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任崇岳|元政权是中国政权:元朝帝王的汉化

2023-10-22 15:04 作者:中国大黄鸭鸭  | 我要投稿

  元朝帝王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不得不与汉人合作。元朝帝王自觉或不自觉地促进了民族融合,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从元太祖开始,就已认识到了儒士的作用,他倚之如左右手的谋士耶律楚材就是一介儒士。元太宗即位后,耶律楚材建议:「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1〕元朝帝王从实践中认识到,没有儒士为之筹画,弓马换来的天下,就有可能得而复失。为了维系人心,元太宗下诏以孔子五十一世孙元措袭封衍圣公,敕修孔子庙,并在俘虏中拔擢儒士。同时通过科举考试,又使数千人得到任用。

  但是,真正大规模地任用儒士,是在元世祖时期。他在藩邸时就留意延揽儒士,凡天下鸿才硕学,往往延聘,以备顾问。对于当时天下名士,他能屈指数之。1260年即位后,大儒许衡建议在中原「行汉法」,为他所采纳。当时宋元战争正炽,他在1261年「诏军中所俘儒士听赎为民……兴文学才识可以从政及茂才异等,列名上闻,以听擢用」〔2〕。对孔子庙优礼有加,「诏宣圣庙及管内书院,有司岁时致祭,月朔释奠;禁诸官员使臣军马,毋得侵扰亵渎,违者加罪」〔3〕。以儒士杨庸为教授,「教孔、颜、孟三氏子孙」。同时遣使召回四方遗老,一时名儒耆宿纷至沓来,一批富有治国经验的儒士被派到了各个岗位上,因此才能出现中统、至元年间文化发达的局面。在农村的学校教育中,也以儒家经典为教材。1286年在成立村社的条例中规定:「今后每社设立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学师,于农隙时月,各令子弟入学。先读《孝经》、小学,次及《大学》、《论》、《孟》经、史,务要各知孝悌忠信,敦本抑末。」〔4〕元世祖不懂汉文,却喜欢儒家经典,并接受了张德辉、元好问所赠儒教大宗师的称号。他让侍从儒士为他读经,命汉人儒士「纂《五经要语》几二十八类以进」〔5〕,《资治通鉴》也是他喜爱之书。一个不懂汉文的帝王如此留意儒家经典,的确难能可贵。

  元世祖之后,统治者继续推崇儒学,如元成宗在京师文宣王庙建成时行释奠礼,时牲用太牢;元武宗时将《孝经》译为蒙古字并颁赐诸王,主张把此书的内容「自王公达于庶民」等等,对于促进蒙汉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

  元文宗汉文修养甚深,他的诗写得清新隽永〔6〕,他也推崇孔子,「以宋儒周敦颐、程颢、颢弟熙、张载、邵雍、司马光、朱熹、张栻、吕祖谦及故中书左丞许衡从祀孔子庙廷」〔7〕。对汉文典籍中治国有裨益者尤为欣赏,他读《贞观政要》后指示身边大臣:「此书有益于国家,其译以国语刊行,俾蒙古、色目人诵习之。」〔8〕有人进《大学衍义》一书,他对群臣说:「《大学衍义》议论甚嘉,其令翰林学士阿怜铁木儿译以国语。」〔9〕还「以江浙省所印《大学衍义》五十部赐朝臣」〔10〕。他的汉化比元世祖又进了一步。

  元顺帝是元代最后一位帝王,他的诗虽不及文宗委婉细腻,却也别具一格。如元朝灭亡,他遁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朱元璋派人招降,他写了《答明主》一诗:「金陵使者渡江来,漠漠风烟一道开。王气有时还自息,皇恩何处不昭回。信知海内归明主,亦喜江南有俊才。归去诚心烦为说,春风先到凤凰台。」〔11〕又有《御制诗》云:「父疾精虔祷上天,愿将己算益亲年。孝心感格天心动,恍惚神将帝命传。母渴思瓜正岁寒,那堪山路雪漫漫。双瓜忽产空岩里,归奉慈亲痼疾安。」〔12〕这首七律是根据至正年间福建宣慰司奏请求旌表一个名叫王荐的孝子的事迹写成的。这首诗虽然文采稍差,但刻画人物内心世界还是很成功的。1338年元顺帝「诏修曲阜孔庙」〔13〕,1341年「选儒臣欧阳玄、李好文、黄缙、许有壬等数人,五日一进讲,读五经、四书、写大字,操琴弹古调」〔14〕,「复出司马光所编《资治通鉴》分赐近臣」〔15〕。这些都表明,元顺帝虽是昏庸之君,但在向风慕化这一点上,并不比他的父辈差。

  元顺帝的长子元昭宗还未及袭位,便因元朝灭亡而逃往漠北。他「性雅好翰墨,内有所蕴,外笔之书,然每书辄寓劝惩以赐近臣」〔16〕。他的字笔法飘逸,颇类宋徽宗的瘦金体〔17〕。曾赐为他讲解经书的大臣「麟凤」、「眉寿」〔18〕等字。少数民族上层人物汉化是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这一点上,元朝帝王在不自觉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本文摘自任崇岳《元代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

 

  参考文献

  〔1〕《元史》卷一四六,《耶律楚材传》。

  〔2〕〔3〕《元史》卷四,《世祖本纪一》。

  〔4〕《通制条格》卷十六,《农桑》,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

  〔5〕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十一,《参政商文宣公》,中华书局,1996年。

  〔6〕陈衍:《元诗纪事》卷一,《文宗皇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7〕〔8〕《元史》卷二四,《仁宗本纪一》。

  〔9〕〔10〕《元史》卷二六,《仁宗本纪三》。

  〔11〕〔12〕《元诗纪事》卷一,《顺帝》。

  〔13〕《元史》卷三九,《顺帝本纪二》。

  〔14〕任崇岳:《庚申外史笺证》卷上,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15〕宋濂:《宋文宪公全集》卷四五,《御赐资治通鉴后题》,四库备要本。

  〔16〕李士赡:《经济文集》卷六,《为福建监宪恩德卿作诗序》,四库全书珍本版。

  〔18〕宋濂:《宋文宪公全集》卷四九,《故江东佥宪郑君墓志铭》,四库备要本。

任崇岳|元政权是中国政权:元朝帝王的汉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