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破裂时,委曲求全不如使用这两个技巧变被动为主动
感情中,讨好伴侣、委屈自己,通常都不会产生好结果。我们常常认为在感情方面付出很多,可是另一半却丝毫不领情,这种冷漠会让人非常受伤。
想要改变这种被动模式,首先需要搞清楚:为什么用委曲求全的方式维护感情,结果往往是不被珍惜?
举个例子:有一对夫妻,老公工作很忙,顾不上家;妻子非常善解人意,总是尽量体谅老公。有次家庭聚会,老公又去不了。妻子说:“没事你忙,我带孩子去。” 聚会中,看家族里的姐妹都带着老公热热闹闹,她很失落,一直强颜欢笑给大家解释老公有工作;加上一天独自照顾孩子,非常疲惫。这天晚上,老公搞定了重要客户,回来兴致勃勃分享快乐,还想和她亲热;但妻子觉得很累,推开老公淡淡地说:“我想睡了。” 老公也很生气,说:“我那工作是没办法,你不至于吧。” 妻子也有些烦躁:“我没有啊,我很理解你。我就是困了。” 老公直接炸掉了,说:“你总是这样。” 抱着被子去书房睡了。
这位妻子特别委屈,哪怕委屈也努力体谅你,你还这样对我!为什么付出那么多,你却不珍惜我!这样的感受,很多女性都经历过。我们想要做一个懂事的、受欢迎的人,但为什么心里忍不住的委屈?
那是因为贤惠、懂事,如果建立在委屈自己的基础上,我们内心真的无法接受。理性层面,我们认为要做一个贤妻,迁就老公,但我们内在有强烈的攻击性冲动。
我们每一个人感受到不舒服的情绪时,比如生气、沮丧、受伤、愤怒,都会有一种想攻击、想破坏的冲动,想哭想闹、想让对方知道自己有多不爽;那有的人可能会直接抱怨、指责、骂人,甚至动手,这是攻击性行为;还有的人并不会真的攻击对方,但内在一定会有本能的攻击性冲动,这是人自我保护的方式。
也就是说,我们以为我们可以委曲求全,但真相是我们根本做不到。
比如这位妻子,老公爽约家族聚会,她其实很失落、很难过;但她对自己的要求是善解人意,老公确实有事,在理性层面,她真的可以也愿意理解老公;但她没有办法处理内在的那些负面感受,这就导致自我消耗非常厉害,晚上回家整个人都很疲惫。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委曲求全的一方,内心真实的感受是矛盾和内耗;那么被讨好的一方,内心真实的感受是什么呢?落到刚才的这个案例中,妻子说自己很理解老公,为什么对方反而直接炸掉,离开了呢。
我们回顾一下他们的对话:
老公说:“我那工作是没办法,你不至于吧。”
妻子回答:“我没有啊,我很理解你。我就是困了。”
妻子的解释,本质上是在否定老公的感受。
那这个老公就会觉得很不舒服,他明显能感觉到两个人之间状态是不对的,但妻子又不承认;他会很烦躁,但又找不到任何支点去解决问题,这时两个人关系的隔阂是很大的,老公一点就炸,发脾气逃掉了。
大家发现没有,这个妻子没办法表达真实的自己,而挡在她和真实自己之间的障碍,最终也成了她和老公之间亲近的障碍。她越是压抑自己的攻击性行为,她的攻击性冲动就越强;这种冲动会让她以更隐蔽的方式攻击老公,比如拒绝和疏远。
所以当妻子拒绝和老公亲热的时候,老公感受到了她的攻击性冲动;他发脾气,跑到书房。潜台词是:你生气,烦我,我就离你远点!
攻击性冲动在两个人之间来回穿梭,关系被越拉越远。妻子更加觉得不被老公在意,更受伤了。所以在关系里习惯委曲求全的人,会积攒很多压抑的攻击性冲动,在不知不觉中推远关系,感觉自己不被珍惜。
如果大家跟别人的交往总有隔阂,好像跟谁都不亲近;在跟伴侣相处的时候,好像两个人客客气气,但是走不到对方心里,就要想一想我讲的这个案例。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其实很简单,我们需要做的恰恰是面对真实的自己,你可以通过两步实现:
1、不要再委曲求全,看到自己的需求。
我们的脆弱、恐惧,渴望陪伴,都是很正常的情绪。这些情绪掩盖不住,你越是掩盖,就越会像刚才的案例中一样,换个方式攻击别人。
2、说出自己的想法,尤其要敢于表达不满。
只有说出不满,你们才能形成真正的交流。比如妻子可以对丈夫说:“我一直希望跟你一起参加聚会,你不来,我还挺难受的。又要一直给亲人解释,心里就觉得很累。”当你表达出自己的不满,而对方能给你回应,你的攻击性冲动才有空间去转化,我们也就获得了一次宝贵的真正沟通的机会。
在真正的沟通中,妻子可以表达自己的不满,丈夫可以回应妻子的不满;丈夫也可以说说自己的苦衷,这些苦衷被妻子听到后,两个人会形成真正的情感流动。你体谅我,我懂得你;你看到我的辛苦,我理解了你的不易。
这样的情感共鸣,才是夫妻之间真实的互动。我们的心在互动中理解彼此,感情逐步加深,也就没有了委屈,也没有了隔阂。
我们的另一半本应是这个世界上自己最亲近的人,最紧密的战友;在这样的关系中,真实是最动人,也是最有力量的;两个人愿意坦露真实的自己,才能更好地理解彼此的需求,处理冲突,磨合感情。
愿大家都能使用真实的力量,建立真正亲密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