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洛阳宴席与风味小吃

2022-11-23 06:32 作者:俺们地球村那点事儿  | 我要投稿

西工文史资料 第5辑 作者:耿彤 一、洛阳宴席 洛阳宴席,一般都是用水席,因为上的菜除冷盘为下酒菜外,其余大小菜全都有汤,水席因此而得名。水席有其独特风味,最讲究味道,其中有荤有素,有冷有热,甜咸酸辣,老少皆宜,还可根据经济状况,灵活运用,所以在洛阳一带长期流行。传说自唐代开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不论城乡、官民,凡遇传统节日,红白大事,生子酬客,洗尘饯行,寿诞庆祝,都以水席招待。 水席形式大致有四种: 一、五碗四:用五大碗和四个冷盘。 二、八碗四,用四大四小,四个冷盘。 这两种多用于回敬贵宾的回礼用,但也有回整桌的,这些都是半成品不加汤,也有用于过节日,孩子大人过生日时的家常便饭。 三、十大碗:用五大五小,四个冷盘。是用于家宴和平常请客吃便饭的一种简单宴席,经济收入不太宽裕之家也用以请客。 四、整桌,也称全席,用八大八小和八个冷盘,三八二十四件组合而成。是比较普遍的一种宴席,俗话说吃整桌,就是说的这种酒席。 另外还有一种称“海参头”的酒席,它比一般酒席制作得精细一些,有鱿鱼、整鸡,全鱼等。这种酒席是用于给子女订婚换启,送妆,丧事复三和请知客等。 “复三”是丧葬后三天酬谢主要宾客的谢宴。“请知客"是白事请主要帮忙客人,如主官、土官、礼宾,总管及女婿等。此席除八个冷盘外,加上一盘花生米,一盘瓜子,两盘削了皮切成小块的鲜水果。因第一道菜是海参,所以称为海参头。 洛阳宴席一般用八仙桌(一米二见方的方桌),桌上座位前,放置调羹、醋水碟、筷子、酒杯等餐具。每桌只坐八个人。座位分上席与陪席,“主席”是上席,通常在客厅的里边,上摆太师椅,其余的摆长板凳。上边靠左的为首席,是请的主要客人座位,靠右的为次席,是请的次要客人座位,两侧为陪席,是陪客人的座位。陪客要善于应酬和饮酒,并且是有体面(有社会地位)的人物,下边是主家座位,若请上三二十桌的大型客宴,仅有一两桌是如此,其它桌上都不分彼此,但都是男女分席而坐,除家宴外没有男女同桌的。在客人都坐到席位后,主人先每桌敬酒,等上第一道菜后,主人再到各桌敬菜,在未敬酒前,客人都不能取菜用餐,这是一般的规矩与礼节。 今就水席的盘菜与八大八小菜的制作及其特点,简述如下(所敘述的不只八样,但配奖时,可就中选其八样)。 冷盘八个,四荤四素,作为未上菜前下酒之用。荤菜用:鸡肉(带骨)、卤猪肉(不要猪头肉)、香肠、肉皮冻、炒肉丝(用韭菜炒或用咸菜丝炒)、煮鸡旦(鸡蛋煮熟剥皮一切四块)、牛肉。四素有醋烩白菜,焯芹菜、莲菜,银条菜、菠菜、蒜苗、黄瓜、鹿角菜(即石花菜)等。 冷盘中的银条菜,是洛阳的特有产品,制作时要注意,否则就失去其独特味。先将银条用手掐成一寸长的短节,清水洗净后,投入沸水中焯一下,捞入冷水盘中晾凉,放入盐、味精、米醋、小磨香油拌匀装盘,其色白脆爽,烧时要注意火旺水宽,焯轻了色红不白,焯重了白而不脆,莲菜制作也是这样。 八大八小是指一道道菜,大的用大海碗装,小的用小海碗装。八大有: 1、燕菜:它在全席中占首位,是洛阳名菜,相传唐朝武则天对此菜曾加以赞赏,这菜除在水席上必备外,各家各户也十分喜爱,过年过节,迎送宾客也备此菜,其味重酸重辣,清爽利口。1973年周~~总理陪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访问洛阳时,就用此来款待,总理尝后,赞不绝口,菜面中由厨师特制做出一朵牡丹花,总理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也生出牡丹来。”从此,餐馆中将燕菜改称“牡丹燕菜”。 燕菜所用白萝卜以老城东关下园产的为最佳,因下园萝卜个大水足,皮青肉白,味甜清脆,还可顺气开食止咳。制作时将萝卜切成细丝,在清水中泡一会儿,捞出滤干,用研细之纯绿豆粉面拌匀,摊平在笼箪上猛蒸四、五分钟,晾冷、擞开,上点盐再上笼哈熟;放入海碗中配上鸡丝,切成丝的鸡蛋皮,配以菠菜、韭菜、香菜、紫菜、虾仁、黄花菜、木耳等。汤用肉汤或鸡汤,加盐、胡椒面、味精、香醋、料酒适量,沸后冲入海碗即成,其特点是味酸而辣,清爽利口,有的还配以海参,鱿鱼丝、火腿、香菇、玉兰片等, 2、水丸子:形似海参,所以也叫假海參,用粉条(红薯粉条)煮熟,捞出剁碎,加肉末、葱、姜末、盐、大料面、酱油,与粉芡拌匀,用手挤成三寸长的条子状,上笼蒸十分钟,下笼晾干备用。用时将丸子放入汤内,加盐、酱油、胡椒面,汤沸后加入韭菜、香菜、虾仁、紫菜、木耳、小磨油和香醋,倒入海碗即成。其味尖酸尖辣。 3、条子肉:用五花肉洗净,煮至八成熟,捞出切成条状,整齐摆入扣碗内,加大茴香、花椒、葱、姜片、高汤,上笼蒸熟透取出,将大茴香、葱、姜片、花椒拣出来,扣入海碗,用原汁汤勾流水芡,加黄花菜、木耳、海带丝,浇在肉上即成。吃起来烘烂利口, 4、八宝饭:用糯米洗净入水煮沸,至略带硬心捞出控干,加入白糖,再用红枣、白果、粟子、莲子,红绿丝、花生仁摆成花形,放入抹猪油的碗正中间,再把拌过的糯米放入碗中抹平,上拢蒸熟扣入海碗,另在锅内放清水加蜂蜜,白糖、待汁沸勾芡浇在米上即成。其味香甜可口。 5、焦炸丸:粉条煮至九成熟,捞出剁碎,加入花椒面、姜末、盐、面粉、鸡蛋、拌匀,挤成琉璃弹子大的丸子,下油锅炸焦,捞起控干油。另用锅炒蒜片、葱、木耳、黄花菜,炒后加入高汤、盐、胡椒面,待汤沸后,再放味精、米醋、勾流水芡,最后将丸子倒入汤中装碗即成。吃时要早点吃,不可将丸子泡的久了,其特点是酸辣利口,汤鲜味美,丸子酥松焦脆。 6、滑肉:将切不成样子的猪肉剁成块,拌以干粉、盐、姜末、花椒面,先上笼蒸熟,晾冷,再加入海碗上笼蒸熟。然后浇汤,汤用高汤,汤内放酱油,盐、味精、花椒面、料酒、韭黄、葱、黄花菜、木耳、海带丝,等沸后浇入碗内即成。其味光滑鲜美。 7、肘子,整个蹄膀,先煮八成熟,捞出控干,抹上蜂蜜或白糖,放入油锅炸黄。炸时用油不必过热或滚沸。炸后捞出,控干油,剔骨,切成正方形的小块,皮朝碗底放入扣碗,再上笼蒸熟,扣入海碗,汤用高汤,放入盐、酱油,加点葱丝、姜丝、味精、料酒,沸后浇入海碗即成,其味鲜,肉烘烂。 8、松鱼:山药削皮,用刀拍成糊糊,加入蛋清、盐、粉面和匀后,捧在笼单上蒸15分钟,下笼晾冷,切成一寸长三分宽的条子,放入粉芡鸡蛋糊糊内搅匀,入油锅炸成黄色,捞起控干油,放入碗加盐,酱油、味精、料酒、香油、木耳、黄花菜、绿色叶菜、上笼哈透,用原汤勾流水芡,加入海碗内即成。其色黄汤鲜,松软味美可口,没有山药时也可用蒸馍切成条作坯子。 9、虎皮烧肉:用五花肉刮洗干净,下冷水锅煮八成熟捞出,在肉皮上抹酱油、蜂蜜或白糖,入油锅炸成枣红色,捞起控干油,其作法同肘子。将肉切成一指宽二寸长的长条或方块,放入扣碗,加入大茴香、花椒、姜片、葱、高汤,上笼蒸二十分钟,取出并挑出葱姜、大茴香、花椒,扣入海碗,用原汁汤勾少许流水芡,加黄花菜、木耳、海带丝,浇在肉上即成,其色泽枣红,烘烂而不腻口。 10、黄焖鸡:将鸡放入锅内煮熟捞出,切成方块,用鸡蛋姜末拌均匀,扣入碗内,放上盐、大茴香、花椒、姜片、葱、上笼蒸熟,取出花椒、大茴香、姜片,扣入海碗,原鸡汤加入少许酱油、盐、葱、韭黄、味精、木耳、黄花菜、海带丝,煮沸浇入即成。其味鲜美,烘烂利骨。 11、腐乳肉:将猪肉刮洗干净,入冷水锅,加茴香、花椒、姜同煮,煮熟捞出,切成方块或条子,放入扣碗,把腐乳弄成稀糊,浇上拌匀,上笼蒸熟透,倒入海碗,加汤,汤用原汁汤加黄花菜、木耳、葱丝、味精煮沸浇入即成。其味鲜美,有腐乳味,肉烘烂可口。 12、绘(烩)海参,将海参先一天用温水加碱泡上,发开取出肚内五脏洗净,扣入碗内且上笼蒸透,倒入海碗,锅内加高汤、下葱、姜丝、木耳、黄花菜、韭黄、香菜、酱油少许,盐、味精、虾仁,煮沸烧入即成。其味鲜爽利口,海参尚有脆味。 八小有: 1、连汤肉片:将肉切成薄片,加酱油、鸡蛋、水粉芡拌匀,下温油锅炸熟,捞出控干油。将木耳、黄花菜、大绿豆、蒜片、葱、姜丝入肉汤内煮沸,再加少许醋及味精,倒入碗内即成。其味微酸而鲜, 2、水漂丸:将鸡脯剁成茸,再用山药刮掉皮,用刀拍成糊糊,与鸡脯茸、姜末、盐、味精、水粉芡、蛋清搅和均匀,用手挤成琉璃弹子大的丸子,投入清水锅中,以漂起水面为准,然后用鸡汤上火烧沸,投入绿色菜,少许水粉芡、木耳、盐、味精、料酒适量,稍沸,装入海碗即成。其色白汤鲜、爽滑利口。 3、甜红薯:将红薯削皮,切成菱形小块,用清水泡一下,控干水份,入热油锅内炸成金黄色,捞出控油,另锅加清水,倒入炸好的红薯碗内即成,其汤甜味浓,红薯焦脆。 4、山檀涝汤:将山楂糕压碎,放入清水锅,加白糖、涝糟、红绿丝,汤沸勾浓芡,倒入碗中即成,其味酸而甜。 5、鸡蛋汤:锅内加高汤,把已切出的剔骨肉、白菜、木耳、黄花菜、海带丝、紫菜下锅,加盐、酱油、味精、胡椒面、花椒油适量,汤沸勾流水芡,将鸡蛋一个打散倒入,用勺推均匀,加点醋即成。其味酸辣可口。 6、肚丝汤:猪肚子煮熟,切成细丝,锅内加高汤,将肚丝下锅,加入酱油、盐、胡椒粉、味精、姜末、待沸后勾浓芡,放点醋,再放木耳、黄花菜、韭菜、香菜、花椒油即成.其味酸辣,其汤鲜。 7、四件儿:将猪肝切成鸡冠状,用少许粉芡拌匀,下温油锅滑熟。将蒜片、葱丝、木耳、黄花菜、大绿豆炒透,倒入猪肝烹,高汤加料酒、胡椒面,待汤沸勾流水芡,放一点醋,加花椒油即成。其味酸而适口。 8、烧杂拌:用腐竹、肉皮、豆腐干、肉丝、肝子、鸡杂,用温油烧一下入锅,加入姜丝、蒜片,炒一下,添肉汤加盐、酱油、黄花菜、木耳、胡椒面、味精,沸后勾流水芡即成。其味辣而美。 9、白菜卷:将瘦肉剁碎拌姜末、酱油、盐、花椒面、少许干粉拌匀,然后将大白菜叶放在开水里稍焯一下,捞出展开。将拌成的肉馅放上摊平,卷成菜卷,放入瓷盘上笼蒸三分钟,放入碗内。汤用清水放胡椒面、黄花菜、木耳、紫菜、虾仁、蔥和韭黄,沸后放味精、香菜、醋,浇入白菜卷碗内即成。其味酸辣,汤鲜而醉。 10、酥肉,将肉剁碎,加入盐,花椒面、姜末、干粉拌匀成块状,入温油中炸熟,捞出控干,扣入碗中,上笼蒸十分钟,放入海碗,再用锅烧汤,汤用肉汤,内放黄花菜、木耳、海带丝、葱节、花椒面、味精、料酒、姜丝、沸后浇入碗中即成,其味美而汤鲜。 11、三丝汤,锅内添高汤,加入肉丝、豆腐丝、粉丝,再加葱、姜丝、木耳、黄花菜、韭黄、香菜,再加入酱油、盐、胡椒面、味精、虾仁、紫菜、海带丝、适量的醋,沸后即成,其汤鲜、味酸而辣。 12、白菜汤:这是最后的一道菜,俗话说送客汤,上这道菜表示菜已齐,做法是:锅内加高汤、葱丝、胡椒面、香菜、韭黄、黄花菜、木耳、紫菜、海带丝、虾仁、煮沸后加入盐、白菜、味精、醋即可,其味酸辣利口。 13、三鲜汤:假海参、鱿鱼、玉兰片为三鲜,其汤与三丝汤做法相同,其味酸辣而鲜。 在这些菜谱中可选其中八大、八小与八个冷盘就可以了。但在必备的甜食前,上冷开水一碗,让客人涮一下调羹与醋水碟,免得甜咸混味。 大凡上甜食后上押桌茶,都是大件,并且上馍,馍有蒸馍、烙饼,做寿诞时上寿桃馍,主人说:“酒席薄,多吃馍。”白菜汤上过,客人就自动离席,主人送出大门,拱手告别。 这些都是过去的菜谱,现在在过去传统菜的基础上,吸收全国各地风味传统而推陈出新,就更多了。如:糖醋泡菜、凉拌海蜇、五香花生米、清汤鹌鹑蛋、酸辣鱿鱼、红烧牛肉、烧鳝鱼、整鸡、全鱼、烧整肘子、狮子头、全家福、五香鱼、拔丝苹果或桔子、番茄鸡蛋汤等。洛阳水席还有qz水席,是按h族的风俗习惯,用牛羊肉和鸡鱼蛋等为主,在汉民水席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其菜谱名与汉民水席大致相同。

洛阳宴席与风味小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