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开《会计学概论》机考复习题
1、提取盈余公积是利润分配的一项内容。()
2、会计的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3、企业销售固定资产而形成的资产处置收益不计入企业的营业利润。()
4、某企业列示于财务报表上的资产应当是本企业拥有所有权的经济资源。()
5、会计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主要以会计凭证的记账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6、“预付账款”科目的余额如果在借方,则在资产负债表上应作为流动资产列示。()
7、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多种,不同计价方法计算的存货期末余额都是相同的。()
8、谨慎性作为一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指会计不应当根据估计数进行损益的确认和计量。()
9、企业通过会计账簿可以全面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运动。()
10、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开出单位重开或者更正,更正处应加盖开出单位公章。()
11、企业对“应付债券”确认的利息费用应按照债券面值和票面利率加以确定。()
12、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都应当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13、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而编制现金流量表则遵循收付实现制原则。()
14、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其他计量属性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15、企业购买并持有的债券投资,如果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应当将其归类为流动资产。()
16、从会计科目的性质上看,“盈余公积”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17、从会计科目的性质上看,“实收资本”是资产类科目。()
18、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19、企业销售商品收取的商业汇票如果到期未能兑现,企业应当将“应收票据”转入“营业外支出”。()
20、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职工教育经费也是职工薪酬的一个组成部分。()
21、根据借贷记账法,各账户的借方登记的是增加数,贷方登记的是减少数。()
22、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所有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在以后期间价值又回升的,其减值准备均应转回,并冲减原来确认的减值损失。()
23、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净额就是企业的利润。()
24、企业持有的对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
25、负债是指企业未来将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义务。()
26、对于无形资产,企业可以选择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27、对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券投资,每个会计期间应按照债券名义利息确认利息费用。()
28、对于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会计上不再计提折旧。()
29、企业销售商品而向客户收取的银行承兑商业汇票,会计上应当计入“其他货币资金”。()
30、编制资产负债表所依据的会计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以上内容由学赛国开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