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俄乌战争中我们需要注意的东西,以及我们的智能化自动化
这是前几天一位粉丝提出来的,俄乌战争中乌克兰一方在北约情报加持下究竟算不算信息化部队,这里要说并不是,乌克兰只是霉菌一个作战理念的实验田,这个就是说我之前在专栏和动态里提到的未来某岛要注意高科技游击战的来源。
俄乌战争中经常会出现俄罗斯某某阵地某某车队被乌克兰特战小队袭击,这里固然有俄罗斯军队拉胯,但是乌克兰新型作战理念也同样发挥了作用。
这次战争中,乌克兰在情报上是通过一款Android tactical assault kit(ATAK)的态势感知软件来掌握双方态势召唤火力打击的,这款软件是霉国防部为特战行动开发的终端后延伸至各军种,类似于我们的某款单兵战术终端,这里有个甲弹仙人说ATAK这种分布式的终端比你们那个山寨终端厉害多了,首先分布式是看这个系统网络是不是分布管理和终端配属的程度怎么样来定的和什么系统没有关系,这个终端本质是实现部队定位、地图标注、路线规划、态势上传、召唤火力打击的东西,安卓还是VxWorks或者是Linux并不重要好吗,这位跟我一顿甩名词然后把我拉黑了是什么意思,搁那一击脱离是吧。
然后配合乌军的自研一款GIS Arta炮兵作战管理软件以一种呼叫滴滴的派单式打击方式实施了几次成功的袭击,这款软件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得到了“星链”卫星系统的支持。
这两款软件正是霉菌分布式打击体系中的一个部分,将作战管理理念融入其中,验证了在这种前沿小分队,后方火力打击下的信息联通、任务分发的效果,效果是可以的,这就是说以后这种多群多路小股分队通过军事物联网可以实现火力打击资源的调配对目标进行打击,这就是所谓高科技游击战,这个东西是我们在未来某些方向需要注意的,当然也不难对付,俄罗斯纯粹是自己菜。
上面提到的作战管理理论是现在新型的指控体系的重要理论和技术,过去的指控系统是单线路径,军制定作战战略计划-师制定作战战役计划-团/营负责实施,作战是命令式作战,部队的作战较为僵化,经常是两眼一抹黑,等命令来了战机也失去了,这个理论目前尚无统一描述,但是我们可以大体概括为作战力量管理、作战行动管理、战场管理三大部分。
他有五个特点
1.集成化,集成了指挥控制、通信、情报、保障等,在我们这里具体的体现就是那个一网四链;
2.自动化,基于作战序列、目标重要程度、交火规则,自主决策作战方案,智能化调度;
3.最优化,基于计算机技术,可以提供最优解,防止过杀,防止浪费,防止毁伤效能不足等特点;
4.分布化,上面说了,乌克兰就是其中分布式的体现,小队很多很烦人,一不小心就被安排上天了,毁掉一两个小队,损失也没多少;
5.一体化,这个系统是全域性的系统,仅仅一两个部分并不能扭转局势。
但是要明白,体系需要硬件支持,作战管理为代表的新型指控体系需要先进的数字化装备才能发挥,乌克兰并不具备这些东西,不是说有了几个终端就能教俄罗斯做人了,想多了,他离信息化部队差的远,顶多这套算是穷人的信息化打法。
之前平远说信息化过时了,我们未来是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究竟过没过时,我们也不谈,我们就来说说智能化和自动化是什么,具体体现就是这个作战管理上面,“侦控打评”就是其中的结晶,所有作战管理流程按照这个步骤来,他的体系结构为“云+网+端”,智能化和自动化具体体现就在这上面,而不是什么无人装备,这些装备是这个体系内的应用层不能代表我们的结构变化,我们所谓的信息化,智能化说的都是部队指控体系的变化,目前我们的战区作战管理正在架构当中,几个试点单位也已经把三军信息交互硬件安装完毕,我们正在朝着智能化前进。

从这里大家就明白了,乌克兰那个东西是这个系统里面的一环,主要是把打击链提取出来的,如果说他的兵源和武器能源源不断,那么有戏,如果仅仅就一个打击链是不足以抵挡俄罗斯的。
最后插一嘴,数字化部队的数字化指的是这个部队的装备是数字化装备,我们的数字化是指的硬件,数字化部队也是信息化,我们其他的部队也是信息化,都是同一个信息网络,但是数字化部队在装备上更先进,具体体现就是上述这些,他们是在旅一级就完了这个小“云+网+端”的架构融合进大框架中,人人有网,车车有网,人车有网这么一个概念。
但是哈,据反映个别旅没了这个体系似乎不太会打仗了,就是不怎么练部队协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