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与无趣(一)

自己写东西追求新鲜有趣,但文章成后总有一股子给别人甩脸色的问题,简单说,便是无趣。
我一直思考这个问题,觉得自己中毒已深,想拔干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很羞愧自己从小到大脑子一根筋,爱讲道理,现在发现道理浅,生命长,臭毛病却不好改了。自己爱说教,受了孔老夫子的影响,无外乎想说些道德,但道德不需要说教,也可以有趣。历史上有数不清的的先生夫子,躺在棺材板里发号施令,但中华民族的道德不是他们顶起来的,是大家建起来的。
什么是有趣的事?发散心智,不仅自己发散,也给别人发散。自己发散了,弄出新的结论,灌给别人,别人其实少有乐趣。但怎么能让别人拥有乐趣呢?这又是件困难之事,我能寻得快乐,但不能替人寻得快乐。俗话说读书使人明智,思考使人有趣,但事实多不是如此。大家厌烦读书,也疲倦于思考,为什么?因为被诓进了歧路,读书与思考变成模板,自由不得。
有两种人,一种努力把生活推向有趣,一种把生活推向无趣。无趣者识不得有趣,见不得别人“花样多端”,然后拼命找路子,用一个结论噎死整个过程。好思考总结没事,但不打消别人乐趣,自己观察是一回事,别人享受其中是另一回事。无趣者中有一部分是自卑者,靠指指点点来找存在感,他破坏大家的兴致,或许还会有一二傻姑娘追捧。
无趣者下的功夫并不少。关键在他们学到新的东西后,又反过来造另一堵围墙。学会一点新的大棒,就反过来教训周围的人,不是分享蜕变的经历,帮你脱出,而是给你结论,告诉你,旧的那一套不顶用了,来,把新的这一套记下来。
我尝试过与对方说:“生活有趣一些,这样不好吗?”对方回答:“有趣能当饭吃?”我就一副不想活的样子,实在是对牛弹了琴。
我想说,大家轻松一点吧,抛开钱,无所事事这些的乐趣,能从心智与思考上获得些乐趣。有人说:“那么多事要做,你这不是闲的?”正因为事情多,才要有乐趣,要不你也撑不下来。累到崩溃,精神涣散,自己无力,埋怨别人,落成一个烂摊子,最后还得收拾,为什么不停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