大家可以对照看看。
1、牙齿不齐
牙齿不齐的情况比较常见。有的是牙齿排列拥挤,有的是虎牙突出,也有一些是个别牙齿反颌。
牙齿不齐除了影响美观之外,还不太容易清洁。
日常刷牙很容易清洁不到位,从而造成食物嵌塞、牙结石堆积、蛀牙、牙周病等。
2、牙齿有缝
特别是门牙有缝隙,会比较影响外观,容易让孩子在做一些露齿动作的时候有心理压力。
深覆盖——龅牙
龅牙的话,从正、侧面看,都有嘴突的情况,放松状态下闭上嘴巴比较困难。
3、深覆颌
正常牙齿咬合的时候,上牙确实会盖过下牙,但只会覆盖下门牙的三分之一。如果超过三分之一,叫做深覆颌。
深覆颌的情况下,对牙齿的损耗比较大,容易造成牙齿敏感。咀嚼食物的功能也主要由两侧的牙齿承担,容易使咀嚼肌变大,脸型变方。
4、反颌——地包天
指的是上下牙齿错位,下门牙覆盖上门牙,形成“地包天”的状态,是比较常见的牙颌骨发育畸形。
时间久了会导致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发育过度,从而导致面型发育不好(凹面型)——俗称鞋拔子脸。
5、开颌
简单来说就是上下门牙关不住,咬不上。
除了影响美观,还会影响孩子的牙齿功能。门牙撕不开包装袋,吃面条咬不断。
以上就是6种常见的牙齿畸形情况,大人和小孩都会存在,也都能通过正规的牙齿矫正来改善。
不过,牙齿矫正的时间会影响zui终效果,有些情况要及早矫正。
有这些情况不要着急矫正
当然,具体到孩子牙齿发育的过程中,有一些错颌畸形只是暂时的,不需要矫正也能慢慢变好。
1、乳牙不齐不需要干预
在孩子乳牙全部萌出之后,有些不齐和牙齿有缝不用太担心,继续观察就好。
同时在饮食上,鼓励孩子进行咀嚼训练。循序渐进地接受“粗、硬”的食物,给颌骨足够的咀嚼刺激。
这个时候zui重要的是关注孩子的口腔卫生,牙齿不齐容易存在清洁死角,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龋齿。
2、乳牙深覆颌不需要处理
深覆颌不建议在乳牙期进行早期矫治,而是在替牙晚期(8—11岁)开始。
乳牙时期深覆颌比较常见,一般会随着孩子咀嚼能力的提升,5—6岁之后,暂时性的深覆颌情况会得到自动纠正。
3、婴幼儿存在假性地包天
有一些妈妈会误认为才长出几颗门牙的孩子是“地包天”,其实不是。
婴儿颞颌关节的关节窝比较浅,下颌运动范围大,这时候下颌可以伸出来。
随着牙齿萌出和咀嚼能力的发展,颞颌关节的关节窝高度会逐渐增加,下颌的运动范围也就缩小了。
等到孩子牙齿长齐,稳定的咬合关系建立起来了,再做判断,看是否存在地包天。
如果到了3岁左右,孩子确认是“地包天”,再带孩子做矫正。
早期矫正处理起来会比较容易,少于6个月就能完成,预后也非常理想。
免责声明:文章和图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