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在工厂大院儿制造科幻诗意,这部剧做到了

2020-05-21 23:38 作者:未来事务管理局  | 我要投稿

本剧不怕剧透

但还是预警一下

拉到最后买绘本,先看绘本再看剧)


最近剧荒,没什么新片可看,但我发现了一部很不错的作品。

《环形物语》上线2个月,IMDB7.5,豆瓣8.5,不算出色,但有一些特别之处——

它是绘本改编的。

吸引我的首先是画面。

海报像淡色油画。

剧中80%都是冷感的风景。

原野,森林,天空。

方圆几公里内没有人影。

巨大沉默的物体点缀在旷野间。

没有任何花哨的视听手段。

总结一下,它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在看一页绘本

看绘本是什么感觉?

寓言感。

一桩桩奇异的事件,用寥寥数语带出意味深长的道理——

你遇到了未来的自己。

你和朋友交换了身体。

你捡到了一台能够暂停时间的机器。

你往水里扔了一个皮球,过了一会儿,皮球从上游飘回来了。

信息量极少。

大多数时间,剧里的人物都在思考、凝视、沉默。

唯一的信息,是他们弥漫出来的情绪。

有一集我很喜欢,讲爷爷病了,时日无多,不知道怎么跟孙子解释。

他带孩子来到一个大球,说,往里喊,回声是你余生的长度。

男孩喊了一声,6次回声。

爷爷也喊了一声,没有声音。

长时间的沉默。

“爷爷,这个球是坏了吗?”

“谁知道呢。”


静态感。

每个画面的停留时间很长,让观众的目光可以来回游移,察看每一个细节。

比如,剧中有座名叫“环”的研究所,深埋在这里的物体,据说有着扭曲时空的力量。

到处都是与“环”有关的废弃物。

古怪的建筑散落在森林和草甸,

巨大的反应堆塔耸立在天边,

破旧的机器人在路边漫步。

它们只是存在在那里,不声不响,与人共存。


一开始,这种“科幻MV”的感觉很劝退,但后面渐入佳境。

当在一幅画面上停留很久的时候,我感受到了某种浪漫。

之前刘慈欣也推荐过这部,我问他为什么喜欢,他说:

“在这部作品里,我找到了科幻作品久违的诗意。”

我还有另外一个猜测,那就是他是在工厂旁边度过童年的人。

原著作者西蒙·海伦塔格斯,一个瑞典农村长大的孩子。

他假想:1961年,瑞典在梅拉勒群岛建造了“环”——当时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

20年间,共有上千人在“环”工作,影响了周遭的一代人。

离家不远的地方,就是国家最高机密的研究室;放学路上把耳朵贴在地面,就能听到加速器传来的震动。

他总想象自己的童年就是这样度过的。

以此为灵感,他创作了绘本《电幻国度》《环形物语》《洪水来客》。

《电幻国度》讲述某种虚拟技术摧毁了人类世界,《环形物语》和《洪水来客》则共享一个世界观,想象“环”的兴废和它造成的影响。

没有别的野心,他说,他只想告诉观众,在这种环境下长大是什么感觉。

剧作真实还原了绘本的各种设定。

对比图来自豆瓣网友@果冻儿

色调,氛围,人物,场景,怀旧感,都原样呈现。

《环形物语》完全还原了一个工厂边长大的孩子眼中的世界。

“我们放弃了童年,努力像大人一样讲话,带着愧疚与羞耻回望着我们的游乐园。”

扫码购买

体验刘叔的童年

帮不存在恰饭

《环形物语》《电幻国度》《洪水来客》三本套装

《环形物语》单册装


如何在工厂大院儿制造科幻诗意,这部剧做到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