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二人称说历史:魂归泗水众弟子三年尽孝!孔夫子儒道流传千古

2023-03-11 21:11 作者:徐说史  | 我要投稿

你还是回到了鲁国,季孙氏开始敬重你,你虽然有重新入仕的打算,但都被对方以年事已高,颐养天年的理由给挡了回来。后来你索性不再苛求朝政,安心的修订起《春秋》之类的书籍。

时光荏苒,你精力不再如年轻时一样,修订久了就得休息好长一段时间,你的儿子孔鲤同你一样,他一向身体不好,母亲去世时,常常以泪洗面,当你初次回到鲁国看到他时,他形同枯槁。

不久,孔鲤去世了,你对这个儿子并没有太多的记忆,为了学问你一直在周游列国,耗去了太多的时光。你只记得小时候,他走过家中的庭院,你问他有没有读《诗经》,他回答说没有。你就教育他说:"诗经是能锻炼你表达能力的书籍"。

后孔鲤再一次从你面前经过,你又问你的孩子:"你读《礼记》了没有啊?"孔鲤依然摇头,你便有一次说:“礼记是懂得做人道理的好书,一定要读!”(典故:孔鲤过庭)

你对孩子的教育很简单,很久之前你就说过要因材施教,孔鲤身为你的儿子还算聪慧,但比起颜回,子路他们还略有不足。

孔鲤的离去,让身为父亲的有些恍惚,毕竟是丧子之痛,可很快就传来了另一个噩耗,你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也离开了。你太心疼颜回了,他豁达,懂事,曾经像侍奉父亲一样对待你。

颜回家庭条件并不好,但为人十分孝顺,有吃的都先孝敬亲族,他孤单瘦弱的背影常常复现在你脑海里。这个身影一直跟随你四出卫国,三遇隐士。

在鲁国时,有一次你有大量的书籍需要运送到新的府邸,满满的一车,有些还有你周游列国的心得,对你而言就是心血。当颜回和你运书过桥时,马儿忽然受到惊吓,一个箱子掉落河中。

时间是冬日,寒风凛冽,颜回二话没说就跳入了河中,拼命帮你捞回那个书箱。看着这个瘦弱青年坚定的眼神,他青到发紫的嘴唇,你是又感慨又心疼,说:"颜回你视书如命啊"。

万万没想到,颜回此一回便躺床不起,不久就因为病情加重一命呜呼了。你很清楚,颜回身体比起孔鲤更差,那次冰河捞书让他原本就薄弱的底子荡然无存。

你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恰逢鲁哀公西狩,一大批人马黑压压的赶向目的地。不久便传来了鲁哀公在大野泽之地捕获了麒麟,你清楚那是拥有牛的尾巴,马的蹄子,头生肉角的神物,以为早年间就听你母亲颜徵在说过,在怀上你的时候,有类似的神物出现,并口吐王书。

如今麒麟被捕,且负伤身死。你忽然感觉礼乐制度的难以恢复,以及鲁国君王对神物已无敬畏之心,于是停止修订《春秋》。就在这段时光里,齐国的齐简公被陈恒争夺权力杀死,如此无君无臣的做法,让你觉得该干些什么了。

你诚心斋戒沐浴了三日,向鲁哀公请求讨伐陈恒,但是鲁哀公却说:“鲁国国力衰弱,恐怕无力讨伐,夫子如果有疑惑,不妨去问问季孙氏吧”。你虽然白季孙氏不会支持你,但还是去求取发兵讨伐,果不其然被搪塞拒绝了。

坏事是一件接着一件,你的思绪也逐渐混乱,那道击溃你心神的光来了。

子路在卫国死于叛乱,而且是为了忠义而死。

你对子路很了解,你知道他与卫国的孔悝交好,甚至成为了他的客卿。在孔悝遭到卫国的原太子的蒯聩的挟持时。子路肯定会挺身而出,你听闻子路反抗蒯聩的时候,结着红缨英勇就义。

当你听到子路被剁成肉酱时,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痛,低声哭了。那鲜活的人仿佛就在你的面前,你还记得自己拜见南子时,子路那不一样的批评声音。他也是众弟子中比较特殊的存在,他是敢于批评你,提出异议的一类人。

大起大悲之后,你觉得自己也时日无多了。开始准备自己的后事,在这时你想到了你的又一名弟子子贡。他是你众多弟子中多才多能的一位,经商的学问有时你也要问到他。当子贡来到你身旁时,你提及了颜回和子路的离世,子贡和你同样悲伤,感慨间你发出了一声长叹:

“天下礼乐即将崩溃,我也将要死去了。天下间再无儒道了。”

“我这几日做梦梦到了棺椁,夏人的棺椁一般停在东边,周朝的棺椁在西面,我梦到自己站在两个方向的中间,我原来是商朝人啊!”

子路流下泪来说:“老师不要伤心,道的种子已经散播出去了,他们流经万事,必将在历史的长河里发光发热。”

你的眼睛逐渐明亮起来,于是说:“子路啊,你怎么不早点过来呢?这样的言论如果我早点听到,也不必发出如此的叹息,也必然会为儒道礼乐多写点传承下去的东西!”

子贡笑了:“老师的行为不就是一本书吗?你周游列国的所见所闻也同样是弟子的所见所闻,你的行为处事我们身为徒弟都铭记于心啊!”

你笑了,这次是真的笑了,你已了无遗憾。鲁哀公十六年四月丑事,你怀揣着儒道的梦安静地躺在老旧的木床上,身后是一大片弟子,桃李满天下!

你虽然走了,当时子贡抗下了大旗,在弟子们为你守孝的三年里,你散尽了经商的财产,与那些徒弟们一同回忆你的经历,你的作为,以及你的思想。当《论语全篇》出现在子贡的手里时,他一翻开都是你周游列国的言行举止,以及同学生们谈天说地时的独到见解。

三年尽孝,弟子们用自己的想法记录了《论语》,这是大家智慧的结晶。而子路在你的墓前足足守孝了六年,子路用论语度过漫长的时光,当他已经能完整明白《论语时》,大概也明白了自己的使命。(此部分为结合史实自由创作)

当然儒道的路远远没有结束,下一个儒道的希望将在百年后出现,敬请期待!

感谢大家阅读完此篇文章, 喜欢的点点关注, 我是小徐子,徐说史。


第二人称说历史:魂归泗水众弟子三年尽孝!孔夫子儒道流传千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