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分数段该怎么做?拜托,这样提分超酷诶!

哈喽大家好呀~经常看到很多小伙伴留言问提分陷入瓶颈怎么办,或者是发来具体的分数问怎么提高。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各分数段有哪些问题,应该怎么做。
顺便说一下,每个人的情况都会有差别,这里说的是该分数段的同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哦!
60以下:巩固基础知识
总是不及格的同学,请注意,你的基础存在很大问题!别说什么理解题意了,比如现在问你,必修二第四课标题是什么?万隆会议是哪一年?抗日战争的影响是什么?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是什么?你能不看书,迅速地答出来吗?
如果不行怎么办?说明问题就在这里呀,离开具体的历史知识,甚至脱离课本,谈能力的发展只是一句空话。所以不及格的同学们,我们先把做题放一放,先踏踏实实地把课本来回过上三四遍,拥有一个坚不可摧的基础,这才是做对题目的前提呀。
那怎么看书效率最高呢?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把握主干知识很重要。首先要背好课本的章节目录,这是最粗的线条,也是最基础的内容。以人教版历史必修一为例,共包括八个单元,可归纳为三个大框架:古代的中国(第一单元)和世界(第二单元);近代的世界(第三单元)与中国(第四单元——旧民主主义革命;第五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现代的中国(第六、七单元)和世界(第八单元)。
第二步,有了基本的框架,再向其中填充相应的内容,逐渐细化。填充的时候注意:
1.结合笔记,注意、理解、背诵重难点、考点知识;
2.标注不懂之处,及时问同学、老师,做到知识理解到位;
3.假设你是出题者,请认真思考你将如何、以何种方式考查学生某个重难点、考点知识。——这点亦是极其重要。很多同学没有这样思考过呀!!
这样落实下来,书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在框架之中。在考场上,虽然脑海中只有一个知识框架,但实际上它包含了若干子目录。
当然,根据遗忘曲线规律,通过记忆方法背诵历史基础知识,不去复习的前提下,背诵后7日内只记得原来的50%,1个月后基本上忘记75%,所以合理安排时间复习是必要的。
一般而言,背诵后的第二天复习一次、一周后再复习一次、然后每个月复习一次。也可以根据所学、所背诵知识的特点,灵活规划复习时间。无论如何,定期复习,强化知识记忆。
温馨提示:一个很多学霸都认同的、超级好用的小窍门——心理练习,即每晚睡着前将当天学习的知识,放电影式的在脑海里过一遍,理顺一些知识和问题,遇到含糊、不确切的知识点也无妨,最重要的是相当于把当天所学内容复习了一遍……想着、想着就会睡着了……这会是十分的美梦,两个字:舒坦!!!……敢保证第二天你的精神清爽……
60到70:补牢基础,培养思维
这个分数段的同学,一方面基础知识可能不够牢固,另一方面历史思维有所欠缺。
首先用时间轴自测一下,自己画的才最有效。如果第一步刚开始你还不知道怎么画,有个最简单的方法——把定哥的大事年表变为时间轴!画到哪里卡住了,这就是你要加强的点。把教材上对应的这部分,仔细地,一个小字都不要漏过地,多看几遍,加深印象。
如果你觉得你的基础史实已经没有大问题了,最基本的书或者笔记应该是都背妥了,那么往下看吧。
70到80:掌握历史思维
把教材上的所有知识翻来覆去地搞,其实不足以支撑你冲高分。在日常做题的过程中,还要丰盈自己的知识体系。
等高中结束后你可能会发现一个不可思议的事实:学了三年做了那么多道历史题,居然没有一道题的材料出现重复……
但你也会发现:那么多奇奇怪怪的材料题,答案总有一些意思相近的……
其实这就是高考历史命题的规律。历史题目更多的不是考需要死记硬背的教材知识,而是选一些热点专题,让大家分析它的来龙去脉。
这个时候,你需要的不仅是课本,还有红宝书。
红宝书,是打通大题的任督二脉的神器。里面所有的模板,都在教你基本的答题思路和思考方法。它的价值不只在于押中题,也在于教你怎么在遇到一道完全不会的新题的时候,游刃有余地去分析。
举个例子:原因题,和你分数差不多的人都知道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答,那你怎么能拿到比别人多的分?请翻开红宝书。第41个专题丝绸之路,看看这一节所有可能的考法(无外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好,现在看底下的答案。除了政治经济文化,哪些方面是你不知道的、想不到的?记下来,这就是盲点。那么,这里讲的是丝绸之路,如果下次换成茶叶之路/文化之路...这个模板还能迁移吗?哪些可以迁移?如果不可以,那要怎么变通?


这是历史思维,也是发散思维。
如果还没有建立,那就从熟读红宝书开始,学着它认识、分析问题的角度。前期你的记忆是为了后期你答题时可以很自如地写出,一开始是会辛苦点,但依葫芦画瓢,慢慢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甚至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答题套路后,高三会轻松很多。

80+到90:精益求精
能到这一阶段的同学,恭喜你,你已经快要突破瓶颈了。
这个阶段的建议就是:精益求精。打磨。再打磨。直到完美为止。
首先想要历史90+,选择题最多只能错一个。除了掌握选择题技巧之外,课本上的边边角角也不能放过。例如2021年广东卷第九题的柳亚子先生和大公报,柳亚子常出现于中国近代史50到60年代之间的试题里,而大公报更是作为典型报刊杂志,在20世纪中国的社会习俗变迁相关内容中必然提及过,但如果对它的立场仅是浅尝辄止的了解,因此而失分是对考生很不划算的。因此平日里可以尽量多向自己发问,多注意容易遗漏的细节,在面对试题的时候切忌侥幸心理。
稳定了选择题以后,还需要再打磨,再做精致的,就是大题。
文科做题不像理科那样见效快。盲目机械地刷题反而适得其反,做完题目一定要进行思考:我的答案和标准答案差在哪里?为什么这一点答案没有?为什么这一点我没想到?我的思维还有哪方面能够得到提高?进行思考并对错误进行总结是提高成绩的不二法门。
最后,还想提醒大家要“学会考试”。我们得把自己省份将来高考的题型熟悉清楚,特别是熟悉题目数量,题型分布,关注考试时长,明确自己的答题节奏,别把 90 分钟的卷子写出 150 分钟的字,学会按点抢分。平时月考,尽量让自己保持一定紧张感,让自己的考试有高考感。还可以询问老师和往届学长学姐,了解答题卡是什么样子,规划好答案作答空间,做到心中有数。
寄语:人非要经历一番不同平时的劫难才能脱胎换骨,成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加油,所有的淀粉们!相信天道酬勤,相信你可以!
-END-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也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你们的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如何考高分,更多干货等你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