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监测管理系统在学校的应用
“十四五”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点,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指明了方向,在节能减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当下,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建立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是适应节能减排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高耗能的问题日益突出。学校作为大型公共建筑的典型代表,存在能耗、水耗数据不完整、不全面,造成管理难度大、能源利用存在浪费现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实际行动助力国家完成“碳达峰碳中和”长期目标,建设节能、绿色的智慧校园势在必行。然而当前,在能耗监管方面,许多学校存在诸多难题,比如:能耗数据统计不便、无法精准定位区域能耗使用情况、无法直观查看各区域能耗使用对比情况、无法实时监测能耗统计设备运行状态等。

实施方案
为帮助学校在节能方面有所进步,打造绿色、节能的智慧校园,见登智能推出了绿色校园能耗监测系统平台,搭建起一套智能化能耗在线监测体系,建立了一体化绿色学校解决方案。
绿色校园能源监测管理系统通过远程数据采集对用电、用水等能源进行在线采集、监测及统计分析,做到早发现、早分析、早判断、早决策,避免能源的不必要浪费并且合理地使用能源。通过能耗分析数据,挖掘节能潜力,帮助管理者实现能源管理、优节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管理经济效益。
绿色校园能源监测管理系统:对能耗进行统计和分析。按时、日、月、年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或不同的能源类别,或不同类型的耗能设备对能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能耗总量、单位面积能耗量及人均耗,标准煤转换,以及历史趋势,同期对比能源数据等之后,自动生成实时曲线、历史曲线、预测曲线、实时报表、历史报表等资料,为节能管理提供依据,为技术节能提供数据分析,并预测能耗趋势。
绿色校园能耗监测平台,依靠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数据精准化、可视化呈现,使节能减耗行动有效推进,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不仅是进一步构建高水平、最实用一体化绿色校园的新功能补充,更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打造节能绿色智慧校园。
能耗数据监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最基础的一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环境资源压力越来越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印发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推广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的精神,需要加强用能单位能耗监测系统建设,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实现对重点建筑进行能耗动态监测,建立和完善能效测评、用能标准、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用能定额、节能服务等各项能源运行管理工作。
康沃思物联能耗在线监测系统
康沃思物联能耗管理系统通过对建筑楼宇的供水、供电、供气、空调等相关能源的统一监控管理,搭建一套能耗分析平台,为能耗监控和分析提供有效依据,实现数据集中化管理,实现提质、增效、 降本、减存的目的。该平台可应用于医院、大型公共建筑、酒店、学校等场所,能够为政府能源管理部门、能源单位、能源消耗单位提供能耗数据指标,促进能源的合理规划及节能措施制定,可达到30%左右的节能效果。
建筑能耗监测系统以计算机、通讯设备、测控单元为基本工具,为大型公共建筑的实时数据采集、开关状态监测及远程管理与控制提供了基础平台,它可以和检测、控制设备构成任意复杂的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采用分层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结构,一般分为三层:站控管理层、网络通讯层和现场设备层。对建筑楼宇的供水、供电、供气、空调等相关能源进行统一监控管理,为能耗监控和分析提供有效依据,实现数据集中化管理,实现提质、增效、 降本、减存的目的。
主要功能
◆数据监测: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及分析、设备运行状态监控和故障诊断等功能,真正帮助企业做到能源采集数字化、能源监测动态化、能源消耗可视化、能源管理精细化。
◆能耗分析:如果仅仅依靠人工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那么分析是粗放不到位的,有些地方甚至容易被忽略,系统通过各种图形展示方式将大量能源数据可视化,让管理者能更加直观地了解能源使用情况,便于找出高能耗点或不合理的耗能习惯,真正做到实时监控、实时统计、实时分析,极大提升决策效率。
◆部门管理:了解建筑内能耗详情后,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人为干预高耗能的部门,以减少能源浪费。通过设定能耗定额,当接近能耗定额时,可进行预警等。
◆能耗控制:对某些设备进行必要的开闭自动化控制,以降低能耗。也可通过对长期能耗数据的监视,制定科学的节能改造方案。
◆能耗报表: 即时报表、日报表、月报表、年报表、各类分析报表、个性化定制报表。
康沃思物联以能耗管理平台,楼宇自控系统,IBMS系统,智慧照明系统等能源管理系统为核心,以智慧科技为楼宇赋能,使传统建筑从单一冰冷的钢筋水泥演变成可感知、有温度、会思考的“智慧生命体”。
长期以来,康沃思物联不断研发和推出面向楼宇建筑的低碳节能产品和解决方案,积极整合全球可持续发展实践以及本土创新经验,推动实现建筑的净零碳排放目标,共筑可持续发展未来。
文章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