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决战】全集品析之前言

2023-08-24 11:16 作者:红豆山庄  | 我要投稿

全网最细【大决战】电影解析,专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逐帧解析

专注电影文本解析,台词分析,演技分析,史料背景、拍摄花絮披露

代表作品:【大决战】【周恩来】【开国大典】【西安事变】

阅读请关注公众号“红豆山庄大决战评书”,关注可试读一篇


影视赏析开公众号在商业操作上也许很常见,但在我是第一次。

何况,仅仅只为一部电影而开。但它所承载的体量,却是空前的。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上。

听着窗外哗哗的夜雨声,我在心中做出了决定:该为她写一篇前言了。

在我还没有资格也没想好该请哪位重量级人物来作序的同时,还是我来写,我来写好了。

毕竟这其中的甘苦与荆棘,潜流与巨浪,老料与新梗,正史与野史,脑洞与传说,剧本与报道,除了自己,还有谁能完全体察呢。

很多人好奇地问我,你是在写小说吗?我只有苦笑。难道你没有看到,我文中多次提出电影是如何表现,剧本是如何表现。凭我的阅历和积淀,不能也不敢闭门造车,我只是在前贤的炉灶上热一热自己攒的黄粱,而已。

很多人怀疑地问我,你写这个有什么用?也许在他们看来,不被大众承认即无价值。这既不是正道,也不是钱途,为正人君子所不齿,为成功人士所不容。我只想说,那这部作品的分量,也不是谁都可以评论的。

他们听了,似笑非笑。

很多人热心地鼓动我,你付出这么大的努力,什么时候出版?更苦笑。据我所知,以我作品的尺度,恐怕没有哪一家出版社敢出。

他们听了,似懂非懂。

少数人好心地劝我,注意点,现在风头很紧哦。被封了,你的心血白费了,可能还会招来麻烦。实际上,已经被封多次,本帖始发天涯,账号无故丢失,再发百度贴吧,账号屡屡被禁,铁幕四下,避秦无地,一怒之下,发在朋友圈连载。

先说下写作的缘起。

七十三年前,古老的中华大地,国共正进行着逐鹿中原的生死之战,规模空前的灭国大战——辽沈,是七十万对五十五万,淮海,是六十万对八十万。而平津,虽然投入的兵力不可与前二者相比,却是新旧政权的更替,战与和的纠葛,历史与未来的对话。一方要毕其功于一役,一方则欲挽狂澜于既倒,其中可以咀嚼的同样很多。

三十年前,在中央军委关心和倡议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受命拍摄以三大战役为题材的历史巨片《大决战》。影片以每个战役为一部,共分三部,每部上下两集,平均每部两百多分钟。

三大战役的规模世界罕见,而《大决战》电影的拍摄也是前无古人。更大的难度,还不在于宏伟的战争场面,更在于对人物和事件的呈现。当年参与战役决策指挥的中高级指挥人甚至领导人,多数依然健在,如何突破高大全的人物塑造,去血肉丰满的表现,已经很难,其中还涉及到诸多“雷区”,譬如许多敏感人物的定性,许多争议事件的处理,许多重大历史的还原,甚至还牵涉到许多领导人在党内军内的排位,不是靠艺术才华就可以做到的。也正因此,成就了《大决战》的空前绝后。

关于影片的概况,我的解析中有极其细致的介绍与阐发(我可以自信地这么说,迄今为止,有关这部影片,没有比我这个小小的解析更详尽的品析),这里不再赘述。

影片首映我还在小学,虽然完全不懂其中的意义,但开篇黄河冰解的气势磅礴,惊涛骇浪中颠簸的木船,三十年来一直烙在我的心里,从未淡去。直到现在我可以欣慰地说,童年也好,初心也罢,我总算是交出了一份对得起自己的答卷。

八年前,一个很偶然的契机,没有任何人的启发——因为无人懂得我的这种深藏的情结,也没有任何事的触动——因为那段历史已经太过遥远,仿佛是宿命中的邂逅,我决定下笔把这部电影品出来。而且是图文细研。

所谓图文细研,也就是,一个表情,一个细节,一句台词,一个道具都不错过。有人说你是不是用力过猛了?当然。但不是每一篇都值得下这样的心力,比如当下比比皆是的金玉其外的大制作献礼片,细节错误百出,台词不忍直视,关系颠三倒四,历史信口雌黄。不是纯唱赞歌,就是净扯八卦。

我也唱赞歌,我也扯八卦,但那必须是建立在历史的框架内,是对指挥艺术,战略眼光,人际关系的真诚赞美,而不是肉麻单调的外行叫好。是对细节事件,人物风采、典故韵事的适度调侃,而不是满嘴跑火车的添油加醋。引用一位我非常尊重的老师的话,历史看多写多了,你会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责任感,拒绝恶搞。


附图:手头收集部分剧本与纸质资料(注:大决战前后数易其稿,仅大的修改就有八次之多,我这里展示的还仅仅是一小部分。均为不对外发行的毛边油印本,因体量较大,恕我不能一一展示



全网最细【大决战】电影解析,专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逐帧解析

专注电影文本解析,台词分析,演技分析,史料背景、拍摄花絮披露

代表作品:【大决战】【周恩来】【开国大典】【西安事变】

阅读请关注公众号“红豆山庄大决战评书”,关注可试读一篇


【大决战】全集品析之前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