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控工程师试题
一、填空
1. 测量范围-25~100℃的下限值(-25℃ ),上限值(100℃ ),量程(125℃)。
2. 在意外的情况下,金属控制柜金属部分带电,工作人员一且接触就可能发生触电事故。防止此类事故最有效、最可靠的办法是将金属部分可靠地与大地连接,这样的接地叫(接地保护 )。
3.防喘振控制系统按防喘振方法分为(固定极限防喘振 )和(可变极限防喘振 )。
4.弹簧范围的选择应从主要的(压差 )、(阀的稳定性 )和(摩擦力)3方面考虑.
5.压缩机入口调节阀应选( 气关 )式。
6.当被测介质温度、压力偏离设计值时,差压式流量测量系统应加( 温压补偿 )。
7.计算机通信接口有(串行 )接口和( 并行 )接口。
8.干扰线与套管之间以及套管与信号线之间存在分布电容,所以容易形成静电感应,只有(接地 ),这种静电感应才会消失。
二、判断题
1. 要求仪表示值绝对正确是做不到的,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 ( + )
2. 更换热电偶时,与补偿导线接反了,使温度偏低,这时可温度表处两补偿导线对换一下即可. ( - )
3. 铜电阻的测温范围比铂热电偶测温范围宽. ( - )
4.串级调节系统可以用于改善纯滞后时间较长的对象,有超前作用。(+ )
5.气开阀无信号时,阀处于全开位置,气关阀则处于全关位置。( - )
6.调节阀应用气动薄膜执行机构优点是结构简单,动作可靠.缺点是膜片承受的压力较低,如果提高输出力,通常的做法是增大尺寸。 ( + )
7.角接取压和法兰取压只是取压的方式不同,但标准孔板的本身结构是一样的。(+ )
8.调节低差压、大流量气体,可选用蝶阀。(+ )
9.新出厂的仪表不需要校验就可以安装在现场使用。( - )
10.微分调节作用的引入是为了克服纯滞后现象。 ( - )
三、选择题
1.一台1151压力变送器量程范围为0~300kPa,现零位正迁50%,则仪表的量程为( B )。
A.150kPa; B.300kPa; C 450kPa; D.250kPa
2.若一台压力变送器在现场使用时发现量程偏小,将变送器量程扩大,而二次显示仪表量程未做修改,则所测压力示值比实际压力值( B ).
A. 偏大; B.偏小; C.不变
3. 过渡过程品质指标中,余差表示(A ).
A.新稳态值与给定值之差; B.测量值与给定值之差;
B. 调节参数与被调参数之差; D.超调量与给定值之差
4.( A )是采用扫描方式工作的.
A. 可编程序控制器; B.工控机; C.普通PC机; D.单片机
5.对于西门子PLC,FB表示的是( A ).
A.功能块; B.组织块; C.功能调用; D.数据块
6.大气压力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7.调节阀经常小开度工作时,宜选用( A )特性。
A.等百分比; B.快开; c直线
8.冷却后的钢材,其强度( B )
A、减小;B、增大;C、不变;D、变脆
9.定滑轮可以( C )
A、省力;B、省功;C、改变力的方向;D、既省力又省功
10.补偿导线的正确敷设,应该从热电偶起敷设到( D )为止。
A、 就地接线盒;B、仪表盘端子板;C、二次仪表;D、与冷端温度补偿装置同温的地方
三、简答题
1.DKJ执行器中的分相电容CD起什么作用?CD损坏时,可能出现什么现象?
答:分相电容CD,可以使与之串联的定子绕组上的交流电压与另一定子绕组上的交流电压产生90度的相位差,从而形成合成的旋转磁场,产生启动力矩,使转子转动。其转动方向则取决于分相电容串联在哪一个定子绕组上。所以分相电容CD的作用,一是产生启动力矩,二是改变旋转方向。
如CD断路,则合成旋转磁场无法产生,也就没有启动力矩,电机就不会启动。如CD短路,则电机两绕组同时通入同相电流,电机处于电气制动状态,不会转动。
2. 采用平衡容器测量汽包水位时,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1、运行时,当汽包压力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饱和水及饱和蒸汽的密度发生变化,造成差压输出有误差。2、设计计算平衡补偿管是按水位处于零水位情况下得出的,而运行时锅炉偏离零水位时会引起测量误差。3、汽包压力突然下降时,由于正压室内凝结水可能会被蒸发掉,而导致仪表指示失常。
3. 对屏蔽导线(或屏蔽电缆)的屏蔽层接地有哪些要求?为什么?
答:屏蔽层应一端接地,另一端浮空,接地处可设在电子装置处或检测元件处,视具体抗干扰效果而定。
若两侧均接地,屏蔽层与大地形成回路,共模干扰信号将经导线与屏蔽层间的分布电容进入电子设备,引进干扰;而一端接地,仅与一侧保持同电位,而屏蔽层与大地间构成回路,就无干扰信号进入电子设备,从而避免大地共模干扰电压的侵入。
4. 如何区别是电动执行器振荡,还是调节系统振荡?
答:对整个调节系统而言,电动执行器振荡属小回路振荡,调节系统是大回路振荡,它们在现象和特征上是有区别的。从现象看,执行器本身振荡时,阀位指示表指针上下波动,而被调参数及调节器输出却无明显变化。调节系统振荡时,除执行器本身振荡外,调节器输出随被调量的波动而产生有一定规律的振荡。从特征看,执行器振荡的频率较高,周期较短。调节系统振荡的频率较低,周期较长,被调量、调节器输出及执行器振荡频率基本相同。
5. 简述节流装置的测量原理?
答:充满管道的流体流经管道内的节流装置,流束将在节流件处形成局部收缩,从而使流速增加,静压力降低,于是在节流件前后产生了静压力差。流体流量愈大,在节流件前后产生的差压也就愈大,所以可通过测量差压来衡量流体渡过节流装置时流量大小,这种测量方法是以能量守恒定律和流动连续性方程为基础的。
6. PID自动调节器有哪些整定参数?
答:有比例带、积分时间、微分时间三个整定参数。
7. 1151变送器如何进行零点迁移?
答:1151变送器零点迁移步骤如下:①在迁移前先将是一种调至所需值。②按测量的下限值进行零点迁移,输入下限对应压力,用零位调整电位器调节,使输出为4mA。③复查满量程,必要时进行细调。④若迁移量较大,则先需将变送器的迁移开关(接插件)切换至正迁移或负迁移的位置(由迁移方向确定),然后加入测量下限压力,用零点调整电位器把输出调至4mA。
8. 据集成运入的基本性质,推导图示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计算R2=2R1时的放大倍数。
答:U出= - ·U入
R2=2R1时,放大倍数K=-2。
四、试述如何从测量、变送仪表角度提高调节系统的调节质量?
1.要正确选择变送器的量程及零点。2、减小测量误差:1)减小测量元件与变送器间连线引起的附加误差。对于电阻温度计,采用三线制连接方式,对热电偶要正确选用补偿导线。2)减小传输信号线路混入的噪声干扰,强电和弱电信号线分开,动力线与信号线分开,采用屏蔽线,合理接地等。3)合理选择测点位置。3、用补偿方法来克服测量元件的非线性误差,如热电偶、氧化锆检测元件都存在非线性误差,可用补偿法使其线性化。4、减小测量滞后,可在变送器后串接一只微分器,或采用微分先行的调节器。对气动仪表,若管路较长,可增加一台气动继动器,以提高气动信号的传输功率,减小信号的传输滞后。5、减小信号波动。
五、参见下列流程图请写出回路中所有仪表名称和作用,及H、L、I/P、FIAC、FY、FC的含义。
H
L
FE2115
FE2115:节流装置,产生差压。
FT2115:流量变送器,将差压信号转化为标准电信号。
FIAC2115:流量显示、报警、控制仪表(盘装),对回路流量进行显示、报警、控制。
FY2115:电/气转换器,将标准电信号转换为标准气信号。
H:上限报警;L:下限报警;I/P:电/气转换;FIAC:依次表示流量、显示、报警、控制;
FC:表示调节阀故障时关闭。
六、试述比例、积分、微分三种调节规律的作用各是什么?其调整原则是什么?
比例调节规律的作用是,偏差一出现就能及时调节,但调节作用同偏差量是成比例的,调节终了会产生静态偏差。(简称静差)
积分调节规律的作用是,只要有偏差,就有调节作用,直到偏差为零,因此它能消除偏差。但积分作用过强,又会使调节作用过强,引起被调参数超调,甚至产生振荡。
微分调节规律的作用是,根据偏差的变化速度进行调节,因此能提前给出较大的调节作用,大大减小了系统的动态偏差量及调节过程时间。但微分作用过强,又会使调节作用过强,引起系统超调和振荡。
这三种调节规律的调整原则是:就每一种调节规律而言,在满足生产要求的情况下,比例作用应强一些,积分作用应强一些,微分作用也应强一些。当同时采用这三种调节规律时,三种调节作用都应适当减弱,且微分时间一般取积分时间的1/4~1/3。