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郑炳/炳哥】8个指标,让你了解院校报考难度!

2020-07-23 10:57 作者:郑炳经济学考研官方  | 我要投稿

虽然现在已经到了暑假,按照进程,应该进入定好学校,强化阶段,但是实际上,还有很大一部分同学还在纠结择校,今天跟各位同学分享下择校的技巧。

每年考研结束,都会出现有些学生失利,而那些成绩相似的同学却取得了成功,仅仅因为他们院校选择不同。

所以才有那句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考研是一场信息战,那我们从哪些数据来判断学校的报考难度呢?

计划招生人数

这条信息一般在招生院校公布的专业目录里面有说明。同一个专业不同学校招生人数可能差别会很大哦。一般来说,招生越多,录取的可能性越大。当然,同学们要注意看招生人数中是否包含推免。

推免人数

很多名校热门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很多,有的甚至占了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甚至更多,于是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很少,考研竞争更加剧烈。所以大家一定要了解,除了推免,还有多少招生名额。

报考人数

有些学生很热,有大量学生扎堆,竞争很激烈。有的学校专业实力也不差,报考人数却很少,甚至需要调剂才能招满。有的学校官网会公布前几年的报考人数,可以供大家参考近年来该专业的报考情况。对于那些报考人数非常多,招录比很低的院校,建议大家慎重选择。对没有公布报考人数的学校,大家只能参考招生人数了。

实际录取人数

有时候学校的实际录取人数与招生计划人数不同,可能会出现扩招或招不满的情况。招不满的学校难度一般不高。扩招的院校可以看一下扩招比例,有扩招历史的院校可能还会扩招哦。

报录比

报录比,顾名思义就是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例。报录比直接反映出专业的报考难度。有很多院校报录比奇高,如人大的财政金融学院报录比是57.5:1,浙大的心理学专业报录比是42.67:1。一般学校报录比在10:1,其中的差别不可谓不大。

复试分数线

要注意的是,复试线有校线和院线。有的学校同一个专业分布在不同学院,各个学院的院线可能不一样。一般而言,院校高于校线,对考生来说,院线更重要。

复试比例

复试比是计划招收人数和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教育部规定最低的复试比例为1:1.2,但是有些好的学校复试比会高达1:1.5。复试比例越高,进入复试的人数越多,复试就越激烈。对于初试排名不是很高的同学,复试一次逆袭的机会。

考研成绩计算

总成绩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初试分和复试分占总成绩的权重。有的学校复试分只占总成绩的30%,有的占50%。越好的学校复试占比越大。


【郑炳/炳哥】8个指标,让你了解院校报考难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