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肋间内外肌的功能?
2022-04-18 14:13 作者:Agmago-Guff | 我要投稿
很简单,遇事不决上笔算。
我们建立一个简陋的定量计算模型,就很容易理解这个问题了。

假设:肋骨之间互相平行,肋间隙由胸骨、上下肋骨和脊柱围成,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红线代表肌肉收缩,绿线代表肌肉舒张。箭头代表肌肉作用。
为什么我可以这么画?事实上,这些肌肉的平均长度并不重要,只是因为矩形太小,而且我连余弦定理都快忘了,所以肋间内肌画得会短一些。
重要的是这些肌肉的角度。
从人体侧面观察,以横截面作为水平面,冠状轴作为水平线,那么无论是收缩还是舒张,肋间外肌角度为负(向下),肋间内肌角度为正(向上)。
而角度会影响几何,进而决定收缩的作用是使肋骨间垂直距离是增加还是减少。(请注意,肋骨间竖直距离(平行四边形的宽)不会变化,因为肋骨后接脊柱,前连胸骨,是一个良好的平行四边形,毕竟肋骨又不会从胸骨上的某个肋切迹掉下来。)
肌肉角度为负时,收缩时导致肋骨间垂直距离增加,那么肋骨架就会升高,因为垂直距离在等于竖直距离时达到最大值,导致胸廓增大(原因在盖顿第38章有讲)。
肌肉角度为正时,收缩时导致肋骨间垂直距离减少,那么肋骨架就会下降,就像扇子一样合起来,导致胸廓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