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东大肛肠医院:肛门口有小肉疙瘩,是痔疮还是肛门息肉呢?
俗话说“十人九痔,十女十痔”。随着年龄的增长,痔的发生十分普遍,很多人发现肛门附近有小肉疙瘩,都下意识地以为是痔疮,其实小肉疙瘩也有可能是肛门息肉。那么,痔疮和肛门息肉有什么区别呢?

从发病部位上区别
痔疮:分为内痔、外痔及混合痔,内痔位于肛门齿状线上方,外痔位于肛门齿状线下方,而混合痔位于肛门齿状线上下的情况均可出现。
肛门息肉:主要发生于肛门齿状线上方。
从病理上区别
痔疮:是肛管及直肠部位静脉曲张而形成的柔软静脉团,颜色呈现灰白、灰黑色,颜色较暗。
肛门息肉:是直肠黏膜表面或肛管上的隆起性赘生物,多为肛管直肠内部、从内长至肛门外,颜色偏红。

从病因上区别
痔疮:通常由于长期饮酒、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良排便习惯,以及肛周感染、营养不良、久坐等导致。
肛门息肉:多与脂肪及蛋白质摄入过多、家族遗传、局部损伤及感染等有关。
从症状上区别
痔疮的主要症状:
1.大便出血
滴血、喷血或大便上带血,血色鲜红,覆盖在大便表面上,出血一般不疼。
2.肛门疼痛
肛门灼痛、坠痛,严重时疼痛剧烈,使人坐卧不安。
3.肉球脱落
肛门口有肿物脱出,初期在便后可自动缩回肛门,后期需用手才能推回。
肛门息肉的主要症状:
1.便血
无痛性便血是肛门息肉的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一直无便血症状。出血量一般较少,若排便时挤压致息肉脱落、息肉体积大且位置低,可发生较多量的出血。便血特点为便中带血,而不发生滴血。
2.脱垂
肛门息肉较大或数量较多时,由于重力关系牵拉肠黏膜,使其逐渐与肌层分离而向下脱垂。患者排便动作牵拉及肠蠕动刺激,可使蒂基周围黏膜层松弛,可并发直肠脱垂。
3.肠道刺激症状
肠蠕动牵拉息肉,可出现肠道刺激症状,如腹部不适、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

预防小贴士
1.体育锻炼;
2.预防便秘;
3.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4.保持肛门周围清洁;
5.注意下身保暖;
6.避免久坐久立;
7.常做提肛运动;
8.自我按摩;
9.及时用药。
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