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经典综艺「东芝动物乐园」制作始末&传奇制作人八木章先生

「东芝动物乐园」LOGO
播出时间:1994年10月 ~ 2007年1月
这档家喻户晓的大型综艺节目,展现的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种野生动物的珍贵画面,通过打擂和答题的娱乐形式,带领观众们在愉快的气氛中了解动物们的知识和趣闻,培养保护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意识。
王刚,侯耀华,洋气的片头曲,可爱的猴子嘉宾,LOGO中可爱的小熊猫...
时隔22年,当我们再聊起「东芝动物乐园」,你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
(封面图来自网络,由不知名的朋友绘制)
点击链接,进入腾讯视频回忆激动人心的片头曲:「东芝动物乐园」片头曲
本文篇幅较长,如能读至最后,不胜感动。
网上素材较少,内容难免出现错误疏漏,欢迎指正。
转载/合作请与公众号后台联系。
采访 · 执笔 · 编译 / @貓又葵 ©MegaROMANTIC
图片 · 视频 / 来源于网络
引言:我与「东芝动物乐园」
小时候,孩子们能接触到的动物十分有限,每当大家聊起来,多是动物园的大象河马,四合院屋瓦上盘踞的野猫,亦或雨后满世界的土鳖,蚯蚓和蝉。
许多同年纪的朋友都对90年代播出的「东芝动物乐园」怀以深切的记忆(当然还有中央电视台的「正大综艺」)。在尚且闭塞的都市里,在没有互联网的昨天,这样的节目简直是一座欢欣鼓舞的宝藏,从此以后,我们的世界里不仅仅只有人类了。
「东芝动物乐园」最先是在每个礼拜六8点在21频道播出,每周一期。那时候最激动的事,莫过于吃完饭坐在电视机前等片头曲。由于「东芝动物乐园」也同时在上海东方等其他地方电视台联播,在当时影响力极大,包括很多在中国的外国人都颇为喜爱。

从网上找到2003年参加节目的人拍的照片
出于这份深深的喜爱和思念,我产生了采访当时制作人的念头。由于节目是以日本著名的东芝公司冠名播出的,整体风格体现出强烈的日本综艺的特点,我相信自己要找的,肯定是位经验丰富的日本大制片人。同时也不断宽慰自己,时隔20多年,难度一定是有,即便找到了,对方愿不愿意理我也说不定。
当我联系上八木章先生以后,第二天便收到了他的邮件确认,三天之后,他连续发送了数封邮件解答我了我的问题,最后又说希望重新整理为一篇完整的WORD发给我。
在策划伊始,我曾一度考虑将本文撰写得较为诙谐。而今,我却惊讶于这位制片人与中国超乎想象的深厚渊源,并深深折服于他职业的态度。收到八木先生发来的近5000字的WORD文档以后,我停滞了一周都没有动笔。重新整理了思路,我决心踏实地将当时制作「东芝动物乐园」的始末完整地呈献给大家。后面如有缘分,我会单独再写一篇文章来介绍八木章先生本人的经历。
八木章先生
出生年份:1955年
出生地:中国北京市
学习经历:
先后就学于3所北京的小学,后毕业于北京育民小学
初中进入北京市第57中学,随后转学回到东京,毕业于青葉中学校
大学先后求学于東京都立本所工業高等学校和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
特别经历:加入少年先锋队,获得三好学生表彰
知名实绩:
TOYOTA对中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东芝动物乐园」企画制作
「日立·环球360」企画制作
「东芝动物乐园」制作背景
90年代初,八木先生从北大毕业后回到了东京,先是进入一家贸易公司工作,一年后跳入日本电通公司,负责日本官方广告业务。当时,中国方面广告领域刚刚开放,八木先生以营业担当的身份主要负责中国的对日广告,先后承接过中国民航、北京景泰蓝等企业对日公关活动。
电通公司的中国部开设于1985年,统一进行所有日本对华的进口和出口业务(即来日广告和对华广告)。由于公司会讲中文的人少之又少,出生于北京的八木先生便有了创作对华广告的机会。比如我们熟知的「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这句广告词,就是出自他的创作。此外,他也帮助文体活动部门运作过「ALICE乐队*访华演出」等工作,还翻译了演唱会曲目「去何方」。
*ALICE乐队:中译名「阿里斯乐队」,需区别于国内的阿里斯乐队(王勇/秦奇/李力,以翻唱日本摇滚歌曲为主),成员包括谷村新司和堀内孝雄两位著名日本歌星,现已解散。
那时,日本家电是中国最大的广告客户群。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松下、三洋和夏普都位于日本关西地区,而我所在的电通总社(位于东京)负责的日立、东芝和索尼的投放量相对较少,并且存在另一家华侨创办的竞争对手——「向陽社」*。他们的老板和中央电视台关系很好,几乎包揽了日本的业务。
*向陽社:由华侨创办的「友好商社」,1982年向中国引进了「铁臂阿童木」和「森林大帝」的漫画。
可以想象,一家华侨企业能够拿到手冢治虫的版权,又与中央电视台交好,这样的实力自然不可小觑。面对艰难的处境和强大的对手,八木先生竟然运用了毛泽东思想,带领他的电波媒体业务杀入一片光明之地。
在对东芝公司的提案中,我运用了毛泽东在江西根据地时的战略思想「十六字诀」,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我首先否定了电视广告,因为客户的预算本来就很少,打零星的电视广告只能是被庞大的广告大海淹没。我提出(东芝)主动退出电视媒体,而集中预算投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早间「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
*新闻和报纸摘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早间新闻节目,每天早晨6点30分,伴随雄壮的「歌唱祖国」歌声开始,最大收听规模达到6亿人口。
与我同年纪的朋友和家长,一定都很清楚这档广播的普及率相当之高。通过这样的策略,八木先生从「向陽社」手中抢出了一点点广告预算,并打响了第二次「战役」,即「东芝动物乐园」。
「东芝动物乐园」制作经历
提出「东芝动物乐园」这一提案,是基于充分利用电通公司的优势因素,即「在日本电视媒体中具有绝对优势」来考虑的。将其运用到对华电视媒体,以「只有电通才能做到的方法」来迎击对手(向陽社)正是八木先生的上上策。
那时,日本各大电视台都开始考虑将自己的contents(主题内容)进行二次利用,因此,电通内部组建了「soft推销机构」,专门开展内容重组利用,八木先生也是组员之一。
TBS的「わくわく動物ランド」节目是八木先生最喜欢的素材之一,他看到了这档节目的潜力,便果断将其留在电通公司东京本部。电通公司在关西也有分社,想必如果当时将这档节目分享给关西方面的话,说不定播放的就不是「东芝动物乐园」,而是「松下动物乐园」了。(电通公司关西分社和松下总部均位于大阪)
大约在1991年,东芝公司启动了对华三年特别计划,并让电通公司提出一个具体方案。他们给八木先生所在的业务组提出了很多题目,其中一个,就是东芝公司在中国市场中可能会出现的危机。八木先生是这样回答东芝的:
1. 贫富之差
2. 造成贫富之差的腐败
3. 环保问题
我对他们(东芝)不客气地指出,「你们的预算太少,不如松下的1/10,他们采取的是在中国大陆铺天盖地式的轰击,所以在我们没有钱预备那么多炸弹的情况下,可以制造一颗原子弹」,这就是我为他们准备的「动物乐园」。最开始,我本想在CCTV播出,但CCTV已经有了一个「正大综艺」,因此对我的建议毫无兴趣。我非常不服气,下决心一定要打败他们的「正大综艺」。后来我找到了北京电视台,跟他们的副台长提案,并向他们保证了三点:1. 节目打出后肯定会成为北京电视台的王牌节目;2. 肯定会打败CCTV的「正大综艺」;3. 看到成功后,其他客户会相继来请求我们也为他们安排类似的节目。经过这样的保证,北京电视台接受了八木先生的节目提案。然而,由于信心仍然不足,电视台把节目安排在第二频道(即21频道)。
起初,节目是全完委托给电视台方面去制作的,结果播出后反响很差,这也是新节目初期缺少大量宣传都会遇到的问题。于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八木先生邀请到日本的专业人员开始对他们进行制作指导。
为了突破窘境,当时一位女导演提议让王刚加入节目组,八木先生没有请示客户便同意了。从那以后,王刚便成了「东芝动物乐园」的王牌主持人,连续主持了5年。1996年,王刚出色演绎「宰相刘罗锅」中和珅一角,从此红遍了中国。
至于「东芝动物乐园」,不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打破了「正大综艺」的记录,亦帮助东芝公司在半年的时间里在北京的电视机市场中顺利打败松下电器。过了两年,日立公司也找到电通,要求为他们策划类似的节目,即「日立·环球360」。八木先生的三个保证一一实现了。
关于转播和收视率
我们从TBS购买了视频版权和节目结构版权,委托北京电视台进行包装。以北京台为播出主台,由上海东方、广州台、南京台、成都台、沈阳台、大连台联播。这些台所在的都是东芝营业重点地区。当时的收视率基本都不可信。都是CCTV的数字。因此,最高时记得也没超过10%。但是我每次出差在当地都会感觉到人们非常关注它。
关于制作压力
在90年代的中国,几乎不可能出现外国制作人。因此,节目的制片人、导演都是北京电视台的人员。最开始,日本制作方曾在节目中打出「协助:电通」的字幕,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也撤掉了。
对于制作最大的压力就是如何让北京电视台「听话」了。
一度被日本业界称为「Grand Producer」的八木先生,向我非常详细地介绍了与中国电视台合作的体会:
1. 不能照搬日本制作的那一套。2. 节目之所以能够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素材为「动物」则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它完全而彻底地脱离了所有政治因素,被全人类所宠爱。「环球360」为什么不成功?主要就是因为它是历史题材,从而牵涉到了许多宗教问题。3. 我们不能过高地评价媒体的力量而过低地评价contents,特别是当今,若是非常受欢迎的主题内容,则媒体也会跑过来找你。回想起当时CCTV也曾找到过我们,由于我们没有接受,他们则采取了先录取王刚为电视台播音员,并以台里播音员不得在他台演出的规定,让王刚撤出(我们的)节目,并让他把节目带到CCTV的手段。于是我们只好暂时邀请上海东方台的袁鸣小姐担任主持,虽然收视率有所下降,但也不至于倒台。
由于我之前从事过中日、中韩间国际科技合作的工作,也有一点点诸如此类的经验,这些介绍,使我更加认识到「贴合用户需求」以及「内容王道」固然非常考验制作人员,却屡试不爽。市场宽广,瞬息万变,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变力对于产品本身的推广应用,乃至化解和度过危机都至关重要。无论是众里寻他的创业团队,还是传统企业,始终需要这样的素质。
「东芝动物乐园」的主持人甄选
在「东芝动物乐园」播放的90年代,中国观众对于主持人的要求还十分朦胧。出于现实因素的影像,老百姓们基本是有什么节目看什么节目,简单分辨哪个主持人好看,声音好听,很少有人去了解主持人的甄选背后的条件。

担任过「东芝动物乐园」主持人的侯耀华和孙萌
八木先生向我介绍,由于节目形式在当时的中国较为新颖,一般主持人恐怕难担重任。 选择王刚担任主持人,特点在于他自己为素材配音,所以在主持现场也能驾轻就熟,发挥极好。至于孙萌小姐,则属于日本国内极为喜爱的可爱形象。八木先生如此选择,是参考了当时日本类似的节目形式,邀请一位资深主持人,再选择一个可爱的,哪怕极为不专业的形象,二人相互补充,一同出现。

形象十分可爱的孙萌

在当时出尘脱凡的孙萌
很遗憾的是,当时孙萌虽然很理解制作人的意图,也受到很多小朋友们的喜爱,中国业界却较难接受。
关于音乐制作
「东芝动物乐园」中的音乐制作一听便知出自日本作曲家之手,这一点令我颇感兴趣,所以便当做一个问题向八木先生提问了。当然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片头曲。

戴娆
戴娆当时也算是小有名气,演唱了许多影视作品的主题曲。她是日本堀プロ公司在中国举行Audition录取的歌星,由于公司宣传费用短缺,就请八木先生的团队在节目中使用她的歌曲作为片尾。
点击收看「东芝动物乐园」第二代片尾曲:戴娆『拍拍手』
熟悉日本音乐的朋友也许注意到了,戴娆的『拍拍手』作曲者是日本著名配乐大师梁邦彦*。
*梁邦彦:日本著名音乐制作人,NEW AGE音乐大师,代表作有「精武英雄」,「十二国记」,「彩云国物语」等。
他们身在日本,但为节目的成功立下了汗马之功。
八木先生认为开始几代片尾曲并不太成功,所以就决心寻找一个较为理想的形象。在大量的磁带试听中,他相中了孙萌的歌曲『问声你好我的爱』,原唱据介绍是日本组合COCO。
点击收看第三代片尾曲:孙萌『问声你好我的爱』
此外,孙萌的『宝宝贝贝』一曲也是家喻户晓。
在90年代,中日两国间的音乐交流其实相当丰富,这一点我会在别的文章里为大家介绍。
关于八木章先生
八木章先生从节目开始播放(1994年)到2000年都是「东芝动物乐园」的日方制作人。这档节目在中国的影响力有目共睹,固然先生本人对「Grand Producer」的称号自感惭愧,我却相信成事在人。
八木家传奇的经历,令他得以熟悉中日双方的风格特点,得以扬长避短,人尽其才。外加上成长所经历的特殊年代,使得他比常人更具包容,胸怀更宽,格局也更高。可惜他不喜拍照,在这篇文章中无法让大家领略他成为制作人之后的样貌了。
八木一家传奇的经历使他拥有更为开阔的眼界和格局,这也是我极为佩服的。
我身为100%的日本人,但却是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是中国人民抚养我长大成人的。我非常热爱中国和中国人民,并早已决心继承父亲的遗志,为在日本重新打造中国良好的形象而努力。我博客的名称为「华风」,这是我在五年以前想出的。当时「韩流」在日本很盛行,而我非常不服气,我不认为韩国文化高于中国文化。因此,我就决定今后为在日本普及中国文化而努力。但中国文化在日本不能叫「华流」,因为用日语发音就会变成「下流」。所以想出的名字就是「华风」。
尾声
2017年,时值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很多人不明所以,也依然有很多人对日本持以质疑的声音。
我一直认为矛盾是必然存在的,仇恨却不必延伸到更远的地方。爱与文化本身的存在感是没有界限的,形式却为国界和民族所切割,而正是因为两国人民皆拥有爱与文化,中日之羁绊才得以源远流长。
历史包容我们,我们也成就历史。真正的影响力不是以粉丝和点击率而计的,而是在生活的细微末节之中,我始终记得你。
感谢八木先生为中日友好付出的努力。
Special Thanks
我的妈妈 尚笑的妈妈 牛肉肉 于子 Tinn
.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