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白车身”给予ID.4 CROZZ的安全

2021-12-27 09:04 作者:小冷的繁华都市  | 我要投稿

  众所周知,对于汽车来讲,始终离不开时尚与安全。时尚不可否认,光鲜亮丽的外表是活力动感的完美诠释,而安全则是它最为核心的基本要素。相较于目前的家用车来说,车身采取都是较为传统的承载式车身,而它又被分为上、下车体。对于上车体大家比较好理解,就是像侧围、顶盖、后围等部件。而下车体就是在碰撞中唯一能够给予我们保护的核心载体了,因为它所涵盖了前舱、中地板、后舱。而这些组合后所呈现的,就是我们看不到却时刻守护待命的框架-白车身。


  究竟白车身是什么,它又是怎么将我们保护于无形之中呢,这确实对于广大的消费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疑惑。正所谓那句话,“理论出实践,实践出真知”。近日,我们对大众首款MEB平台的ID.4 CROZZ ( 图片 |参数 |返现券 )进行了最为苛刻的侧面柱碰测试。为了更加逼真的模拟实际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及成员的受伤程度。我们在侧面柱碰的场景中,为ID.4 CROZZ ( 车友交流 ) 使用了双假人作为测试对象。从最终的测试结果来看,整体的碰撞测试结果非常优异,这不单单是高强度加强梁的出色体现,也离不开大众全新的MEB平台“白车身”的优异设计。在碰撞测试中,能够保持更高的车身能量转化,尽管在侧面承受了更高力量冲击后,B柱的铰链及整体结构依然没有发生断裂、失效,气囊正常弹起,前车门可正常打开,这些都得益于“白车身”的优异设计。


  而“白车身”的设计既不能过于坚硬也要在受到“冲击力”的同时进行最快的“卸力”及保证更大的乘员生存空间,否则强大的内能会在一瞬间传递到人体,带来足以致命的伤害。毫无疑问,汽车的侧面碰撞与正面完全不同,它犹如人体“肋叉子”一样,十分薄弱,如果不能够用高强度的材质及完美的A、B、C柱设计吸能,会造成局部坚硬,导致毫无韧性,断裂的严重后果。


  如果对于1500 Mpa不够了解,我可以给大家举个例子,由于液体是不可以被压缩的,这就导致每下降10米水深,压强就会增加1.03x10(5次方)Pa,而作为法国海军“凯旋”级核潜艇耐压壳体也仅仅只能在水深500米时承受极限压强980MPa,可见ID.4 CROZZ对于乘员舱所形成的保护能力。

  除此之外,ID.4 CROZZ在车身地板上还设计了两根横向的2000Mpa超高强度加强梁,为的就是进一步强化地板的强度。它们支撑着门槛梁,避免其溃缩变形之后进一步挤压乘员舱,最大程度提升电动车的碰撞安全性。另外,这三道横梁也会让ID.4 CROZZ的白车身有了更高的抗扭刚度,从而优化了车辆的动态表现。


小冷点评:而像前面我们所说的,某一点的强度达到极限就会出现断裂的严重厚重,而在ID.4 CROZZ 上,依然秉承着“该软的地方软”,也是“白车身”被动安全设计上的一大亮点。为此,MEB平台在早期结构设计中就布置了前端双重结构的吸能盒、辅助冲击传导的副车架及蜂窝状铝制门槛等结构,使其在C-IASI 小重叠偏置碰撞,这样一个同样异常苛刻的试验中表现优异,奠定了C-IASI 整体多项评价为GOOD的安全品质。





“白车身”给予ID.4 CROZZ的安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