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刺会“逃跑”?福州一女子不慎将鱼刺刺入舌下险些

近日,福州一女子吃鱼的时候,不小心将鱼刺刺入舌下,结果鱼刺越陷越深,潜伏在下颌软组织内,经过一个多月形成了脓肿。而这枚鱼刺竟然还威胁到了患者的性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一起来看。
鱼刺刺入舌下 引发感染成脓肿
陈阿姨告诉我们,可能是由于之前自己吃鱼的时候不小心导致鱼刺进入,但是由于那时并未有异常所以就没有在意,一直到了近日吃螃蟹的时候又不小心刮到造成二次伤害后,来到医院进行就诊。
医生告诉我们,由于在询问病史时陈阿姨没有说到自己有被鱼刺卡过,所以在陈阿姨还没有做B超之前曾怀疑,可能是淋巴结肿大等情况或者是异物卡喉。

从影像上看,这异物大概长1.5厘米,形态与鱼刺相似,于是医生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判断,是鱼刺,并且由于鱼刺已经存在有一段时间,周围的组织已经形成炎性包块,如果不及时取出,鱼刺则会游走于身体其他地方,造成更大的风险。
鱼刺竟会“逃跑” 取出成难题
医生表示,由于通过喉镜看不到异物,最终运用超声技术,在患者下颌皮下2厘米多深处清,楚地看到一条长1厘米多的异物,于是在医院超声科与外科医生的通力配合下,终于成功将鱼刺取出。
医生表示,下颌区血管神经密布,且肌肉组织疏松,鱼刺等细小尖锐异物极易在此处四处游走。对于陈阿姨这种情况,医生猜测一开始陈阿姨的针鱼刺是刺入舌下所以没有发现,然后经过口腔活动等受到刺激引起包块才出现不适的症状。

很多病人他不是因为吞到食管,而是在下颌区发现鱼刺,慢慢地变成脓包变成脓肿,感染、发烧才来医院就诊。
医生提醒平时吃东西时应该细嚼慢咽,尤其是吃鱼应小心谨慎,一旦有异物刺入口腔或卡喉,不可自行盲目处理,最好前往医院交由医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