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Victas吉村和弘90周年,V20de和V15e

2022-11-28 14:07 作者:马克聊乒乓-TheMatrix  | 我要投稿

       吉村和弘90周年,这支的原型是zx-gear out,因为是90周年纪念版,所以感觉它的底劲还是比市场版有一些提升。还有就是手柄更饱满,市场版的手柄略细,比林a更细一些。吉村和弘是吉村真晴的弟弟,球风是很强悍的,两面发力,板板爆冲,打球很有激情。

       市场版zx-gear配两面外套也挺好打,现在价格也有所调整,性价比是比较高的。可以把它看成victas的波尔alc,两者综合性能挺接近的。不同之处是,zx out与德套的适配度是相当高的,而波尔alc配德套虽然不难打,但匹配度还是不如zx out。

        吉村和弘90周年,这次正手搭配的是v20de,反手搭配的是v15e。虽然v20de是52.5度的海绵,但它的海绵密度很高,这个海绵密度高带来的效果是类似狂飚三刷油。狂飙三中小力量下感觉是更实在的,因为海绵发泡孔径极小,所以气泡体积很小,触球的感觉就特别直接。v20de的海绵发泡孔径也是极小,所以触球的时候就直接是海绵的支撑力了,气泡孔几乎不需要形变。又因为胶面比较薄,颗粒比较短,所以整体的手感是一种比较通透的,支撑力很直接的感觉。这个v20de有点像没有粘性的狂飙8的感觉,手感都很脆,很实在,几乎感觉不到那种大孔蛋糕海绵的裹球和形变。v20de的海绵又像是多尼克F1那种,不是蛋糕海绵那种裹球深,吐球狠的感觉。

       v20de,正手攻球手感非常清晰,但是正手拉球就会觉得韧性不够强,它是很脆,脆得离谱,52.5的海绵这么脆,简直像没有粘性的37柔的狂飙8。这种手感当然是很友好的,但拉球的韧性就不太行。如果你是主打中近台,是快攻为主的,v20de应该是适合你的。但如果你是弧圈球为主的,v20de拉球就不太喷,上限比较低,弧圈球质量其实不如v15e。我当时也直接试了正手v15e。有意思的是,v15e是47.5度,但它拉球比v20de(52.5度)的威胁大很多,球质更顶,旋转更强。用v15e去攻击削球手,它的单板质量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用v20de去进攻削球手,球质就不够顶,球的威胁偏小。哪怕我铆足了劲,v20de的弧圈球质量依然平庸。

       一开始尝试的是反手v15e,但不得不说,v15e还是正手用更有威胁。反手用v15e,不易透板,始终觉得裹球是半推半就的,没有彻底的吃住球。虽然速度也不算慢,但v15e反手用确实不易透板,这种不透板的感觉,会影响加速,也影响加旋转。需要注意的是,反手套胶绝不是越硬越好,硬度可以适当高,但一定不能影响加速和加旋转。 当反手配胶硬度偏高,它的发力就可能断档,反手拨球的时候,反手快撕的时候,退台拉球的时候,套胶的出球不够线性的话,你根本不敢发力。一发力,就容易飞,所以反手套胶不是越硬越好的,需要匹配底板,匹配技术和发力。

        因为我自身是打过42度樊振东蓝国,也打41度无机蓝省刷油的,所以v15e对我来说不算硬。有球友反馈v15e配吉村和弘正手偏韧,这个其实正常,这套胶确实比较韧。正因为它韧,所以它底劲是比较强的。据说,有球友评论说v15e底劲比v22de更扎实,这个是完全可能的。因为v22de其实海绵没加太硬,它是50度,别的德套基本上都到53度了。再加上v22de胶面应该是减薄了,所以就显得易透了,韧性自然就会感觉下降。

        总而言之,v15e虽然是47.5度,但因为韧性确实好,搭配吉村和弘和波尔alc的时候其实都可以打正手,底劲中上+的水平。v15e搭配吉村和弘拉冲下旋,冲削球特别稳定,所以冲上旋那是更稳定了。吉村和弘这支板子底劲是不输波尔alc的,它的优势是更配德套。吉村和弘搭配v15e手感是相当不错的,是有接近蝴蝶底板的水准,配别的德套也好打,手感略微变差一点。v20de虽然是52.5度,但确实不难透,容易打出速度,但就是拉球的韧性不太理想。如果快攻为主,v20de可以打正手;如果拉球为主,就不太适合了。


Victas吉村和弘90周年,V20de和V15e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