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海战记》:维京人和他们的理想之国

近两年有许多以北欧为背景的游戏或者动漫衍生作品的诞生,近如几次登顶steam周销榜榜首的英灵神殿和未来即将在pc上发售的战神四,远如北欧女神。北欧神话便在不经意间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中。神话脱胎于历史,成就于信仰。北欧神话在那段破碎的历史中诞生,歌颂了一又一个英雄史诗,最终归为一个个勇猛无畏的维京人的信仰。当瓦尔哈拉向维京战士们打开大门,瓦尔基里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之时,维京战士们便举起双斧在漫长无垠的历史中砍下浓墨重彩的一章。

今年七月份的一个pv预告,宣布了霸权社将制作《冰海战纪》第二季。这部番我曾经一度视为19年质量最高的几部番剧之一,同样也是我的周指活,甚至看完后我还久久难以忘怀。它不仅是托尔芬的成长故事,更是维京人追求他们的理想之国的崎岖历史。


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前进
斯堪的纳维亚人的事情总是很神秘,仿佛是一场梦。——博尔赫斯
当《盎克鲁-撒克逊编年史》中维京人这一字眼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便伴随着鲜血与掠夺。他们以战斗为荣,以战死为归宿,在这极北的北境之地渴求更加富庶的土地。在现代社会的认知中,维京人可以概括为斯堪的纳维亚人即如今的挪威、瑞典、丹麦三国。由于极北的地理气候并不适合耕种,所以也造就了维京人以打渔和掠夺为生,因此被他们冠名为北欧海盗。

斯堪的纳维亚人已经受够了四海为家的生活,他们渴望一片能够驻扎下来稳定的居所。公元八世纪,维京人便已经开始了对英格兰的入侵。英格兰人无法抵抗这些勇猛的北境战士,一纸条约便让出了英格兰的东北部。1001年,英格兰人开始了一场对丹麦人的屠杀,这场屠杀惹怒了丹麦王。丹麦王决定展开对英格兰的报复。

我们的故事便开始于这里,久居和平的人们有些已经厌倦了频繁的战争,他们渴望和平的生活。作为当时西欧王牌战力的尤姆骑士团更是收到了征召,而托尔兹便是曾隶属于骑士团的强大战力之一。他同样厌倦了频繁的战争,这在崇尚战死为荣的维京战士中可以算是异类中的异类了。人类围绕权力的争斗永无止境,托尔兹就这样死于了权力的斗争中。他的儿子托尔芬见证了这一切,踏上了复仇的道路。

冰海战记便着重描写了托尔芬的成长之路。和以往的北欧神话作品不同,冰海战记没有耶梦加得盘旋在世界树上,没有尼德霍格在天空翱翔,也没有芬里尔在皎洁的月光中若隐若现。托尔芬也和贝奥武夫、齐格弗里德截然不同。冰海战记没有过多的神话色彩,而是更加注重史实。故事就复仇而开始,但是却不局限于复仇。哈姆雷特因为充满了复仇,葬送了自己的未来。托尔芬却将仇恨潜藏于心底,让自己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战争与杀戮中是否存在真正的赢家
纵观第一季,看完我只有一个潜藏的疑问。那就是在人类的战争和斗争中是否存在真正的赢家?斗争中总会诞生屠戮,而屠戮又会产生新的怨恨。新的怨恨扎根于人们心中,便会产生新的斗争。人类的战争没有正确性可言,就像非实证主义一样,在道德和正确性的抉择上,我们总是走进了一条没有解法的牛角巷道。

当阿谢拉特的生命即将来到终点的时候,托尔芬感到了复仇的快乐吗?实际上并没有,他只有一种空虚,这份空虚来自于自己真正的精神寄托的丧失。最近看完的双城之战中同样也是如此,只不过剧中并没有过于强调复仇这个字眼。阿谢拉特和希尔科同样有着相似性,他们都有着基于自己认知的正确性。有着自己存在的价值观。这已经不是一个好坏便可以一言蔽之的。

在漫长的十几年来,托尔芬以仇恨为基,以复仇为矛,方能从之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但是随着自己的成长,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发现自己的所作所为同样是另一种创造仇恨的过程。托尔兹早在十年前便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慷慨赴死。阿谢拉特,更是促使托尔芬对所认知的重新思考复仇这件事的本因。虽然他作为托尔芬的仇人,但是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他却教导了托尔芬在这个残酷世界生存下去的基本法则。

小背景是托尔芬随着仇人的佣兵团四处征战的故事,而另一个层面则是维京人对于安定生活的需求。在剧中,乃至维京萨迦叙事书中屡次提到的那个草原之国文兰,便是当时每一个维京人心中的乌托邦。他不像瓦尔哈拉那么遥不可及,也不像不列颠群岛充满人与人的猜疑与斗争,他便是每一位十一世纪维京时代末期的维京人心心念念的理想之国。

值得一提的是,本番虽然叫做冰海战记/海盗战记,但是真正的名字翻译过来应该是《文兰萨迦》即冰岛萨迦三部曲中的一部。这是一部关于复仇、宽恕和命运的史诗故事,也同样很感谢霸权社在第一季如此销量惨淡的情况下,能为我们带来第二季的故事。
当夜幕降下了极光
你知道,那不是冬日的暖阳
当东边亮起了红霞
你知道,那不是温暖的火光
当海浪拍击着船舱
你知道,那不是你的乌托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