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亿的格力电器
夏天就要来了,老爸说他的空调坏了。于是下单买了台空调。
空调购买用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星空君在哪呢?各大平台纷纷开启了IP地址显示,星空君的地址显示是山东。
山东有很多历史传说故事,比如孟姜女哭长城,一早给朋友讲这个故事。孟姜女和秦始皇没什么关系,她哭的是齐长城。
如何判断一张长城照片是齐长城还是明长城?
明长城已经有了严格的监理体系,砖也整齐规范,而齐长城修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做工粗糙,很不结实,如果有人来哭闹,长城塌掉的可能性是有的。
当年来哭的孟姜女,孟是老大的意思,她是家里长女,姜是齐人最常见的姓,毕竟,齐国的创始人是姜子牙。
山东人买空调一般就选两个牌子,海尔和海信。
空调行业的老大是谁?
格力。
当年董明珠曾经提出,格力要在2023年实现销售额突破6000亿。
留给董小姐的时间不多了,毕竟,她今年已经67岁,格力2021年营收不到1900亿,距离这个目标,还有4000多亿。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随着消费能力的回升,格力的业绩虽然比2020年同期有了不小的增幅,但距离2019年甚至2018年都有明显的差距。
在公司发布的2022年一季报中,比2021年同期又有了一定的复苏,看起来在向好的趋势发展。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在美的、海尔等同行高速发展的时候,格力还在原地踏步,格力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还是多元化发展不顺利。
空调是一个高度依赖房地产业的行业,这几年来,随着房地产调控的加强,“房住不炒”写入所有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年报,房地产已经不再是一个“躺赢”的行业了。
随着金融大数据的不断完善,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已经无力像从前一样,只要央妈放水就能灌个水饱。
2017年,所有第三方支付均接入网联,现金的冠字号也被记录,每一笔交易的流向,都被金融大数据精准掌控。
所以现在每次放水,都是精准灌溉,确保不会外溢到房地产行业。
每次放水,售楼处的小姐姐都在朋友圈里大喊房价要涨了。
然而事实是,每次放水,都流向了更需要钱的实体行业,房地产业进入了阵痛期。
需要纠正两个误区:
一个是经济发展必须依赖房地产。房地产关联水泥、钢铁、家居等数十个行业,确实在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的转型阶段,需要给其他实体行业输血,实现产业升级,所以房地产不再是最重要的行业之一;
第二个是调控房地产就是为了降价。非此即彼是很常见的思维错误,对房地产的调控是为了避免这个行业吸血效应,大量的资金跑到房市,实体经济陷入发展困境,但把房地产打残了其他行业就一定发展起来了吗?不是这样的,房地产依然有它的价值,调控房地产是为了稳房价而不是简单的降价(更不是涨价)。
基于这个逻辑,处于行业顶端的大家电行业的发展路线图也就非常清晰:出海,和存量。
先说出海,海尔一半营收来自海外,美的三分之一的营收来自海外,格力海外销售额只占15%。
再说存量,一台空调能用10年,存量客户怎么抓?
美的和海尔都很聪明,一边出海大手笔并购,一边转型小家电。用户只要买过我的空调,我就不断的推销热水器、饮水机、电饭煲、电热壶... ...
尤其是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厂家APP成了一个体贴的广告中心。
美的和海尔的空调用户,都会有意无意的买一些其他小家电。
那么,格力的两个弱点也就显而易见,一是过于强调自主,导致失去了海外投资并购的最佳时机;二是小家电战略失败,无论是大松电饭煲还是格力手机,都没有达到预期。
格力未来怎么走?
6000亿应该是没有可能了,但是现金储备充裕的格力,如果能够参股、并购一些小家电企业,实现存量客户的价值最大化,还是前途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